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2月6日 星期日

南丫島榕樹灣半日遊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Omicron變種病毒更是來勢洶洶,當局進一步收緊社交措施,所有食肆下午六時後禁止堂食。許多朋友想方設法紓解鬱悶,其中一法是到郊區或離島作散心遊。不久之前,我和老伴應朋友之邀,到南丫島榕樹灣作半天遊,感受到小島上中西文化飲食交匯的獨特風情,並在一家海鮮飯店吃了一頓特早的「黃昏飯」,頗覺不虛此行,回程時心情大好。

  從中環離島碼頭乘渡輪往榕樹灣,只消半小時便到達。好多年沒有到過這個地方了,所以迎面見到的景物不乏新鮮感。當步出碼頭的長堤,看到岸邊一座外形像一本古代的竹簡書的三層建築物,原來是三年前建成啟用的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及南丫島歷史文物室,它吸睛的地方,是建築物上方一大幅白色牆壁上,用行草書法字體寫上宋朝思想家朱熹的詩作: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令整座建築物顯得甚有書卷味。詩歌大意是: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開的鏡子,清澈明淨,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閃耀晃動,充滿生機和活力。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這首詩是描繪作者觀書的體會,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它借景喻理,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與圖書館提供知識有關。

  榕樹灣位於南丫島北段,南段是索罟灣。南丫島面積近十四平方公里,是全香港第四大島嶼。全島現有居民約六千人,大多住於北面地勢較平坦的榕樹灣一帶。島上有不少外國人聚居,是其他離島少見的。我們從碼頭旁的榕樹灣村走到熱鬧的榕樹灣大街,沿途都見到有不同膚色的外國人,其中有夫婦帶着孩子,也有拖着愛犬悠閒地蹓躂。由於是華洋聚居地,所以島上除了多海鮮飯店和各式各樣的小商店之外,也有不少西餐廳和酒吧,看到這些以英文為招牌和西式裝潢陳設的酒吧餐廳,加上坐在裏面喝啤酒或咖啡的不同膚色顧客,情景仿似三藩市漁人碼頭一帶的風光。這裏的美食當然還有泰菜、韓菜和日本菜等,彰顯出飲食和文化多元,這是榕樹灣獨特的小島風情。

  另一方面,榕樹灣自然環境優美,綠蔭處處,空氣清新,房屋多是背山面海而建,景觀悅目。洪聖爺灣泳灘,水清沙幼,附近有燒烤場和淋浴間,是夏天居民和遊客的好去處。我們那天走到泳灘去看風景和食豆腐花,清風吹來,頓覺心曠神怡。一群外國人在燒烤場吃得歡,鬧得樂。也許這些都是吸引他們聚居榕樹灣的原因之一。

  在榕樹灣大街一個角落,一位上了年紀的外國漢子坐在椅子上拿着一本書專心閱讀,身旁擺着兩大箱英文書籍,似是販賣的,我感到好奇,走近前去用英語跟這個「檔主」打招呼,他很有禮貌回應我。我問他那些書是售賣的嗎,他答是,並說,他是英國人,與妻子住於附近,他家裏收藏了二千本書,都是他讀過的,為了減少佔用地市,拿出部分舊書到街上售賣,全部每本定價二十元廉售。接着,我問他居住在榕樹灣多少年,他答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居住在榕樹灣多年,隨後返回英國。十多年前他與妻子再來香港,又選在榕樹灣居住。我再問他,為何對這個地方「情有獨鍾」?他翹起大拇指答,就是喜歡這裏自然環境優美,生活節奏不急促,他很享受這種生活。我與他交談完畢離開時,他熱情地伸出手來與我相握,自道姓名,說聲再見,顯出他是一位有修養的讀書人。

  在榕樹灣走了半天,時近下午四時半,我們趕緊去光顧一家臨近海濱的飯店,叫了幾款魚蝦海鮮小菜,享用了一頓特別的「黃昏飯」,避開時屆六時就禁止堂食的禁令。想不到有一個意外收穫,時近六時,看到窗外夕陽西下的美麗景色,急忙拿出手機拍攝,作為日後一個快樂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