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大灣區融合

香港以往的價值,是依靠中國的不開放,作為國際市場與中國內地的特殊連接通道來賺取利益,即使二次大戰後三、四十年的工業化,也是利用內地轉移而來的勞動力來替國際市場加工生產,沒有着力建設本地工業化的條件與基礎。因此,在東亞戰後工業化過程中被其他地區超越,並在內地開放中,全部工業都被轉移過去,成為歷史上非因戰爭而最快去工業化的例子。

沒有工業化,當然還可發展,但只能倚仗別人,作為轉運與仲介服務的中心。也正因中國內地沒有完全的開放,香港借助中國內地經濟擴張使轉運仲介的業務增大,造就當前作為中國國際金融和服務業中心城市的功能與作用。
但是,珠三角城市的工業化乃至科技和服務的發展,總體已大大超越香港,對外開放亦加快,即連金融體系也逐步與國際連接,香港的轉運仲介的功能正被削減。近二、三十年香港的發展已不是依靠本身的競爭條件、經濟能力,更多得益於內地的資金外流,而這個因素帶有極大的政治色彩。
中美矛盾加劇,美國對中國利用香港與國際連接必然打擊,尤其是美國開始的金融制裁封鎖和經濟脫鈎,首先便動搖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的仲介服務。香港的應對也即是中國的應對,是增加香港與非西方的連接,但後者的發展要重新開拓,面對不少困難。不過,除非香港甘心降級為內地城市,維持國際化不能不走這條路。
香港的出路不是簡單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而是在融入的同時帶領大灣區進軍非西方的國際市場與經濟。一是融入,把香港與珠三角在政法體制和金融之外無縫連接,出入自由,形成更大的人才、土地、資金與市場的規模,補香港一地的不足。二是香港與珠三角一起走往非西方的世界,引非西方國家的人才、企業、資源來港,用珠三角的工業化條件與能力,和香港的轉運仲介功能一起與非西方國家推展經濟與相關服務的合作。
香港變成為大灣區都會區七、八千萬人口的大型經濟體的組成,整體勝於一個中等國家的規模與競爭力,以此與非西方的國家多領域、多方面連接,便不僅是轉運仲介的服務,更會是工業、科技、物流、貿易、金融的全方位合作,可以因要求不同,香港與珠三角形成差序格局,多元化的條件更有利升級轉型。


本人家鄉新會,號稱「中國第一僑鄉」,坐落於大灣區經濟圈,地處珠江口A字形格局關鍵位置,廣東省「一核」(珠三角核心區)「一帶」(沿海經濟帶)交匯點,素來是中外商貿繁榮之地、全球資本投資熱土,是海外華僑華人觀察廣東乃至中國的重要窗口,粵港澳承東啟西的「樞紐門戶」。在廣東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被寄予厚望、重任在肩,2019年初,被賦予的新定位、新使命是「把江門打造成為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

奮進中的江門,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乘勢而為、開拓進取,一批重大平台加快打造,一批「硬聯通」項目投入使用,一批「軟聯通」事項取得突破,發展優勢迎來歷史性提升,努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

奮進中的江門,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築牢工業規模化發展基本盤,打造工業跨越式發展新引擎,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6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交通樞紐地位優越  助經濟騰飛

2020年,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正式開通,總體規模820線,還有「十四五」及遠期規劃的多條高鐵和城際線路。隨着開行列車增加,江門站樞紐作用逐步凸顯,與珠三角北部的廣州南站、佛山西站,東部的深圳北站,共同形成大灣區內聯外通的軌道交通樞紐「黃金三角」。廣珠鐵路、江湛鐵路、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軌道交通總里程達220公里;廣中江高速、開春高速、江門大道三江以北段等高快速路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590公里,交通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

同年深江鐵路開工建設,預計2028年建成通車;12月,港珠澳大橋西拓重要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全線動工;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動工……隨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提速升級,今天的江門,樞紐地位持續提升,發展環境愈發優越。

江門擁有9507平方公里的發展腹地,擁有全省新一輪布局最大、總面積1395平方公里、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廣闊空間為戰略性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無限機遇。江門是大灣區極具投資性價比、企業「總部+基地」「研發+生產」戰略組合布局的理想城市。

今天的江門,正以更加飽滿的信心、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主動的姿態,更好發揮比較優勢,強化與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錯位發展,深化產業協同、園區共建、科技轉化等方面合作,在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中,乘勢而為推動新一輪大發展。

中國僑都 全球視野

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是粵港澳大灣區賦予僑都江門的新定位、新使命。

一代代江門僑民破浪遠航、闖蕩世界,530萬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遍布世界,成就了海內海外「兩個江門」的僑都美名。「僑」是江門獨特的「城市基因」,也是江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

「江門是一個很適合創業的地方,如果可以把香港澳門、海外的人吸引過來這邊創業的話,對我們,對江門,對他們來說都很好。」祖籍江門的港青莫榮傑經常對身邊的朋友說道。這句話,也代表了他對江門、對大灣區的信心。為了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江門,他在2017年已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海外青年創業基地,冀凝聚帶動更多海外青年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

1 則留言:

  1. 通關後去過大灣區,真的是改變很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