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聯交所前主席的功與過

李氏家族中,以李嘉誠、李福兆和李兆基最出名。上回談過李兆基的命盤,本文分析李福兆的功與過。李福兆是香港股市的重要人物,曾擔任香港聯合交易所主席,對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他的功與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功績

1. 推動香港股市發展

   - 李福兆在1969年創立遠東交易所,這是香港首家由華人創辦的證券交易所,打破了當時英資壟斷的局面。

   - 1986年,他促成四大交易所合併,成立香港聯合交易所,為香港股市的現代化奠定基礎。

2. 提升市場規模與影響力

   - 在他的領導下,香港股市逐步擴展,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入,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爭議與過失

1. 1987年股災停市決策

   - 1987年全球股災爆發,香港股市受影響,他決定停市四天,這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極為罕見,引發外資強烈批評,認為此舉影響市場信心。

   - 停市決策雖然可能減少市場恐慌,但也被認為阻礙了市場的正常運作,導致國際投資者的不滿。

2. 貪污指控與入獄

   - 1988年,他因涉嫌在公司上市過程中非法收受利益,被廉政公署拘捕,並於1990年被判入獄四年。

   - 這一事件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造成影響,也讓他從金融界淡出。

總結

李福兆在香港股市的發展上有重要貢獻,尤其是在推動交易所合併和提升市場影響力方面。然而,他的決策和行為也引發不少爭議,特別是股災停市決策和貪污案,使他的聲譽受到影響。他的一生可謂功過參半,既是香港股市的奠基者之一,也因個人行為留下爭議。

李福兆生於1929年2月10日,命宮天相天馬在亥,會武破化祿陀羅對拱,祿馬交馳,他是生意人。天相為副貳,故宜代理之生意。
父母宮有天梁化科與天魁同宮,會輔弼,長輩為貴人,可利用長輩名聲協助事業發展。天梁主原則、主聰明、公允;也主服務、助人、解厄。化科能夠令主星走向好的方面發展,性情都傾向理想化。
福德宮有廉貞七殺,多不擅長思考,卻思慮不休。見煞忌者尤甚,思想消極,凡事喜從壞方面著想。
武曲守遷移宮,主遷移異地後必多忙碌。武曲爲財星,且主行動,故喜化祿。因主行動之故,所以化祿後必然易創建事業。而且事業愈大,財祿愈厚。武破與陀羅同宮,會鈴星,則在外必多破敗與挫折,以致淹留異地。武曲化祿為財星化祿。武曲為行動,帶財星性質,化祿切合其本身意義,所以較利金融行業。
財帛宮天府獨坐纏擎羊,一生對錢財欠安全感,加上文昌文曲化忌同宮,多掩飾。亦因文書失誤而引致麻煩,或甚至遭受損失。天府守財帛宮,不主富厚,僅主其人有儲財及理財能力,見武曲化祿,則可成富局。
夫妻宮貪狼為交際手腕,執事圓滑,但仍不減其積極進取的特性。貪狼化權加強了手腕的運用,有時會過猶不及,所以不喜一些較負面如呻吟、天刑、破碎等雜曜,使貪狼化權變成弄權的意味加重,便是為實際的利益而弄權的組合。
兄弟宮巨門與右弼同宮,會左輔,主兄弟有成,並不主兄弟感情深厚,見地劫、火星煞曜,即多是非。見孤辰、陰煞,則主受兄弟連累,或致涉詞訟、破耗,故巨門守兄弟宮者,絕不宜與人合作事業。
天同守交友宮,主交遊廣闊,蓋天同帶感情而且隨和,故易結交朋友,與下屬關係亦佳。見輔曜,助力增加。會天梁化科,主知交或得力之下屬易分離。 雖相交遍天下,但知己難求。

李福兆六歲開始學買股,能作為股壇教父,不無家族因素,亦因此造就了他於1969年創立遠東交易所,是首家香港華人創辦的證券交易所,打破當年由老番控制的香港會(香港證券交易所)。由於遠東交易所成交量為四會之冠,所以亦給了李福兆個硬條件,搞四會合併,成為今日的聯交所。當年命宮紫貪三重化權.

大運甲戌,太陽化忌沖本父母宮,易犯官非。天梁守大運福德宮,主人重視精神享受。一般情形下主好理閑事,以致自招忙碌。可是社會地位卻比較高尚,而且必然愛惜名譽,唯嫌原則過強。此外大運及流年皆祿馬交馳,宜出外發展。1946年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翌年到美國維滕貝格大學留學和入讀二年級。後在195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到賓夕凡尼亞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至1951年,並取得會計師資格。

壬申大運,化科天梁變運祿,1969年牽頭創立遠東交易所,是年紫貪三疊化權。
庚午大運,命宮太陽主貴不主富,尤其在旺宮化祿,往往反而累事。太陽主放射、主施予、主支出,所以,在旺宮化祿,反而容易受虛假的局面誘惑,進而虛耗過甚。冒進性格的人,行到太陽化祿大運時應特別小心,不能夠因貪圖進取,以武曲化權調動銀根,以天府化科做信用抵押,到最後,落到一個破敗到要重頭做起的天同化忌局面。走到太陽,祿存,大運太陽化祿,太陽在午已太過光芒再運祿是太過發散,是太為公眾注目,太出名不合天相的星性。太陽所會的巨門一旦化忌會成醜事傳千里。1986丙寅年四會合併成單一壟斷生意,當選為聯交所主席,是年事業宮太陽化祿,會天機年權。廉貞化忌沖大運父母宮,又文曲本忌文昌運科入大運父母宮,廉忌是惹官非之格局。翌年紫貪化權守流年命宮,喜惡隨心,是年十月發生黑色星期一世界性股災,香港聯交所史無前例宣布停市四天,成為全世界唯一在股災中停市的股票市場。此外父母宮天同運忌被巨門年忌沖起,成為引起官非之伏筆。丁卯年巨門化忌入大運,本命成刑忌夾印,該年年尾因非法收受利益被捕。大運刑忌夾印入本命及大運財帛宮,宜韜光養誨。是時如能在完成歷史任務急流勇退,尚可免受股災之連累。

1986年,李福兆擔任聯交所主席,主導「四會合並」(香港會、遠東會等合併為聯交所)。因為當時的華人「財力」抬頭,遠東交易所與由馮景禧所創立的新鴻基證券,是以動搖英資在港股票界地位,不過合併,是有利香港股票業的發展,如果不合併,今時由一個大交易所,拖住三個附屬會的話,可以造就今時香港在環球股市中的地位嗎?當年命和遷移宮皆會天機年權,遷移宮會天同年祿,兄弟宮疊忌疊科疊權。其實以當時遠東交易所的實力,李福兆可以全不搞四會合併,光靠「食力」也可將其他三會蠶食。

87股災停市 惹外資責難

1987年港股市有兩件大事,一是四大華資地產公司欲吞置地,引起華洋大鱷之爭,結果是華資財技不如人,敗下陣來。二是在股災期,李福兆決定停市,這引來一眾外資的責難,因為當時外資中,以滙豐的詹金寶及滙豐證券沽空最多,停市即是冇得平倉,亦會賺少好多(因為滾雪球效應發揮不了出來),環球責難之聲起,李福兆不單受到聲討,更有陰謀論者認為,當時外資都認為李福兆是阻住外資大鱷搵食之釘,要除之而快。當年命宮紫貪合巨門年忌,招忌招怨;事業宮文曲化忌,福德宮武曲化祿變成運權,強化精神力量。結果招忌乃至有人於90年找到李福兆兩項收受利益罪,判入獄四年,這個監期就是以使李福兆再不能涉足港股市工作,出獄後他便淡出香港,隱居泰國。

一直以來,港傳媒都是以李福兆停市和收受利益的負面新聞來看待他,此中不無外資的抹黑。事實上1987美國股災的事後報告就提過,如當時有人及時截了電腦的電源,就不會有87股災,此中講的就是,在風吹草動中,人的情緒會蓋過理性,會為社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但就為大鱷提供殺戮散戶的機會。

在那些時刻是需要有人出來停止雪球再滾動,截電腦電源之議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美國沒有這個「沙皇」,冇人敢承擔而矣!當年那位問李福兆停市是否跟其私人利益有關的傳媒,他如此問,停市又救了幾多散戶,就可能將問題公平化了,而不是被懷疑只為沽空的外資大鱷提問(做打手)而矣!

世上無完人 欣賞其前瞻魄力

李福兆收受利益不該,是過,停市是否過?我認為不,今時環球不少股市都有跌停板,升停板機制,這不也就是有停市之意,美國也敢不敢在今時Flash Trade可以肆虐之時,取消其淋冷水措施?不敢啦!因為雪球真滾下來,可以雪崩啦!

李福兆一生又是否只有過,無功?世上怎易有完人?能功過七三分,已經很好,今天的炒股者,你又認為李福兆帶挈過你幾多?除了有隻港交所(00388)可供你買賣外,最重要的是,香港的股市交易所是一流的,而這你不能不佩服李福兆的前瞻與魄力,要四會合一,實在不易,應記首功!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男人都是她搶回來

貪狼坐命宮的女人通常都多才多藝,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交際手腕一流,因此不管是生活和工作,貪狼女命都能處理得游刃有餘,憑著出色的公關、業務和營銷能力,很容易在自己的領域裡找到幸福感,成為事業成功的新女性。女命貪狼較豔麗,表情豐富,早熟,多言語,善表演,體健貌美,玲瓏有致,婀娜多姿,活潑熱情,異性緣佳,第六感敏銳。婚後喜外出工作,喜好社交,多不願持家。貪狼所落入的宮位代表命主慾望之所在,在數主放蕩,遇吉主富貴,逢凶煞桃花星主浮蕩淫欲,能解火鈴為福。貪狼外表屬陽主動,內裡屬陰主靜,主動中有靜,亦會暗中行動。

貪狼坐命宮的女人說,好男人總是屬於其他人。她愛過的男人,幾乎都是從別人手上搶來。她吸煙很好看,並非一個姿態,而是整套動作。由點煙開始,火往被紙捲着的煙葉向內燃燒,吸起第一口煙,她定住的剎那,你的想像隨着滾燙的煙流,從她口腔進入肺部,浪蕩一回,伴着呼吸,在她略厚的雙唇間呼出來,夾雜體內的潮濕。

幻想以前的她,要搶男人,並非難事。還是會問:「有被拒絕過嗎?」她慢了一拍,笑了笑,煙已到嘴邊,沒吸,「我欣賞的男人不多,都做過我的男人。」

好想知道她有多主動。她說有過一個男人,韓國藝術家,她與他妻子是朋友,第一次見面,不得了,未吃完那餐飯她已決定要他。「想過會對不住朋友嗎?」人總有矛盾。她答得乾脆:「想了就不會做,所以不會想。」她說,愛上男人的一刻開始,腦袋都被這男人充滿,沒空間容納其他考慮。

在她腦海,已開展與這男人的未來,所有可以發生、多親密的畫面已存在,「往後就是把這些變成事實,有沒想像般好,亦有超出想像的。」想聽她記憶中最深刻、最主動一幕:她知道男人很喜歡吃香港某食肆出名的叉燒,亦知道他妻子去了美國探親。她買了剛燒好的叉燒,飛到男人首爾的工作室外;已經是晚上,見裏面的燈亮着,知道他在創作。天氣很冷,她沒按門鈴,在外面靜靜的等。「沒想到那麼冷,全身發抖。」她更着緊那份他愛吃的叉燒變冷變硬,放在衣服裏,用身體暖住。

男人到凌晨四點初才工作完,發現在外面冷得發抖的她。「餓嗎?」她從衣服下拿出那份叉燒,在男人面前打開;他拿了一塊,放入口,嘴裏就是她的體溫。「然後,在他工作室內,他把體溫還給我。」她呼出的一口煙,淡化了回憶的面容;是我,亦抵擋不了這主動誘惑。「男人,無論多出色,都很簡單。」是她的經驗。

 

《水餃皇后》啟迪香港 書寫逆襲傳奇

由華人影業匠心打造及出品、金像導演劉偉強監製並執導的電影《水餃皇后》從430日上映以來,憑借勵志題材和情感共鳴,領跑今年五一檔票房,成為檔期內首部破億國產片。至昨日下午一時許,今年五一檔總票房突破7億元,其中《水餃皇后》以1.78億元票房穩居榜首。終於等到今天,與老伴一齊欣賞,以母親偉大做主題的應節電影。

該片講述的是真實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山東姑娘臧健和帶着兩個女兒漂泊至香港,面對丈夫的拋棄、婆婆的冷眼和生活的磨難,她不願屈居人下,艱難打工,後因受傷,無法從事重體力工作,在灣仔碼頭賣起水餃,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靈活應變的智慧,在本港好心人的幫助下,一步步逆風翻盤,成為「水餃皇后」。

《水餃皇后》這套電影,不少觀眾深深地被這個故事打動,因為每人都感受過母愛;面對命運的不公和生活的艱辛,主人公不甘低頭認輸,不願「躺平」接受救濟,而是自立自強、頑強拚搏,令人感動、令人敬佩!

故事描述堅強女性的個人奮鬥故事,呈現的卻是許多香港人集體記憶,折射的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和家國情懷。香港是移民城市,許多「港一代」都有類似的艱苦經歷,這正是該片感人肺腑、讓人感同身受的深層次原因。

時下,香港又到了風高浪急、逆風而行的緊要關頭。《水餃皇后》啟迪香港,風高浪急無所懼,堅韌不拔會成功。香港完全可以書寫逆襲傳奇!

面對命運不公 決不低頭

故事從1977年講起,山東青島護士臧姑娘帶着兩個女兒,準備赴泰國與丈夫團聚,沒想到在香港見到婆婆和丈夫後,被告知丈夫在泰國已有家室,並生育一子。泰國認可一夫多妻,她可前往泰國,但只能當小妾。

面對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為了自己和兩個女兒的尊嚴,臧姑娘選擇了決不低頭!泰國不願去,內地不能回,母女三人淪落為「非法移民」,蝸居斗室,靠「打黑工」餬口,東躲西藏,不會粵語的臧姑娘,只能裝啞巴,不停變換工作。

其實,臧姑娘原本可以做出兩種選擇。丈夫是援華醫生,出身泰國的富豪家庭,由於臧姑娘沒有生育兒子,婆婆才執意讓丈夫另娶妻子,若她順從婆家意願到泰國生活,完全可以衣食無憂,但她沒有走這條路。

人,立於天地之間,貴有骨氣。女性,也決不是任人擺布的傀儡。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也出席首映禮,對此深有感觸。觀影後,我與麥美娟交流,她表示,這種不願跪低的骨氣尤為可貴,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地區,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要有骨氣,才會不負自己的初心,贏得世界的尊重。

由此觀之,當下的香港,同樣面臨不公的命運。香港是世界公認的「自由港」,長期實現「零關稅」,且美國對中國香港的貿易長期是順差,賺取的銀両不菲。然而,特朗普政府竟然對香港加徵245%的關稅,還大言不慚地稱「對等關稅」。245%0,「對等」何在?行政長官李家超諷刺美國政府「連算術題都算錯了」。

面對美國如此欺行霸市,香港跪地求饒有用嗎?沒用。從實際操作看,245%70%並無區別,因為關稅超過70%,生意基本上就沒法做了,就算求美國把稅率打個三五折,也無濟於事。從本質上看,雖然中國香港是獨立關稅區,與內地的關稅標準從來都不一樣,但美國依然把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一樣對待,暴露出其故意「算錯算術題」,就是要打壓香港。

觀《水餃皇后》,看香港現實。我們應認清現實,洞察本質,而後選擇決不低頭,這是香港書寫逆襲傳奇的前提!

遭遇重重打擊 自強不息

《水餃皇后》的故事之所以感人,還在於主人公遭遇重重打擊,不屈不撓,自強不息。

為了生存下去,臧姑娘打三份工,一天工作16小時,不料摔傷,腰骨斷裂,這意味着她再也無法承受重體力勞動。更糟糕的是,醫生還發現她身患嚴重的糖尿病,必須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對於這個貧寒家庭而言,這筆治療費用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好心的工友鄰居來看望她,臧姑娘無以為謝,包餃子請大家吃。有工友誇讚「好好食啊」,「這手藝完全可以拿到店裏賣」。這令她萌生了一個想法:擺攤賣餃子。

然而事情並沒那麼簡單,對於不會說粵語的大陸人來說,叫賣就成了一大難題。擺攤數日,無人問津,當她把賣不出去的餃子大盤大盤地倒進垃圾桶,止不住的淚水如雨而下,影院裏,觀眾的抽泣聲也響成一片……

流動攤販,佔道經營,要應對警察驅趕,但一位山東警察反而因她表現的母愛,因她的家鄉情而感動,放她一馬。還有遇到黑社會敲詐,揮動菜刀,說要斬了那班古惑仔;同時黑幫大佬又感覺她擁有自己母親的影子,結果又放她一馬。臧姑娘面對種種磨難,她的堅韌令無數人動容,她的勇敢,感染黑白兩道。原來劉偉強導演是反映他對母親的懷念,他補充:「戲中有一幕,黑社會來收保護費,臧姑娘拿刀保護女兒,那就是我老母!小時候我住在元朗,當時『寮仔部』拆寮屋,他們登門時,我媽就是這樣,說要斬了你們這班人,一夫當關。」

值得關注的是,在主人公遭遇艱難困苦時,總能得到周圍人的關心幫助,為她通風報信的玩具老闆「眼鏡叔」、處處照應她的房東「紅姐」、為她擺攤帶路的攤販「糖水伯」,以及冷面熱心的警察「華哥」等,時代洪流下的精采市井群像,呈現香港這座城市的溫度,正如《獅子山下》所唱的「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香港有的是煙火氣,有的是鋼筋水泥叢林,但並不意味着香港沒有溫情;古道熱腸、惠風和暢,人與人的互相幫助,心與心的相互溫暖,《水餃皇后》呈現的這一切,令人動容,令人難忘!

當下的香港,遭遇不利的外圍環境,部分企業的壓力遽增,一些行業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未來的風險挑戰不少。但要看到,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同舟共濟,依然是香港的底色。只要我們守護好這個底色,香港的未來就不會暗淡!

難捨家國情懷 激發共鳴

1983年,隨着港府對灣仔碼頭進行改造,小販不得擺攤,臧姑娘不得不離開街口。她用港府的賠償和幾年的積蓄開辦餃子工廠。1984年,臧姑娘提交的「灣仔碼頭」牌北京水餃正式獲得批覆。「灣仔碼頭.北京水餃」,這個招牌背後,是臧姑娘的良苦用心,更折射出深厚的家國情懷。

被丈夫遺棄,靠餃子翻身。灣仔碼頭是臧姑娘的一塊福地,永遠不能忘記。影片當中,臧姑娘帶着兩個女兒重回灣仔碼頭,影片採用新舊灣仔碼頭畫面重疊的表現手法,反覆渲染依依不捨、難分難離之情,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家人包餃子的場景。餃子狀如元寶,帶着財氣和福氣,承載着無限鄉愁;臧姑娘包餃子的手藝是媽媽教的,媽媽包餃子的手藝是姥姥教的;包餃子的手藝看似普通,卻延續着家的溫暖。小小餃子,不僅勾起味蕾記憶,更激發情感共鳴。

當日本老牌百貨公司大丸提出合作意向,條件是改包裝,把「北京水餃」改為「東京水餃」,臧姑娘當即拒絕。經過反覆博弈,日商最終同意保留「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包裝,臧姑娘才與之合作。

難捨家國情懷,激發觀眾共鳴。這是該片的又一可圈可點之處。《水餃皇后》令我聯想到兩個關鍵詞:以港為家、倚港興業。

去年118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出席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時指出:「建設美好香港,需要大家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夏寶龍表示:「相信香港工商界人士一定會繼續發揮推動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賡續老一輩的愛國愛港優良傳統,注入新生代的創新活力,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和香港由治及興進程中找到更大舞台、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當個人奮鬥、企業發展與國家及香港的發展「同頻共振」時,就會大放異彩。「灣仔碼頭.北京水餃」最終進入內地、走向世界,正是因為「水餃皇后」在積極應變的同時,守住了「根」,沒有忘「本」。這啟示我們,面對未來的風險挑戰,香港守住根本,才能出奇制勝。

「水餃皇后」僅是我們這座城市的其中一顆星辰,但影片展示的內涵引導着我們理解和塑造更美好的價值觀。當我們品味這些故事背後的深意,讓歷史的沉澱成為照亮人生旅途的明燈。如今,香港書寫逆襲傳奇,需要堅定信念:決不跪低,頑強拚搏,愛國愛港!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的設立初衷是希望散居各地的人,無論年老還是年輕,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

我非常喜愛這段讀書日的宣言,體現了對知識的尊重、對全人類的包容,溫柔而有力,擲地有聲。

朋友說,這段話像極了結婚誓言。

我卻說,書比人忠誠吧?它沒有背叛這回事。只要我們眼裏有它,它就能讓我們享受閱讀的樂趣。我參加了不止一個與讀書有關的活動。以下有兩場有意思的講座:

一場是九十一歲高齡、有「人民藝術家」美譽的文學家王蒙蒞臨澳門開講。王蒙一人帶動全場,講足一小時不喝水,不用ppt講稿提示,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無磕絆、無冷場,身體力行地詮釋了這場講座的主題──文學和語言的魅力。王蒙說,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的藝術是思維的藝術,而語言也是觀念、情感和認知,能夠直抵人心。他以《三國演義》曹操在華容道上遇關羽的情節進入講座。曹操問關羽「將軍別來無恙」,短短一句,讓兩人的過往和現在的相遇交疊。關羽憶及當年曹操上馬金、下馬銀的禮遇,最終作出放過曹操的選擇。如果把「別來無恙」換成英語「Are you OK」,則味道全失。

別來無恙,此中有情。曹操一開口就贏了。語言的魅力,開場即從王蒙的講台撲面而來。

慕名來聽講座的人很多,包括我。九十一歲的王蒙,本是一部傳奇,一切於他來說,都能舉重若輕。自知學不來王蒙深厚的學養和文字功力,我的好奇在於,是什麼能讓一個人的生命長久又有質量?從王蒙身上,我看到兩樣東西,或許是自己還得以調整人生步伐:一是自嘲,用以化解窘境和尷尬;二是永遠的學習(新事物、新知識)。

王蒙說,一次一個特別年輕的電視台女記者問他年齡與寫作的問題,他不能直接回答:「我不老,我還能寫」,故以「明年我將衰老」作答,既直面衰老的自然規律,又顯露出四兩撥千斤的智慧。

明年復明年,明年未來,此刻我還未老。

王蒙在新疆生活過十六年,能用新疆話和當地人無障礙交流。再就是到世界各地,王蒙曾用英文、德文、波斯文、俄文演講,做出學習榜樣的示範。之於實用主義者而言,學什麼總是和有沒有用掛鈎,而王蒙則說:「先學習,後用。」

王蒙在講座上以李商隱詩句「昨夜星辰昨夜風」對應披頭四歌曲《Yesterday》,並以《夜雨寄北》四句詩闡釋文學作品如何展現時間的多重性。

如果說,文學是時間的藝術。那麼科幻文學指向的是未來嗎?另一場《悅讀科幻之美》科幻文學講堂,由內地青年科幻作家李易謙、檸檬羽嫣以「未來有多遠」為題共同主講,也許給出了答案。在科技神速進步的時代,關於未來的定義會隨之改變嗎?未來有多遠,既是對創作者提問,也是對時代發問。

八零後的李易謙本職是記者,九零後的檸檬羽嫣是醫學博士、神經科醫生,兩人雖業餘寫作,卻出手即不凡。李易謙的《維度》獲今年舉辦的第三屆科幻星球大賽科幻單元長篇小說冠軍;檸檬羽嫣的醫學題材《治癒者》被改編為內地熱播電視劇《治癒系戀人》。

李易謙回應主題,說如果科幻只看未來,那麼那些已經在我們生活中成為現實的科幻作品,是不是就失去意義不用再看了?顯然不是!檸檬羽嫣回顧自己從醫和寫作的歷程,是這些小問題從中學時期就開始困擾她:人是什麼?思維是什麼?記憶是什麼?是否可以進行記憶移植?又是否可以實現思維永生?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挾裹時代洪流而來,沒有人能繞開它。或許每一個寫作人都有過這樣的自問,「我會不會被AI取代?」李易謙和檸檬羽嫣對此的看法是,AI技術固然強大,但人類在科幻創作中的獨特價值、人類的情感認知、共情能力,在創作和閱讀中探索自我的過程,以及像旅途一樣的寫作,是從有趣的故事展開,世界觀也會隨之自然展開,這些都是AI不可取代的。

一位學生聽過講座後說,我懂了,未來即當下。

李易謙後來在澳門文學界的小型聚會上,說了一句霸氣的話:「以AI現在的文筆,你連和它拼一拼的勇氣都沒有,還寫作幹什麼?放棄吧,不要寫了!」

此外,澳門這段日子還有每年一度的春季書展。閉幕前一刻,我去了書展,負責書展的好友正好在場。眼前客流稀疏,好友卻說這是客流最多的一天。至於書展銷情,只得一成五,創下歷年新低。她接着對我說,澳門打造閱讀之城,辦書展卻門庭冷落。你不覺得很黑色幽默嗎?

一次書展的客流,不能說明澳門是否當得閱讀之城的美譽。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閱讀」,該如何定義,以及閱讀推廣的重點是什麼,卻值得再探討。

隨着時代的發展,電子書和有聲書等也被納入閱讀推廣範圍,和紙質書共同構築今天多元閱讀的天空。閱讀推廣更需要強調經典閱讀和深度閱讀,這是抵禦碎片化的信息侵蝕我們思考能力的最後一道防線。

讀書日過去了,你是否依然在閱讀?畢竟,讀書不是一天、一月、一年,而是一輩子的事。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巨嬰顧客

近些年,「巨嬰顧客」似乎越來越多,並且每到假期就集中爆發。明碼標價的餐食吃完後嫌貴非要商家打折;自己延誤時間卻非要插隊硬闖檢票閘機;在飛機起飛滑行時強行要闖進衞生間方便;明知是禁止穿越攀爬的無人區卻非要闖入探險「打卡」,而後又要求救援;自己不提前訂酒店而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到頭來卻投訴景區接待不周……

「巨嬰顧客」的顯著特徵是:視契約精神、規則意識為無物,只關注自己的需求,漠視他人感受和公共利益,一副唯吾獨尊、「你奈我何」的姿態,而且缺乏情緒自制力,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不論是飛機、高鐵,還是迪士尼、無人區,都被「巨嬰」當成了任性撒潑打滾的「嬰兒床」。

社交媒體的勃興,也讓「巨嬰」拿到了法寶。不僅在現場戲精附體,更善於利用網絡炒作、帶節奏。歪曲事實,刻意貼上特定的地域、國籍、性別、職業等標籤,去炮製熱點,渲染民族情緒、「地域黑」、性別對立、職業歧視等等「流量密碼」,進行道德綁架。而商家為了降低熱度,往往忍氣吞聲妥協,以求息事寧人。這就更助長了「誰鬧誰有理」「按鬧分配」的不良現象。

四月中在廣東深圳有市民發佈影片炮轟逛山姆一個多小時,看到有三、四位女顧客穿鞋坐在購物車裡,指她們毫無公德心:「放食物還衛生嗎?」市民稱超市購物車平時是用來購物放零食,水果,肉類,看她們穿著髒鞋坐在裡面,感覺很沒有公德心。自己本選了一車食物,最後只買了兩雙拖鞋,感覺非常噁心。

日本從今年四月一日開始,在全國實施《防止顧客騷擾條例》。日本服務業向來以「精心款待」的待客哲學聞名,奉「顧客是神」為圭臬,以微笑服務見長。然而面對越來越多的顧客騷擾行為,譬如違規在店內拍攝、強行索取不合理服務、持續無理投訴等等,為令「業者與顧客相互尊重」的理念越來越受到認可,以法令應對「巨嬰」。

理直氣壯對「巨嬰顧客」說「不」,執法者和監管者應該幫助商家挺直腰桿。如果一味和稀泥,反而是催生「破窗效應」,惡化商業環境,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