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以古為鏡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舊唐書.卷七十一.魏徵傳》)這番唐太宗的名言,顯示了一代明君以史為鑒、知人善任、虛懷若谷的一面。李世民亦靠銅(金屬)、古(歷史)、人(魏徵)這三塊「鏡子」營造了功蓋千秋的貞觀之治。三鏡中「古」尤其重要,只有重視歷史、借古鑒今,人類才不會走歪路,特別是二十世紀出現過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更應引以為戒。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亦是「九一八」事變九十周年,這三件歷史事件均直接決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命運,確實值得紀念與緬懷。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結束了二千一百三十二年的帝制,中國成為了亞洲首個民主共和國。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吸引了陳獨秀與李大釗這兩位新文化運動健將的目光,讓他們鑽研如何透過社會主義來救中國,自此《新青年》、《每周評論》和《湘江評論》這些啟蒙刊物不遺餘力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加上五四運動的洗禮使工人與學生直接參與社會改造運動,無數馬克思主義者及社會主義青年團湧現,終促成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拙文亦有提及。

  但別忘記,從中共建黨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有數之不盡的共產黨人被軍閥或敵人殺害,包括: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毛澤民、陳潭秋、鄧中夏、陳延年、陳喬年、李漢俊、趙世炎等等,還有成千上萬的共產黨戰士,國人理應記住這些犧牲的革命先烈。

  時光飛逝,百年已過。一百年前的七月二十三日,當王盡美、鄧恩銘、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包惠僧和周佛海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一零六號出席中共一大時,可曾想到當時只有五十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能在一百年後發展成逾九千五百萬個黨員、引領十四多億人民邁向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大政黨?

  九十年前,日軍在瀋陽發動了令人髮指的「九一八」事變,妄圖把中國偌大的東北領土割裂出去,製造一個「滿洲國」。由於張學良奉行不抵抗政策,導致瀋陽事變一年半後,整個東北四省三千多萬國民、數十萬裏土地落入日寇手上。幸而還有東北救國抗日聯軍、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出了馬佔山、高鵬振、楊靖宇等守土英雄率部跟日軍周旋,寧作中華魂,不做亡國奴,彰顯了民族氣節。

  二零一七年開始,內地的中小學教材正式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八年抗戰一律改成十四年抗戰,意味着中國同胞全面抗日是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那一天算起。而今,中國有百餘座城市都會在每年的九月十八日鳴響防空警報,以警示大家毋忘國恥。事實上香港教育局亦應將中國近代史,乃至香港開埠以來,由英國殖民地的由來,及至回歸廿多年重要事件的史實,納於歷史科中,原則上初中是比較著重起因、過程和結果,是必修的;及至高中,可以選修,但應注重其影響和深入分析其前因後果,令我們的學生,懂得「以古為鏡」的道理。

  沒錯,懂得以史為鑒,才不會走歪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