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近年致力於揭發佛門敗類的律師翁小姐,先後踢爆假和尚在港行騙。為了成事,她不惜化身卧底,戴上金髮扮鬼妹,與「佛門警訊」其他成員在蘭桂坊放蛇,更親自報警,與警員一起在夜中環狂奔追捕假和尚,最後成功捕獲假和尚,相當勇猛。去年更踢爆騎呢0智法師騙人技倆,他聲稱可教人六合彩必勝心法,又指自己可幫人申請酒牌及食肆牌照、搞大佛髮型班、氣功增高療程,邀請翁小姐見面時,當場被踢爆這樣的騎呢和尚。
2015年,因定慧寺「艷尼」釋智定假結婚風波,及寺廟因帳目混亂而入稟高等法院,以法律訴訟,申請將定慧寺有限公司清盤。從新聞片段,鏡頭所見,涉事女住持收拾細軟時,衣飾入時,活像一個經常在旺角區流連的潮女,檢點的私人物件中,更有法國名牌錢包,完全看不出半點出家人的出塵氣味。近期翁小姐亦揭發大和尚與女尼同遊夏威夷,雙宿雙棲,花費豪奢,事件在佛教界中炸開了鍋,至今仍在糾纏。莫非真如佛祖釋迦牟尼所預言,到了末法年代,魔子魔孫就會披着佛陀的袈裟來破壞佛法?
正如武則天在佛經的開經偈中所說,佛法乃「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可以讓眾生破迷開悟、了生脫死。但愈殊勝的法門愈不易行,你要走出世之路,就很難再做入世之事了。舊同學問我,為甚麼當代佛門是非叢生?我說,傳言藏傳佛教喇嘛和明妃們修練"雙修,為的是完成秘密灌頂,成就證果,與最終成佛扯上關聯。亦可能因為出家人太入世了,你想度眾生,經常反為眾生所度。早前出事的那位和尚,過去為弘揚佛法,曾組織越野跑步比賽,名為「佛你跑」。我看了名字就不禁好笑,心想,這就叫太入世了。出家人後來捲入是非,其實早前就有徵兆嘛。
主辦者覺得搞比賽可以吸引信眾目光,這是對的,但也反映你是時刻在保持着潮流觸覺;而名字「佛你」讓人聯想起「罰你」,容易惹起話題,這也是對的,但就反映出構思者仍有媚俗之心,會設法去譁眾取寵。出家人如果本身修為不夠、定力不足,心中卻惦念着如何緊隨時代脈搏,自己就容易走入岔路,最後會變成跟世俗中人同呼同吸。
本人已皈依數十年,對出家人十分尊敬,真的希望極少數有關的修行者,不要為弘法而入世媚俗。過去百年來,高僧大德如虛雲、印光、覺光大師等智者,沒一個懂得如何去討好世俗,但單憑他們高尚的品格,便足以感召萬千信眾了。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證據

自從時事節目主持李小姐被商台炒魷時說過這句話:「我出來講就係證據,我就係證人!」從此,社會就開始了一種「我是證據」的風氣。
只要你肯「拋個身出來」對著傳媒鎂光燈訴苦,話語權就是你的,輿論、網民也會不假思索地站在你那邊,因為大家都以為自己在鋤強扶弱。
近期有幾個社會事例讓我感受很深,市民被傳媒、被訴苦者牽著鼻子走,漸漸失去判斷力。就像德國童話裏的吹笛人,用魔法吹著魔笛,把老鼠引到河裏淹死、把孩子引到山洞困死,我們的理智,也被記者的鎂光燈引領下掉進山谷。
最新鮮滾熱辣是黃之鋒對懲教署的投訴,保釋期間的他不斷高調批評香港監獄是黑獄、懲教員虐囚,本是一面之辭,但因受到黃媒配合報道,連官媒香港電台也找他上時事節目詳細表述,講足半個鐘,那一面之辭漸漸被講成「事實」,我說的就是證據,懲教署任何回應都是掩飾。
做過幾年低班班主任,遇過同學「欺凌」事件,多半班內事,班內解決,從未鬧上傳媒。近日有一宗新聞是屯門小一生「欺凌」事件,七歲的軒仔家長向傳媒爆料並報警,說兒子一個星期前被同學欺凌,包括擦膠塞耳及用筆插眼。在校方及「被告」缺席審判下,全世界已認定軒仔是被同班女同學暴力欺凌,連教育局局長都開腔說關注。
昨天,校方召開記者招待會,說查問過涉事人、班中同學、老師、校車姨姨、校車同學及查看閉路電視,完全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曾發生欺凌事件。
一宗公有公說、婆有婆講的羅生門,在傳媒未查先判下其實早已有了定論。然而,從沒有人冷靜問過,一個六、七歲的小孩會有「欺凌」概念嗎?如此全城對涉事女孩未審先判,對她和家人又是否一種另類欺凌?
香港是個法治社會,法治的原則,是「有咩同個官講」,而不是「有咩同傳媒講」。今天,黃之鋒向投訴調查組投訴完,轉個頭又在大氣電波數落懲教署;學生家長向傳媒哭訴完,大家就繪影繪聲單方面報道並評論軒仔「被欺凌」的故事。到底我們的法治中,誰才是判官?是戴假髮那個?還是拿相機、執筆那個?到底,缺席審判,還算不算公正的法治?我疑惑了。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活在當下

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在會展出席研討會並發表演講,他針對近年香港掀起的主權自決之風,提醒港人先要問自己,我從哪裏來?我是誰?要往哪裏去?禪門中人作參究,經常也從三個問題入手:第一,生從何處來;第二,死往何處去;第三,我是誰?據說,能夠回答上述問題的禪者,就叫成功破得本參,可以生死自在,不再廁身於三界之內了。小弟不才,只是普通一個佛教徒,相信輪迴,相信儒家「未知生,焉之死!」的道理,三個答案,悠然浮現,普通凡人就是希望留連於六道中的人道,用心修行,優化五蘊,止惡修善,做好人的本份。有人提升要求至得道高僧的層次,當然這樣的人萬中無一,定然是上根利智者,方克臻此。至於中等根器的人,參着參着也能受益,他們自然會領悟到,與其終日苦思冥想,煩惱自尋,倒不如活在當下。我是從何而生,已難以探尋;將如何死去,則尚未可知。既是如此,何不腳踏實地,好好過每一天?
李主任的三問,靈感是否來自佛門禪宗不得而知,但一般禪者從三問中所悟出的道理,也是一般港人所該悟到的。我的身份是甚麼,該是中國人?香港人?抑或中國的香港人?這些問題,你能夠解答固然是好,但未能想通的、爭取不來的,也不打緊,我們就接受現實,活在當下便是。
現實就是香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前瞻未來,香港已不可能倒退回殖民地年代,更沒有鬧獨立的條件。我們便應拋卻妄想,好好去珍惜和利用眼前的一切。在禪門大德的眼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間處處充滿美善。香港也是一樣,我們背靠中華,面向世界,擁有不少讓其他地區稱羨的條件,與其終日糾纏於身份認同的無謂爭議中,何不擺脫執着,利用現有優勢,一起為香港的未來打拚?乃至安安份份,做好本份,活在當下。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講到一個「氣」字。「氣」究竟是指的什麽呢?中國思想裏的氣字,至少有兩個涵意。一是極微的,二是能動的。若把宇間一切物質分析到最後,應該是極微相似。惟其極微,即分析到最後不可再分析時,便必然成相似了。若不相似應仍不是極微,仍屬可分。那一種極微相似、不可再分析的最先物質,及宇宙萬物之共同原始,中國人則稱此為氣。這一種極微相似的氣,如何會演變出宇宙萬物呢?
這就是講到氣之第二特性,即氣是能動的,不停止的、不能安靜而經常在活動的,惟其如此,所以能從極微相似變化出萬有不同來。氣之變化活動,簡單說只有兩種形態,一是聚與合,又一是散與分。宇宙間只是那些極微相似的氣在活動,在聚散,在分合。聚而合便有形象可睹,有體質可指。聚而散,便形象也化了,體質也滅了。聚而合,便開啟出宇宙間萬象萬物;分而散,便好像此宇宙之大門關閉了,一團漆黑,一片混沌。中國人稱此聚而合者為陰氣。其實氣並沒有陰陽。氣老在那裏一陰一陽,一闔一辟,此亦即中國人之所謂道。所以道是常動的。道可以含有正反兩面,道可以有光明,也可以有黑暗。理則附於氣而見。如二加二等於四,二減二等於零,同樣有一理附隨。
以上是現今粒子理論的方向。
中國人講氣,必連講數。因氣是指的一種極微而能動的,但它須等待積聚到一相當的數量,然後能發生大變化。命是指的一種局面,較大而較固定,故講命必兼講運,運則能轉動,能把此較大而較固定的局面松動了,化解了。
而中國人講氣數,又必連帶講命運。這兩面,斟酌配合,銖兩權衡,必更疊互看活動,才看得出天地之化機來。
以上是玄學有關命運和氣數。
從紫微斗數不同派別中,有一個宮位稱為氣數宮位,相傳這個宮位與生死(進退)有關,因此又有人稱為生死位,當然這只是以前某些算命師斷人生死的一種方法而已,其實只供參考,絕對不能完全相信。
如何找到某宮位的氣數宮位?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某宮位逆轉數至第四個宮位;因為任何一宮的三合宮位,均互為氣數位。你能夠樂在婚姻?婚後是甜蜜快樂或爭吵不休?從紫微斗數來看,夫妻關係主要圍繞在夫妻宮、福德宮、遷移宮這三個宮位上,因為福德宮是夫妻相處的氣數位,夫妻宮為遷移宮的氣數宮位,遷移宮為福德宮的氣數宮位
以上是斗數有關氣數宮位的計算,只供參考而已。但比較為人所知,是氣數與國運,有著息息相關的關係。
先以滿清歷史為例:滿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以風水角度,從這個王朝的興盛到衰亡,可以清楚看出氣數的重要。
滿清共有12位皇帝,擺脫不了12為占星1個週期的宿命;12生肖、12星座、112個月、112個時辰,12預示著一個循環的終結。滿清王朝得勢的時候,子承父業,順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而同治在慈禧操控下做傀儡皇帝,駕崩時未滿19歲,無子嗣,由堂弟光緒繼位。光緒37歲駕崩,亦無子嗣,由姪子溥儀繼位;溥儀當了3年皇帝,清朝就被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軍推翻。而孫中山隨即率領革命同志祭明陵,宣示反清復明的成功。
順治是滿清入主紫禁城的第1位皇帝,之後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旺了5代,對應了五行,所以滿清五帝古錢成為常用的風水法器。滿清氣數由道光開始走下坡,鴉片戰爭成為不停的割地賠款,從此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慈禧當道,與她相關的3個傀儡皇帝:同治、光緒、溥儀,都是3歲多就糊裏糊塗被捧上帝位,都沒有子女,都過著不開心的日子。
以上是玄學有關國運和氣數。
國運又與玄學風水有關:玄空風水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微觀物質和宏觀環境的學說。玄空九宮飛星可以數組成風水佈局;風水學中有“天有九星,地有九宮”之說,九星即為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九宮按洛書排布,飛星軌跡由中宮作起點,然後按照洛書數序飛移,組成風水佈局。
風水是一種研究氣場()的學問,因風水是指一個地方或環境裡的無形的氛圍、氣場、磁場。良好的風水,可以讓我們與空間/環境的能量、氣場和諧共處。當我們創造了和諧的空間並讓它充滿元氣(藏風聚氣),幸福成功必定會降臨,家庭、工作、社會生活都會自然而然地處於祥和中。充滿「氣」的房子,就充滿生命的豐沛褔饒,居住其間的我們便能藉以獲益而擁有圓滿人生。好風水可提升空間能量頻率,為你創造出和諧、協調與豐盛的生活空間!
「氣」是一種微妙的能量流入地球與人體的經絡,它賦予生命、創造健康與自然豐盛。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會連結到這個能量流。「氣」的品質與質量,會不斷地影響我們的能量層次與對於生命的熱情,就如同一個有機體,大氣中的每一個地方、每座建築物被氣的流動品質所塑造著。若「氣」自由地流動,其居住者的健康和幸福都會受到支持;若能量流動受到阻礙或阻塞,將會造成停滯、感受到能量低落,以及生理不適與情緒不安,這甚至會導致身體疾病或憂鬱症。
天地萬物都伴隨有氣場,如果你身體健康、精力旺盛、氣質逼人,你的氣場就會很強,周圍和你接觸的人就會感知到,被籠罩在這種強大的氣場之中;反之,倘若你精神萎靡不振、灰頭土臉、垂頭喪氣,你的氣場就會很弱,對周圍的人來說,你等同於不存在。
以近期英國倫敦周圍環境氣場為例:英國國運近幾年明顯走下坡,以風水氣場解釋,是因為大笨鐘現在停行,要維修四年,那對針臂一旦癱瘓,整個英國氣場沉滯。果然,女首相文翠珊入主唐寧街之後,諸事不順,不但恐怖襲擊時時發生,而且倫敦市中心還發生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空襲倫敦之後,從未見過的巨型沖天火災,燒死幾十人,一根黑色的蠟燭觸目驚心,平地豎起,引起中國旅行團乘巴士指明前往景點參觀,並爭相拍照,遭到英國傳媒大肆報道。
風水氣場雖然缺乏科學根據,但風水屬於玄學,而不是科學。如果玄學無科學根據,則科學也沒有玄學根據。貝理雅一上台建了一個超級摩天輪,叫做倫敦眼,摩天輪時時運行,貨如輪轉,生意大好,帶動氣場。千禧年前後,正當香港董伯伯上台「當黑」,英國卻同時開創了一個經濟中興的時代,是不是「倫敦眼」帶旺了市場?
今日泰晤士河邊這個超級摩天輪,生意不如二十年前。有如香港舊天星碼頭那一具,時時丟空停滯,近期更因轉讓營運,要等十二月初才復業。大笨鐘針臂不可停頓,因為只有此擎天一柱,可以苦苦獨撐。
所謂風水,有時只是公眾的感覺、心情、信心。所謂觸景傷情,情景交融,風水就是「景」,若一片廢墟,人看見也「唔開胃」,社會是許多人組成的,社會心情不好,又何來的消費動力?所謂風水,或許沒有邏輯,但隱約卻另有簡單的常理。
以上是玄學有關風水和氣埸。

《周易》 三變與思想主義

《周易》講陰陽變化,但易之變化有三:名簡易、變易和不易。萬物本生於變化,此乃不變之常態,故變幻才是永恆。人以天地立心,國以生民立命,雖歷經陰陽變化,亦要始終如一,不忘初衷。

在邵康節所著人盡皆知的《皇極經世》一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便是他把人類世界的歷史壽命,根據易理象數的法則, 2017值年卦是火雷噬嗑卦:其卦義顯示咬食艱難及治世必須刑獄唯施。《象》曰:雷電,噬磕;先王以明罰敕法。「白話」《象辭》說:《噬磕卦》的卦像是震(雷)下離(火)上,為雷電交擊之表像。雷電交擊,就像咬合一樣;雷有威懾力,電能放光明,古代帝王效法這一現象,嚴明刑罰,整治法令。怪不得本年度有不少知名人士,被審入獄。下一卦2018流年值「澤雷隨」卦,卦曰:「隨,元、亨、利、貞,無咎。」隨卦乃隨緣變化的意思,並隨著時勢變動而改進,從善如流,順從民意而為,如此施政則前景吉利無災咎,故曰元亨利貞。

回顧祖國開創黨政之初,是以社會主義為初衷。很多思想主義都因為解決社會問題而誕生,實際上不能脫離社會和群眾,故此談什麼政治思想主義,基本上都是在研討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動力必有資本及勞工雙方,不能只有資方或只有勞工,故不論在任何資本主義國土,只要有勞工存在,便出現社會主義,這就是陰陽互抱、矛盾共存道理。

「時」與「位」的變化,即使同一思想亦產生不同效果。社會主義的初衷本是利物濟人,但隨著時間和空間變化則與初心發生矛盾。西歐國家當初因為工業和資本經濟急速發展,形成貧富懸殊以至勞資雙方產生衝突,於是社會主義應運而生。相反地,東方國家則在缺乏資本經濟基礎底下而引入西方的社會主義,在起點上則成為疑問。簡而言之,西方的社會主義起因太過有,而東方則因太過沒有,故此實踐上存在許多根基性矛盾。

雖說太極生於無極,但太極的意思不是起於絕對沒有,乃因太極本體存在陰陽兩儀,並互相推移。同理,社會運作不能只有勞工而沒有資本,因勞資兩者乃推進社會經濟發展之元素,故社會必須先滲入資本才可帶動整體經濟動力。基於此因,中國於是在進行社會主義之同時,也要搞經濟改革開放。但中國政治有地緣和傳統文化差異,為了適合國情,只有「先讓部分人富起來」,作為帶動整體經濟先鋒。於是純樸的社會主義進入了第二階段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十九大習主席推出新時代社會觀,以中國特色之兩面觀,有典型和非典型看法:典型的中國特色乃指優秀傳統文化一面,非典型的中國特色乃指自私自利的醜陋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部分人先富起來,權宜之計屬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富起來的人只會讓自己的人富起來,卻不讓別人富起來,出現了更極端的貧富懸殊現象。

原本純樸的社會主義趨向了複雜化後,既走向自由經濟競爭,卻又存在揮之不去的社會階級遺毒,致使擁有特權階級的官商有機會以權謀私、互相勾結,以至貪腐橫行。由於平民百性對特權階級的不滿情緒日益嚴重,當今領導人勵精圖治、高瞻遠矚,毅然對社會主義進行第三階段改革,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時代具有與時俱進、適應潮流的意義,明確指出不再走回頭路,以免重蹈覆轍。隨著民生訴求施政,從善如流,主義則歷久常新,惟宗旨不變。易雜卦曰:「隨,無故。」即指棄舊隨新也,但不忘初衷。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選賢任能

與早年教過的年輕人聚會,談到近年來不少人,特別大學生,很嚮往西方民主制度,對中國現行制度表示反感。我問他有否真的到過歐美和中國生活,瞭解實質情況,還是只憑傳聞,口耳相傳的言論。想起老子曾說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任何人如果能將這句話琢磨透徹,大抵已「進乎道矣」,很多人情事理都會洞然明白,不再輕易隨波逐流。老子的意思是說,當天下間大部分人都認為某樣事情是美是善時,你可要當心,因為事實可能是相反的。
一人一票曾經被視為是最開放、最公平的選才方式,但當大部分人都作如是觀時,你便得重新審視其優劣之處了。老子這種論調十分玄奧,其理何在?淺而言之:第一,是因為世界上愚者永遠比智者多,所以大部分人的判斷常有偏差,你跟他們相反,可能才是對的;第二,天底下陰陽相生,物極必反,很難有永恒的真理,事物的美醜、好壞會不斷在互換角色。
中共領導層之中,大抵是有見道之人吧,竟然在當世幾乎人人稱頌一人一票制度時,敢於逆流而行,在提拔中央委員會及中紀委成員的過程,放棄信賴投票結果,改以深入考察、談話調研的方式遴選人才,這個大膽的決定着實教人驚喜與佩服。實施新措施後成效如何尚未可知,但畢竟中國的管治班子不會人云亦云,敢於走自己的路,這就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了。
以往最具智慧眼的,可能就是佛門中的得道高僧,昔日道場選方丈,從來不信甚麼一人一票。當你「凡情未滌,正眼未開」時,如何能判斷他人的道行深淺?反倒由上一任方丈憑「主觀意志」選出衣鉢傳人更為可信。一個人的修養如何,在他的眉梢眼角、舉手投足間已一盤盡洩,若要去看他的「政綱」,就未免落於下乘了。
今日不少佛教道場則不然,哪個出家人得到更多同修擁護,往往便由此人當要職。結果很多當選者的修為不足,與俗人無異,難怪如今鬧出的醜聞,如「艷尼假結婚」、「0智法師假治療」和「兩師徒夏威夷之旅」,都有佛門得高望重的人。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中國經濟

雨傘運動期間,不時聽到移咗民的舊學生問我,中國經濟會否崩潰?因為據悉外國傳媒報導,國際財經專家預計,中國經濟將於幾年內崩潰,政府甚至會倒台。我告訴他們:"專家"的預測會失準,強國將會崛起,政權不會轉移。十九大過後,習大大証明仍然掌握大權,更將更多精力放在經濟發展,我們也是時候再展望中國經濟前景。
前一兩年,中國經濟要進行一些結構性改革,遇到下行壓力,這本是任何經濟體都要經歷的商業周期,但有些人卻一口咬定中國經濟會硬着陸,甚至崩潰,政府亦會倒台,從現在的數據看來,此等判斷確有些可笑。今年頭3季的GDP增長率是6.9%,高於去年全年的6.7%增長。今年年終時,我估計中國GDP很有可能會錄得7%的增長。所慮者是中央政府眼見經濟勢頭不錯,可以有較大空間承受更多的調整,例如加快去掉過剩產能,這便會形成失業壓力,抑制了經濟增長。
我估計未來這兩三年內,此種格局不會有太大變動,明年的增長與今年或許大致相同,要等到中國的經濟轉型有更大的進展後,高增長率才會重現。不過,就算是現時的增長率,若用購買力平價計算,每年光是新增的產值,已是等於澳洲一整個國家的GDP了。這便難怪為甚麼皮尤研究中心所制定的人民經濟滿意指數,中國是名列世界第一了。
上述枯燥的數字,已證明了中國經濟活力之強,雖然我們也清楚知道中國經濟所要面對的各種挑戰,但已足以推翻國際上不時出現的中國崩潰論。持此論者最有名的恐怕是一個叫章家敦的美國律師與新聞評論人。此君在2001年出了一本暢銷書名為《即將崩潰的中國》,內中臚列「數據」,力陳中國經濟在5年內應崩潰,就算遲了,10年內也會出現。到了2012年,他又在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的預測只出現了一年的誤差,2011年雖未見崩潰,但2012年卻是躲不過了。甚至在去年他在電視訪問上,又老調重彈。我對此位仁兄十分佩服,不知其為何仍被西方社會的部分媒體視為中國專家,我估量着,這或許是西方社會中有一些人很需要此等與事實離天隔九州的言論來慰藉其容易破碎的玻璃心吧。
在章家敦言論初現時,我也曾一度大吃一驚,史丹福大學有位著作等身的歷史教授叫張少書,因英文名字相同,我誤以為上述的崩潰論出於這位名重學林的大家之手,分量自然不同。但原來這位張教授也深受章律師的困擾,張教授的觀點與章律師南轅北轍,竟也常被誤會為同一人。據他所說,曾有位疑似是英國軍情六處的職員給他電話,邀請他免費到英國一遊,只需向英國的軍方將領講講中國將如何崩潰便可,他才知道是別人搞錯了對象。不知為何,我讀到這段經歷後,總是替張教授的名聲無辜受累不值。
回到香港,有些見解獨特的網民亦有提出過他們口中帶有侮辱性的「支爆」論,這本不須理會,但奇便奇在香港的一些對經濟認識近乎零的「有識之士」也在推銷此難以守得住的觀點。這些人一直難以解釋,為何可以在港搞港獨有任何成功的機會?如日中天的中國社會,怎可能容忍港獨的存在?在思想沒有出路的情況下,他們惟有把整個政治議程建築在一個幻想出來的假設︰中國經濟快不行了,政府也會因而垮台,那麼港獨的最大障礙便消失了。他們既有此心靈慰藉的需求,那麼你叫他們看看事實,搞清形勢,也是對牛彈琴的。
我一向支持言論及思想自由,但卻希望香港明天會更好。如何做到?這需要不同觀點的人都一起為香港建設,並充分利用香港得天獨厚的機遇。假設有兩種香港人,第一種愛國愛港,你要他們努力建設,他們不會反對;第二種是反中國但也許愛港,這些人口稱要爭取公義等等。他們應要明白,中國出現所謂的「支爆」機會近零,中國將會繼續存在,他們若要爭取甚麼東西,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加議價能力,而議價能力的基礎,在中央政府眼中,只可能是香港經濟會對中國有甚麼貢獻。如此一來,這些反中國的港人最應該做的一樣是搞好香港經濟,這才會避免香港變得可有可無。因此,不論哪一種港人,都應努力為香港經濟打拼,不是亂搞鬥爭。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周易與太極拳架式


早日執拾雜物,找到了很久以前同事送給我的書,關於養生健體之法,很有紀念價值!她是教英文的,但那幾本書是關於中國養生之道,她還將重點心得記在書上,當中有些我認為是「迷信」的,沒有科學證據。但時至今天,大部份已有科學根據!我之所以堅持練習,是因為她在書中特別標示:練習要有三心──決心、信心和恆心。以下放在網誌內分享,閒暇時閱讀可以溫故知新...
先重提太極入門基礎:
無極式
周敦颐在《太極圖說》提到哲學上太極的思想:「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由於太極課的時間很寶貴,不少教授太極時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無極式上,無極式的鍛鍊就是在動之前站椿半至一分鐘;目的是在非常放鬆的情形下才開始動。我們在無極式靜的期間應該有時想想頭上的百會穴(百會穴位置在人體頭部頂端中央的髮旋處),有時想想小腹的丹田(丹田是指肚臍對下約兩寸處的地方)。
虛靈頂勁
練太極拳時要求頭容正直,意念想著自己的脊椎就如一條垂直打在地上的柱,左、右兩邊身體就是兩扇門與中柱連接,可以打開可以閉合。頂若虛懸,提起精神,中正安舒,則自然做到虛靈頂勁了。
氣沉丹田
「氣」   可以理解為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這能量會流遍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它來自自然界的物質,包括空氣、食物及水。基本上,氣有四種運動形式,分別為升、降、出、入。這些運動非常重要,若它們停止,人的生命亦會終止。氣沉丹田是利用意念及呼吸把「氣」由鼻子一直引導至丹田,練拳時經常保持腹鬆氣沉,自然能夠做到呼吸緩、長、細、勻、鬆靜,丹田也有充實的感覺,就可達到「氣沉丹田」的要求。
主宰於腰
太極拳拳譜有關腰的有:「主宰於腰」、「腰如纛」、「腰如車軸」等句。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切動作變化的決定,全由腰所主宰。在耍太極期間,無數上身的運動是由腰的中軸微轉帶動。「腰如纛」:纛是旗桿,大旗在風中飄動時幅度大,但旗桿只會小小轉動,這是整枝旗的中心,人的腰也是中心。「腰如車軸」:軸亦是輪子的中心,輪子動,軸是不動的,亦有相同的意義。練拳保持中正安舒,將身體變成一個立體圓球,當球停在地上,其接地點便是中,只是一個小點,由這點伸延到頂便成為中軸。練拳時意應放在中軸,只要中軸微轉,身體外圍便動得大。
含胸拔背
 不挺胸即為含胸,是把胸部稍為向內縮少,把背向後拔出的樣子,胸內含則使氣沉丹田,而達至上輕下重,下盤穩固。拔背的「背」,包括後背、背肌,而且還包涵全部脊椎,因為脊椎協調著內臟各器官的生理機能,又同全身神經互相影響。而且脊柱兩側排列著各臟腑的穴位,是人身氣血的總匯,臟腑的經氣都由穴位相互貫通。氣血暢通能對多種慢性病起到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使人延年益壽。
鬆腰
腰鬆有助於氣沉丹田,下肢沉穩,兩足有力。腰直而鬆使中軸不彎,全身才能轉換靈活,一動無有不動,上下相隨,發勁完整。如果能鬆腰,再配合落胯和屈腿,就會保持端正的身型。
分虛實
太極拳內在陰陽、意識多采多姿的變化,可反映在步法及雙手的虛實,所謂陰陽相濟、虛實相輔。更進一步,虛實不能截然分開,即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
步法方面,兩腿要分虛實。最常見的左弓箭步,左腿實時右腿虛,重心分前七後三。練拳時亦要注意馬步的轉移,運用扣入、撇開、上步,將虛實的變換,但注意虛實的變換是漸進的,不是突然變化的。
手法方面,兩手亦分虛實。例如高探馬一式,右手為實,左手為虛。
周易與太極拳有以下關係:
「虛靈頂勁」和「氣沉丹田」
二者在拳論中一直是相提並論的,前者有利於提起精神,後者利於穩定身軀重心,通過頂勁和沉氣的上下對稱,產生「似鬆非鬆」、富於彈性的掤勁,促使精神自然提起,加速神經衝動的靈活性,並促使全身自然鬆開。「氣沉丹田」指腹部中界線的臍部,這是納氣的根本。練法是以呼吸引氣沉入丹田。丹田氣足,然後能蓄能發,運行全身。「氣宜鼓蕩,神宜內斂」。《咸·彖》曰:「咸,感也……二氣感應以相與……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恒·彖》曰:「恒,久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這些都給太極拳內功修煉提供了思想方法借鑒。此外,《雜卦傳》曰:「離上而坎下也。」大概坎離之為用,離外實內虛,體剛而用柔,象為火,火性炎上;坎外虛內實,體柔而用剛,象為水,水性趨下。從人體而言,腎為水為精,心為火為氣。練拳之人,往往燥性如火,一有觸犯,爭強好勝,肆無忌憚,如火焰之向上燃燒。人之欲心如水,妄念百端,逐風揚波,永無止境,極易入於下流,如水之趨下。此二者皆為習武之人的大忌。從武德修養方面講,若能制此燥火,窒此欲心,使火返其本,心虛而生陰;水歸其源,腹實而無險,元精不漏,真水真火彼此相濟,先天真氣才能運行暢通。從技藝鍛煉而言,若能虛胸而實腹,水升火降,坎離易位,內氣沉入丹田,心腎相交,便能陰陽既濟,練精化氣。於是真氣乃聚,精神漸長。所以關於拳者,不但要講架勢,講勁路,更重要的是養內氣,調水火。前輩在練拳時要求塌肩井,含胸拔背,收尾閭,都是為了使腎水上升相交於心;要求下氣、聚勁、煉步,都是為了使心氣下降,下達於腎。當然這其中還需意念的導引。這就是水火既濟,坎離為用的意義。
至於煉神,是太極拳的高級修煉內容,是太極拳的精髓。調神是太極拳的一個關鍵。調神的核心無外乎恬憺虛無,精神內守。如《拳譜》所謂「神宜內斂」,久久行之,則成「定力」,練成太極拳高級形式的定與應。《繫辭上》云:「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能天下之故。」習太極拳功夫之深者,為能常定常應。定為寂然不動,應為感而遂通。應生於定,感生於寂。故能寂然不動而達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復於寂然不動。總之,我們借鑒《周易》的某些原理,可以進一步指導太極拳中的煉氣煉神,使內功修煉不斷深化。習太極拳者,可以深入挖掘《周易》的學術思想,借鑒其思想意義,融入拳理,融會貫通,便能使功夫境界更加精深博大,直至出神入化之境。
太極拳體現了《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
 《繫辭下》有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周易》說的「三才」是指天地人,這三者用八卦符號表示則為三畫。因為它們均由一陰一陽所組成,故每個卦位增加一畫共兩畫,三者加起來「故六」。這六畫不是別的,它代表了天地人一陰一陽之「道」的原理和公式。它們既相對獨立,又彼此相通相聯,居於一個對立的統一體內,這就是「三才之道」。《繫辭下》又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事物雖然紛紜複雜,但都是陰陽相推,有生有滅,殊途同歸,雖思慮成百而最終達到統一,制於自然法則之下。《周易》這種天人統一、天人相通的觀點,叫天人整體觀,或稱天人合一論。
練習太極拳可以領悟和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易》學說是以陰陽觀念為紐帶,把宇宙萬物通過卦和爻連接,結成同性同構的整體。《周易》認為人要與天合一才能與天形成一個友好相處、交泰和諧的有機整體。
整部《周易》都貫穿著這樣的思想:「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泰·彖》)「天人合一」的內涵在整體觀上有主要理論支柱,即「天人一氣」。自然界包括人的機體演化,最終都是由氣的變化決定的。按照氣理的基本法則,氣充滿生機活力,能夠變化升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動因。氣又是「其細無內,其大無外」,有穿透萬物,連通四極的本領,其內外之間進行著不斷的升降運動,從而構成人與周圍環境有機的氣化聯繫。這種氣一元論思想既是導引術(氣功)遵循的法則,也是構成易學與太極拳天人合一整體觀的樞紐和思想基礎。正如《莊子·齊物論》所說之「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的觀念。《黃帝內經》中,《靈樞·歲露論》提出:「日月一出一入迭為上下,互為卷舒,人能返身而思之,能類而長之,則吾一身之中,自有日月,與天地亦無異也。」針對這種認識,在太極拳理中,尤其對體內血氣運行問題,提出了「人身法天象地,其氣血之盈之虛,消息悉與天地造化同途」的觀念。太極拳從技術動作功架上要求:鬆靜自然,無拘無束,「全身處處毫無牽制」,「動靜作勢,純任自然」,「胸部微含而寬舒自然,鬆腰斂臀」,「無使有凹凸,無使有缺陷」。運作演練運行時要求:「調息綿綿」,呼吸要順其自然,行拳要圓活流暢,隨屈就伸,做到「屈伸開合聽自由」。對內要求:以意導氣,遵循自然而不任意作為;對外要求:「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太極拳要求的虛實、開合、剛柔等變化,處處包含了陰陽對轉,故習太極拳須悟陰陽要義,使練習者體會到人與人有渾然相通之妙。此外,太極拳在演練的時間、方位、季節等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把時空環境與拳術套路動作之間,看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內外形神整體。同時,又把人體看作一個「太極」,即一個宇宙體。提出人體如同周而復始的月盈月缺一樣,所以練拳要遵循陰陽盈虛之理:「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骨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故天地有晝夜晨昏,人身亦有晝夜晨昏。大地有晦朔弦望。其間寒暑之推遷,陰陽之代謝,悉與天地胥似。」太極拳是人體的運動,只有恪守自然法則,順應自然變化,遵循自然規律,才能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此外,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太極拳理論還引伸出「形神合一」、「內外兼修」、「意氣合一」等概念。總之,「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運動變化所表現出來的規律,它為太極拳所借鑒和仿效,並為太極拳思維方式提供了模範。
太極拳蘊含《周易》「仁義剛柔」的標準
《說卦傳》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周易》認為,人應效法大自然動靜有時、剛並濟的運行規律,一方面要有陽剛之氣,要剛健有為,拼搏進取;另一方面也要有陰柔之德,在必要時採取柔順恬靜、寬厚忍讓的行為方式。概言之,《周易》的倫理道德可謂仁義為綱,誠敬為本,剛柔並濟,忠貞謹慎。《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傳》認為,人應當效法大自然自強不息的剛健性格,在這有限的一生中應該剛健有為,積極進取,以自己堅持不懈的執著追求賦予這有限的生命以永恆的意義,從而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的境界。《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說坤象徵著大地的形勢,君子處世要效法大地,以忠厚的品德,謙虛忍讓的態度任勞任怨地努力工作。太極拳動作要求平和自然,舒展大方,連綿不斷,如行雲流水,勁斷意不斷,勢斷意相連,拳勢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太極拳運動方式演繹了宇宙的大化流行和自然萬物的生生不息,蘊含了一種自然生命精神,習練者在修煉過程中可領悟人生真諦。此外,太極拳中有句諺語叫作「太極十年不出門」,練習太極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十年如一日的修煉。不僅練拳而且悟道,沒有如此執著追求之精神很難真正領悟到太極拳的真諦。具有柔順圓活、緩慢均勻運動風格的太極拳,使練習者不斷領悟堅持到底、生生不息的人生哲學。
《周易》雖陰陽並舉,但陰下陽上,陽動陰靜,陽攻陰守,陽主陰從。就天與地來說,天主陽,地主陰,天對地起支配作用,地對天起輔助作用。因此,「剛健中正」是《周易》最推崇的最絕好美德,是仁義之德的重要內容,它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剛健中正」可使我們光明正大,氣宇軒昂,襟懷磊落,雄健豪放。中國傳統武術歷來重視武德培養,武德強調習武者應熱愛國家,尊師重道,尊重對手,恪守信義,行俠仗義,見義勇為。在太極拳運作規範方面「虛靈頂勁、含胸拔背、尾閭中正、氣沉丹田」的要求,「立身需中正不偏,方能支撐八面」的技擊思想,都要求太極拳修習者注重感悟太極心態,忌輕浮,講穩重,立場要堅定,言行要穩重;忌歪邪,要行正道,挺直脊樑,剛正不阿。《周易》認為,柔順寬厚與剛健中正是兩種相反相成的行為方式與道德品質。柔順寬厚更多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方式,它需要隨時應變,因時制宜,而不可頑固不化,堅持到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外柔內剛」、「剛柔並濟」、「外圓內方」、「綿裏藏針」。這些特點在太極拳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技擊方面的明顯特徵是以柔克剛、順勢制人、借力打力、後發制人。楊澄甫宗師說太極拳「柔中寓剛,綿裏藏針」、「如棉裹鐵」;太極拳功法理論亦有「極柔軟而後極堅剛」、「四兩撥千斤」等說法。可見,太極拳將身與心結合,以人的思想、心理狀態為修煉的基礎,既蘊含著生命原理,又涉及到人的道德精神。
結論
 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可以追溯到「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周易》為太極拳提供了基本的理論基礎。太極生兩儀的宇宙生成論指導人們認識了氣的存在,並發明了導引術(氣功),為氣在太極拳中的認識與運用,以及太極拳地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從「物物有一太極」的宇宙本體論引申出太極拳「人身是一小太極」的理論,成為太極拳本體論的哲學基礎。「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辯證思維被廣泛地運用於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中,為太極拳提供了構建方式。「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運動變化所表現出來的規律,為太極拳所借鑒和仿效,為太極拳思維方式提供了模範。此外,太極拳還蘊涵著《周易》「仁義誠敬、剛柔並濟」的道德標準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哲學。
周易是中國古典文化裏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其思想影響遍及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工程、醫學、養生等各個方面,太極拳只是周易之精髓在拳法修煉的方面的一個體現。由此可知,周易與太極拳的關係是何等密切。領悟周易之精髓,體悟陰陽之道,是達到太極拳修煉高深境界的大道之法。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養生之道

年青讀書時迷上金庸小說,幻想武術的威力,甚麼降龍十八掌、少林功夫….但可惜體質不能滿足所需的氣力,只有放棄練武。某日正在睇到《倚天屠龍記》第24章<太極初傳柔克剛>:張三豐坐關十八月,得悟武學精要,創出一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臨危受命,傳給俞岱巖。張三豐說:「我這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跟來自武學之道全然不同,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就有了學習太極拳的衝動;剛巧校內有太極班學習,自此就開始耍耍太極,成為興趣之一。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伴我成長。
早年分別跟多位師父學習,記憶中有兩位,曹老師和高師父,都是楊式太極拳。學習初期比較勤力,但因當時工作繁忙,練拳的次數愈來愈少,近年比較清閒,可以堅持一日耍一至兩次,身體狀態比以前好得多。
無論是太極拳、氣功、中醫學等都是中華數千年文化的一部份,是經歷多年演變而成之智慧,當中有人認為沒有科學根據,相信它獨特的功效是「迷信」,因為相信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就是「迷信」,但我覺得現今的科學也有局限的一面,例如弦線理論(String theory)是近代物理學解釋物質最基本單位的一個物理模型,未獲實驗證實,屬於哲學的範疇,不能完全算是物理學。如果有人相信物質是由「弦」狀物體組成,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具有11度空間、甚至有平行宇宙(我們生活在三度空間)都是「迷信」;我卻認為太武斷,因為如果有人日後用最新一代的高速粒子加速器,尋找到弦線理論裡所預測的超粒子,這個所謂「迷信」就變成「事實」了,關鍵就是科學家是否有儀器探測出來。
與朋友談太極拳,讀歷史嘅對太極的源流、人物有興趣;例如張三丰,楊露禪等。讀醫嘅對太極的健身功能有興趣;讀人體力學嘅對太極的功夫有興趣;讀藝術哲學嘅對太極的美感和太極思想有興趣;而我最有興趣嘅祇是如何達至最佳強身健體的效果,用自己嘅身體做實驗,証明太極拳嘅理論。
太極拳與一般帶氧運動不相同。一般運動都是以肢體加快運動而帶動臟腑運行速度、令血液循環加快,是消耗量大、運動量大的運動模式,例如足球、跑步等。太極拳則以意念放鬆身體內部為主,這種運動模式可以使血管放鬆,所受的壓力減輕,令血液循環順暢。關節、肌肉按著地心吸力而升降,令到不同臟腑主動增加其運動量,是運動量大而消耗量少的運動。在中醫角度來看,太極拳是一種養生的運動,對體弱、大病剛愈、新陳代謝減慢的人最為合適。
所有運動都會令血液循環加快,使各臟腑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分。所以每個人能動動手,提提腳對身體總會有好處。但太極拳獨特的訓練方法,可令到我們身體的收入多於支出,一點點累積起來,身體便會慢慢的強健起來。這種改變是正面的,來得慢,當事人或身邊的人都不易察覺。練拳幾個月後,不常相聚的親朋與你見面時就會看出來了。回頭想一想,自己便會覺得手腳比前靈活了,身體一些不知原因的輕微痛楚好像消失了,從巴士站走回家好像比前快了,講說話也比以前響亮。
拳架只是一種工具,要學好怎樣用好這工具來提升自己的健康。練拳時用意將每一個關節鬆開,好像開水喉一樣,讓血液流得更順暢就可以了。
太極拳講究松靜安舒,周身協調,通暢氣血,陰陽平衡,以意領行,導引經絡,氣貫全身,神形合一;它從整體上把握人體狀態的鍛鍊調整,對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狀態的調整具有特效。經大學的研究,持續練習太極拳能改善人們的情緒、睡眠、性格、記憶力與動作穩定性,促進心肺功能、新陳代謝功能的提高,有顯著的抗衰老效果。對我們的微循環測試結果顯示,太極拳鍛鍊能使人體微循環狀態得到改善。我們相信進一步系統、深入的科學研究,終將全面揭示太極拳提高人體生命品質的奧秘。
另一方面,順應節令也是養生一個方法,它是大自然的要求,二十四節氣有著大自然特殊的規律,春發、夏浮、秋肅、冬藏,這些都是人們應該注意到的節令現象。老伴與我每每於進入三伏天和三九天時,夏治三伏冬養三九,進行天灸療法。亦會選擇在春分、穀雨等節令外出遊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我認為養生經驗源於生活,亦用於生活,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按照運氣學說推算出來的成果,它告訴我們如何陶冶情操,造就精氣神。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的泛濫,熙熙攘攘無不由而來,只有節制心態,適可而止,善於滿足者,在平淡追求中獲得樂趣,方是養生之境界。


《周易》與太極拳


太極拳被視為「中華民族對人類的第五大發明和貢獻」,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意思是說,《周易》的原始是源於渾元一氣的太極,由太極生出陰與陽兩儀,再由陰陽兩儀滋生太陰、少陰、少陽、太陽這四象,如此生生不息,分分合合而已。太極拳的名稱就取《周易》中的「太極」一詞的含義:是陰與陽的對立統一,是渾元一氣的東西,是陰陽消長、互為其根、分合互化的體現。太極拳,取名「太極」,乃以太極哲學理論為基礎,說拳法變化無窮,及至無限!天之道也。

《周易》所闡述的天、地、人之間的自然關係,陰陽之氣總體協調人體的代謝,平衡著陰陽,使之順應自然變化,順應自然就會頤養天年。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云:「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莊子·天下篇》云:「《易》以道陰陽」。這就是說,《莊子》將陰陽和合思想視為《易》學之精髓。《莊子》這番評價無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繫辭下》云:「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陰與陽的協調和諧,是易學原理的集中體現。這種陰陽和諧性是通過陰陽之間不斷地交合、感應和轉化而得以完成。《周易》思想的核心,就是「一陰一陽」的變化運動。《繫辭上》指出:「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揭示了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的內在動力乃是陰陽兩種相互對立勢力的相互作用。《繫辭》曰:「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其中的「剛柔」、「天地」、「男女」均指陰陽。《周易》更詳細地論述了陰陽的矛盾運動,認為陰陽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它們是同時發揮作用的,即所謂「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正是他們的相互作用推動了事物的運動變化。這是將對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轉化看作事物的自然本性及變化規律。「一陰一陽」的思維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最基本的特徵,它是在「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和「唯變所適」的變易思維基礎上構成的。《周易》運用這種思維方式描述事物變化的原理,被極其廣泛地運用於太極拳理論之中。太極拳理論經典,就以這種「一陰一陽」的思想作哲理指導,融入拳理之中。王宗岳《太極拳論》云:「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又云:「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的陰陽變化,是太極拳功夫的基礎,只有明白了「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勁由內換,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開中有合」的道理,即掌握了「陰陽不測」之功,才能達到「因敵變化示神奇」的境界。許禹生解釋說,太極拳行動時,各種姿勢動靜相同,手腿運作上下左右均有陰陽,靜時雖無動的現象,但陰陽虛實要含蓄在內。後人也多用這種思想來解釋拳中的道理,各部姿勢的要求都符合太極拳「柔中寓剛」的特點,適應於太極拳從「鬆柔入手,化剛為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的鍛煉步驟。太極拳是包含陰陽對立面的統一體。陰陽指的是順逆、開合、虛實、剛柔、輕沉、慢快、曲直、抑揚、化打、走粘等等,都是由內及外、以外引內的。因此,表現在姿勢上也處處是矛盾對立統一,彼此互相矛盾,而又相互聯繫,互相制約、互相轉化。某一部位姿勢不正確,就會影響到其他部位,相對地,某一部位姿勢正確,則也可以帶動另一部位姿勢逐漸趨於正確。

《繫辭下》云:「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意思是說,《易經》中所描述的虛實剛柔,陰陽矛盾,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不居」的,故「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今人就有以變易、不易的觀點解釋太極拳的,認為拳中各種矛盾之間,變動不居,互相轉化,虛實更替,剛柔相生,上下相繫,前後相隨,在變易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萬變。「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維方式被廣泛運用在太極拳理論與實踐中,指導了太極拳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入,為太極拳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通俗地說,太極拳的內功即是指煉氣與煉神。「煉氣」即是指練氣功,包括呼吸吐納,氣沉丹田,開合鼓蕩,氣遍周身等內容。常鍛煉氣功,注重冥想,心氣得以沉降斂藏,腎精亦可以得到滋養。心胸寬廣,海闊天高,怡情悅志,寧心安神。注重心腎相合,這是在超然于塵囂之外的一種境界。

《說卦》云:「乾為首,坤為腹。」練習太極拳要求「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也是受到了《周易》乾坤兩卦的啟發。因乾卦在人身為頭,坤卦為腹。頭為陽,腹為陰。所謂「虛靈頂勁」,是頭頂如懸空,貫神於頭頂。楊澄甫《太極拳十要》其中一項就是「虛靈頂勁」。頭頂懸空則全身中正,任督二脈則相接通。肌肉自然,運作一致,前後右左不可稍有偏差。貫神頭頂是精神內斂,全神貫注,審察敵情。《泰·彖》曰:「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太極拳的收功,亦以天、地、人三才為綱領作為收功法則,這是回歸大自然境界最好的方法,人來自大自然,在練功時也要回歸大自然。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政棍害了香港市民


政府提出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一地兩檢」的無約束力議案,原可於上周在立法會表決,但由於有議員動議要求場內新聞界及公眾離場,須優先處理;會議經一番擾攘、幾度暫停後,需要休會而未能表決,兩周後待續。橫生枝節,責在政客。
立法會內對高鐵「一地兩檢」的意見一向壁壘分明,相信支持及反對雙方都不可以說服對方,因大家都以立場先行,而不是透過理性討論再表決。不過,議員朱凱迪卻引用了議事規則第881款,動議記者和公眾離場,「拉布」又添新招。隨後又有反對派議員提出中止待續議案,更有議員被逐,再次出現有議員包圍保護,終於推倒整個議會進行,餘下時間不用開會,反對派議員沾沾自喜。
其實,這項動議本質上仍是「拉布」,旨在拖延會議,而立法會主席限定在半小時後表決,是符合規程的合理決定,反而非建制派今次不惜以要求新聞界及公眾離場這手段來阻延表決,只顯露了他們凡事以政治先行,甚至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真面目。
事後朱凱迪也對自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直認不諱︰「在非常時間,在議事規則內可用的策略都會用。」其目的無非兩個「拖延」︰
一、拖延到補選後,民主派取得地區過半數議席;
二、拖延「一地兩檢」,因非建制派認為這不是一個好方案。
只要細心一想,以上兩個「拖延」都是要由非建制派自行界定何謂「令議會再次平衡」、何謂令高鐵有同樣效益。即使他們取得過半數,甚至全取回6個議席,以他們作風,大家認為他們就會輕易收手不攪局嗎?況且原6名議員因宣誓無效而被褫奪資格,因而拖累非建制派陣營布局,可謂咎由自取,與人無尤。至於「一地兩檢」,社會確各有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大學民意調查機構做的統計,支持「一地兩檢」的市民較多。
朱凱迪動議新聞界及公眾離開議事廳,是剝奪了新聞自由及公眾知情權,不能砌詞狡辯。上周立法會內,相信並沒有甚麼特殊或高度機密的事項,為甚麼因非建制派要拖延,新聞自由及公眾知情權就要被犧牲了?兩個新聞專業協會對此都異口同聲,表示遺憾,作為民選議員,朱凱迪口口聲聲說民主社會要有資訊透明度、充分討論和議會表決,但他卻動議剝奪了市民知情權,還談甚麼資訊透明?而議會已討論了30多個小時而不付諸表決,談甚麼議事效率?請不要以整體香港自由可凌駕於新聞自由為藉口,政客何曾考慮過社會整體的利益?在日後的補選或選舉中,這類有害港人利益的人,必遭唾棄。
社會並不只屬於政客,而是需要公民參與,這些聲稱「捍衞自由」的政客或反建制人士一味攪局,不讓過程公開透明,他們根本與南韓的李承晚和朴正熙等走向獨裁的統治者沒有分別。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觀象玩辭 觀變玩占


易學的重點可根據周易·繫辭(上)所說:「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意思如下:「因此,君子平時善於觀察各種物象,進而體會領悟其卦辭和爻辭,將要行動時則要觀其卦象的變化,並仔細推敲其吉凶的占斷。如此,君子的一舉一動必會得到自天的輔佐,吉祥則無往而不利。」它的意思,簡而言之,學易者就是平時沒有疑難之事,亦要觀察易卦爻的象而玩味易卦爻的辭。然後欲有「大動作」而感疑惑時,就觀察易卦爻的變化而玩味易卦爻的占斷。

先看泰卦,它的大象,乾下坤上,地氣上升,乾氣下降,陰陽兩氣一上一下是有交往的,這就是泰。相反的,下面否卦,否卦是代表陽氣的乾卦往上升,已經升在上面了,代表陰氣的坤卦在下面,這意思就是陽氣不下降、陰氣也不上升,陰陽二氣不發生交感,不發生交感就拿這天地來講。否卦是什麼時候?否卦是七月份,農曆七月就是地氣往下凝聚,不往上面上升了,同時陽氣也不下降,所以七月以後,主要的萬物大概都不生長,都收斂了。那麼應用到人世間,在人事上,否是否的象,泰是泰的象,就拿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來講,人與人之間意見不能溝通,上下都隔閡,這就是否,我們看現在這個時代,國內、國外都不能夠和諧,你(如政府)說的話我(反對派議員)不相信,我說的話你也不敢相信,彼此不能交換意見。交換意見就是:看你的意見是對,我同意你的,我的意見對,你就同意我的,這是客觀啊!現在不是如此,這就是否的時代。

如果要占問一國大事,原則上應由主持國事之人求問。若問香港前景或近事,最宜行政長官去問。不過近世西學東漸,一國一方領導人不問蒼生問鬼神,或恐惹來封建迷信之譏。不過民間有大量傳說,說道不少領導人和高商巨賈熱衷占卦算命看風水。

那麼平民百姓可以占問軍國大事嗎?不在其位亦可問,但是神明的啟示會轉為此事對求問者的影響和關係為主。上世紀八十年代,安子介先生曾經公開他占問香港前途的結果,安老曾任政協副主席,是國家領導人的級別,但是他的占問仍該以其本人或背景相近之人,與香港前途問題的關係去斷占。

是次占問,得出《蒙.六五》:「童蒙,吉。」時下許多人斷占都是望文生義,而且只抓住「吉」、「凶」、「無咎」、「悔亡」等斷占詞做文章,總忘記了一卦有一卦之卦德,一爻有一爻之象數。占得「蒙卦六五」,必須有童蒙之德,才可以獲吉。小孩子讀的《三字經》、《千字文》叫「蒙學」,即是典出「蒙卦」。如安老那樣有家有業的香港人,於當時面對香港前途,如童蒙般虛心學習則可以獲吉。因何有此說?「蒙卦」卦辭有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此中「匪」即是「非」,全句譯成白話是:「不是我有求問於不懂事的小孩,實是小孩問我。初次問會告訴他,再三問同一件事就是褻瀆,那就不告訴他了。」

中英談判後有十多年過渡期,然後是回歸二十年至今,有人吉,有人不吉。近年見到不少小童扮大人、扮老師的怪事,有似《西遊記》中的紅孩兒,如何可以獲吉?

學易觀象就是依卦而觀。先認識八卦所含的萬象,如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詳見說卦傳。次觀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總觀一卦有一卦之象,分觀六爻有六爻之象。卦爻所含諸象各有廣泛的義蘊,例如水象,有險阻義,有利濟義。火能照明,也能焚物。水火相攻,也能相濟。其它諸象莫不皆然。不讀聖人所系的文辭,則不能了解這些意義。所以系辭(上)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又說:「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彖是文王所作的卦辭,系在每卦之下,如:「乾,元亨利貞。」爻辭是周公所作,亦名象辭,系在每爻之下,如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系辭傳所說玩辭,即指研讀彖辭象辭而言,但孔子所作的彖傳象傳,學者必須一并研讀。經文中凡有「彖曰」的就是彖傳,凡有「象曰」的就是「象傳」。

觀變玩占,先觀卦爻的變化。六畫卦中,一爻變,一卦盡變。六爻皆從揲著而得,揲著求卦叫做筮,諸儒所說的筮法不盡相同,但以系辭上傳大衍之數章為依據。其法以五十莖蓍草,去一不用,而用四十九莖,經過分二、掛一、揲四、歸奇諸程序,而為一變,三變而成一爻,十八變而成一卦。在三變而成一爻時,視其過揲的蓍草之數,亦名策數,或為三十六,或為二十四,或為二十八,或為三十二,再以四數揲之,則三十六得九為老陽,二十四得六為老陰,二十八得七為少陽,三十二得八為少陰。老變,而少不變。老變就是老陰變為少陽,老陽變為少陰。筮得一卦之後,則視變爻情況而占吉凶。

諸儒所傳六爻占法,大都依據左傳所載的占例,有詳略之異。簡要的說,一卦六爻中,如無老陰或老陽者,此即六爻皆不變,則以卦辭為占。如六爻中有一爻變者,即以所變的爻辭為占。如有二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為占。如有三爻以至五爻變,一律視為六爻不變之例,皆以卦辭為占。如六爻皆變,除乾卦用九坤卦用六之外,其余各卦皆以由本卦變為「之卦」的卦辭為占。

「觀象玩辭」、「觀變玩占」其實就是辨別陰陽進退之機。陽主進,陰主退;陽主動,陰主靜。日常生活中遇到疑難,不知如何應對,最基本就是一個進退的問題。要不要做一宗大買賣?要不要在事業上進取變更?甚至要不要「更換」現在伴侶等等,都是判斷進退之機而已。良性的陽動,是積極進取、開創發揚;惡性的陽動,是盲目衝動、魯莽躁進。良性的陰退,是穩重謙退、持盈保泰;惡性的陰退,是冷漠退縮、誤算失機。前人說過:「不疑不卜」和「凶事不卜」,真的,如果日常「觀象玩辭」,臨時沒有疑慮困惑,其實真的不必「不問蒼生問鬼神」。

當代許多人論易都不理會一卦有一卦的卦德,逕直以卦爻辭的斷占辭做文章。見「吉」、「利」、「無悔」、「利有攸往」就當所問之事可以進行。見「凶」、「吝」、「咎」就以為所問之事不成。那是少接觸前人筮例之過!如三國時楊儀筮問代諸葛亮為相一事,命都尉趙正占卦,得出「風火家人」卦,楊儀「默然不悅」。諸葛亮病死軍中,遺命楊儀領軍回朝,魏延不服號令被誅,楊儀自忖可以繼承相位。卦辭:「家人,利女貞。」即是女人占問有利,但是現在楊儀問升職,得一個女人吉利的卦,不利進取,那是「下崗回家」之兆了。結果楊儀的老部下蔣琬超升為「一把手」。

易卦於動靜進退的吉凶,不能只熟讀卦爻辭和易傳(即十翼),因為歷代許多易學家補充了個人的心得。占卦容易斷卦難,拿卦爻辭望文生義,「強作解人」,每每得出不着邊際的結論。前人認為卦兆的占詞義淺、易象義深。除了卦德之外,還要就占問之事與卦象爻象配合。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裡「包犧」就是「伏羲」,學易之人當知前賢定論,一致認為伏羲作八卦。八卦在不同情況之下,可以代表天象、地理、人文等等。乾為天,又為日;在人事為父;在肢體為首等等。斷占必須隨機應變。

曾為一位身為「專業人士」的友人筮問受其監管機構審查之事,得出《比.六三》:「比之匪人。」從爻象來說,比卦是一陽五陰卦,除了九五之外,全是陰爻。六三失中失位,貼身的二四爻和相應的上爻都是陰爻,爻辭在比卦之中又最凶。如何可以取吉?這就要結合事情的實況,友人其實遇上是無妄之災,出毛病的是其同行。友人從來沒有「比附」任何人,只是受了「匪人」拖累。所以「比之匪人」的辭意就完全跟事實對上榫頭了。後來經過一番聆訊,朋友果然得直,被證為無辜,不必為罰,虛驚一場矣。《河洛精蘊》又有言:「卜筮之道,先人謀而後鬼謀,事有當行當止,斷以義,無事謀諸鬼神也。」

之前已舉數例,就此停頓一下,易學博大精深,非幾篇博文可以講完。最後用另一觀點作結,周易以變者為占,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實際就是老陽九與老陰六兩種變爻而已。觀變玩占基於觀象玩辭,學者平時即從上下經九六諸爻觀索萬象,玩味系辭,久則仰觀俯察,天地人物一切實景,無非卦爻變化,吉凶悔吝之幾,存乎一心。到了此時,占也可,不占也可,無往而不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