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進入後現代社會

人類最先出現原始社會,然後演化至獵拾和遊牧社會,原始社會逐漸被淘汰。約一萬年前,農業社會誕生,獵拾、遊牧社會逐漸被擠出歷史舞台。

大約500年前由西歐國家主導,發展出民族國家和工業社會,瓦解農業社會。

這個過程稱為現代化,工業社會與現代社會幾乎是同義詞,其性質稱為「現代性」(modernity)。這個名稱有點不倫不類,現代原意指時代。十九世紀的社會固然可稱為現代社會,二十世紀,甚至二十二、二十三世紀的社會也可稱為現代社會。可是,社會不斷出現新的政治社會經濟結構、新的文化和價值,焉能用現代一詞來概括?

1970年代開始,不少西方學者已指出,18001950年的現代社會已逐漸讓位給新社會。無以名之,唯有在前面加個「後」字,工業社會被後工業社會取代,現代社會轉型至後現代社會,「現代性」蛻變為「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二十世紀末至今,有資訊社會、知識社會、後福特主義社會、網絡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風險社會、M形社會等等講法,卻未能取得共識。理由很簡單,沒任何一個名稱能高度概括現今社會的性質。在Postmodernization: Change in Advanced Society一書中,作者表示:「我們不確切知道它是什麼,僅僅知道它不是現代性而已。」

去中心化

較通用的是後現代社會,不單因為它出現在現代社會之後,而且其「後現代性」往往跟之前的「現代性」不同或矛盾。首先,現代社會增強了個人的自主性和「能動性」(agency),擺脫教會、皇室和貴族的控制和束縛,大家族由小核心家庭取代,個人不斷「充權」(empowered),得到更多自由、權利、私隱權、選舉和被選權等等。社會不斷「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後現代國家的權力和管治卻不斷擴張,支配經濟政策,負責基建,開拓新市鎮、吸引投資、救災、維持治安和解決社會問題等等。傳統由私人或教會主理的教育、婚姻、醫療、救災、濟貧等,已交由政府負責。政府權力和公務員人數有增無減。數碼科技增加了政府監控國民的能力。

各說各話

其次,現代社會的輕、重工業的生產模式主要是福特主義:即將生產工序拆細,分工固定、流水作業的大量生產,提高產能、減低成本,達致產品標準化。好些大企業還擁有本身的供應鏈。工廠和企業都是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說的「科層組織」(bureaucracy)。在後現代社會,企業紛紛將利潤率低的工序外判,保留利潤率高的知識產權。靈活分工視為後現代化的主流。零工經濟逐漸擴張,愈來愈多年輕人喜歡或被迫自僱,職業不穩定,欠缺安全感。

第三,工業社會重生產輕消費。在後現代社會,消費才是經濟增長的動力。美食、視聽娛樂、體育和文化的消費,所佔經濟份額愈來愈大。媒體倚仗廣告收入生存,獨立性受威脅。昔日,勤儉、儲蓄是美德,現今,創新較勤勞更重要,過分儲蓄對經濟有害無益。往昔消費者重產品的實用和工具價值。如今,消費者重產品的形象和符號價值。現代人還生活在真實世界中,後現代人已生活在虛擬的「超真實」(hyper-reality)裏,花在打機的時間,遠多於跟朋友玩樂。

第四,在現代社會,人們相信科學與專家,相信有客觀真理和真相。在後現代社會,科學和專家備受質疑,權威地位一去不復返。原因之一是科學研究高度組織化,得不到政府或商業贊助,根本難以開展,亦難免疑受既得利益影響甚至左右,不能客觀中立。有了互聯網和社交平台後,眾聲喧鬧,各說各話,人人都有自己的「主觀真理」,何來客觀真理?

還有許多「後現代性」的性質,例如:人際關係愈來愈疏離,親情漸淡;生活和工作碎片化;人人都有多個身份;尊嚴變成「交換價值」;階級和政黨政治無法改變現狀;偶發和低組織性的群眾運動,日漸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主流政治活動;急變驟變成為新常態等等,總之,在不少學者筆下,現今已經不再是現代社會,而是後現代社會。

「本質」沒有改變

社會學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法國經過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需要一門新學問去理解種種劇變。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將此學問名為社會學。猶太裔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指出,新社會是個生產分工,行業分化(differentiation)、「有機團結」(organic solidarity)的社會。德國哲學家馬克思為了指導當時新興的共產主義運動,提出新社會的特徵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勞資對立和階級鬥爭。韋伯提出理性化為新社會的主要特徵,日後都離不開理性化。這3位大師的分析,構成了古典社會學的理論,界定了何謂「現代性」。

否定「後現代性」和後現代社會的學者,大都跟從韋伯的說法,認為現今社會雖然有嚴重的內在矛盾,「現代性」和「反現代性」此消彼長,一時此佔上風,一時彼成潮流,但只有高度「現代性」和低度「現代性」之分,或早期「現代性」和晚期「現代性」之別,「本質」仍是理性化,尤其是工具理性,一切都講手段目的和成本效益。

在現代社會,涂爾幹說的分化,演變成碎片化。然而,碎片化只是高度分化,無法再以階級、貧富等劃分,而以職業、身份認同等區分。政治分化為社會運動,再碎片化為沒有大台的運動,隨聚隨合。碎片化不等於不人多勢眾。環保、反氣候暖化運動都是碎片化、全球化的公民運動。正如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言:現代社會「本質」並未改變,只是「現代性的種種後果,變得比以往更激進化和普遍化而已」。

現代化始於工業化,經濟增長有賴大量生產和消費。發達國家能夠從工業型經濟,轉型至服務型、知識型和金融業經濟等等,皆因跨國企業將國內的工業生產工序,外移至其他國家,或以機械代替人手,並非沒有工業。

所以,另有不少學者認為,後現代社會只是在國際分工下的新型工業社會,而非一個「本質」不同的後工業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