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道德

亞當史密的四德

自古以來,道德哲學家都問:怎樣才能得到幸福?跟亞里士多德和孔孟儒家一樣,亞當史密認為做個有德之人,才能幸福。反之,如《馬太福音》16:26所云:「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靈魂,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靈魂呢?」【註】

如何才算有德?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仁義是不變的,溫、良、恭、儉、讓、三綱五常等等,都是特定時代特定社會的德行,可以亦應該順應時代而變。

亞當史密提出四德。

一、節制(Prudence),言行不要走極端,哀樂恩怨皆要適可而止,類似亞里士多德說的「黃金中道」,或《中庸》的「不偏之謂中」,即屬有節制矣!

二、正義(Justice),即對人對事沒偏見,公平、公正、公道,孔子謂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常以「公正的觀察者」判斷自己行為,以及理解別人的行為和感受。有德之人縱使不挺身而出爭取公義,至少不加害他人和破壞社會秩序。

三、行善(Beneficence),史密反對「為富不仁」的偏見。他指出:追求財富是道德、值得推許的,因求財對社會有建設性,有益於經濟、科學、藝術和文化。為了牟利剝削勞工、炫富才是不道德的。行善可使別人快樂,也使自己快樂。

四、自律(Self-command)。史密承認親疏有別,人必先顧己,後推己及人,但面臨危難,有德之人應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史密認為,要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自由是必要條件,有德之人應該勇於獻身保衛自由。

道德感人皆有之?

話說法國一名工匠,自行建屋住在海邊。街坊房屋要修理,他都會義務幫忙。一名點頭之交的鄰居,找他幫手在屋頂安裝電燈。他忙了一整天,完成了安裝。這項工程,找外人來做,須費600歐羅。他沒向鄰居要錢。

過了幾天,鄰居打算學潛水,工匠說自己也想學潛水,但學費要150歐羅,他付不起。鄰居會怎樣做呢?

上述是荷蘭靈長類學家德瓦爾(Frans de Waal, 1948-),在The Age of Empathy一書說的故事。

結果,鄰居沒代工匠交學費,獨自去學潛水。相信大多數讀者第一時間都認為鄰居不對。工匠免費替他安裝電燈,他省回600歐羅,竟然不投桃報李,代工匠交150歐羅學費,自私而缺德矣!

鄰居可以如此辯護:工匠安裝電燈前,沒提出要收費。安裝好了,也沒要鄰居付錢。工匠自願義務幫忙,鄰居沒虧欠他。工匠要求/暗示鄰居代付學費,鄰居並無義務或責任答應呀!中國人認為:禮尚往來,受恩該報,才是道德的,但法國人沒這個道德價值呀!有什麼道理責備鄰居不道德呢?

道德哲學有一學派,名為道德情感主義(moral sentimentalism)。Sentiment一字,意思指情感或情緒引致的態度和看法。中文無相應翻譯。道德情感主義者認為:人判斷是非對錯,憑道德感(moral sense)多過理性。美國道德心理學家海特(Jonathan Haidt, 1963-)指出,人有兩種認知和判斷能力:

Type I乃未經理性思考、第一時間下結論的,海特稱之為直覺。

Type II需要時間理性和邏輯思考的。海特認為,道德判斷大多是直覺的,即英文的gut reactions,源於人的道德感。此所以大多數人直覺地認為鄰居的行為不對,用Type II理性思考去反駁鄰居的辯護,恐怕要大費周章。

顛覆傳統

道德感從何而來?孟子在《盡心上》曰:「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便是道德感,生而有之,「孩提之童」還未學會理性和邏輯思考時,一旦受到不公平對待,即發怒大哭,證明道德感是不學而有的。

海特和一些演化學家認為,道德感是進化而來的人類本能,別人受苦會起同情心和同理心,鄰居自私自利和受恩不報即遭責備。

如此說來,道德感人皆有之,且有具體內容,即如孟子說:見孺子將入於井,人人第一時間生拯救之心。然而,歷史上,不同文化與時代的道德感,具體內容卻大有分別。

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現今的小霸王會這樣嗎?有些文化認為,有仇不報是不道德的,有仇必報,甚至要十倍奉還才對。有些文化卻認為:報仇並非道德責任,寬恕仇人才是道德高尚的。

近幾百年的經濟和社會現代化,顛覆了許多傳統道德。道德感的具體內容是否全部皆普世的?抑或只是部分普世?若是後者,怎樣去區別哪些是普世的、哪些不是?有學者甚至覺得:道德感只是純「形式」,並無普世的具體內容!就如世間各個宗教,只有一個共同點:相信有超越人類感官經驗的「神」或佛,但各個宗教的具體信仰和教義均不相同,並非普世的!

有情有義

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是道德情感主義者。他相信人有道德感,有道德感才有道德。有道德才有社會。他提出,道德感源自同情心和同理心,這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sentiment。可是,道德感的具體內容卻源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社教化」(Socialization)。人自幼學懂是非對錯,怎樣才算有德(virtuous)和缺德,再加上個人理性思考,以致人人內心都有個「公正的觀察者」(impartial spectator)。

用海特的話說,道德感屬於Type I之直覺、sentimental(情感的),而「公正的觀察者」是Type II之理性的,可以批判地思考由「社教化」得來的社會規範和大眾公認的價值是否道德和正義的。亞當史密的道德哲學獨到之處,是結合了人之常情(common sense)和理性。

亞當史密沒明言,但不難看出,在他心目中,「公正的觀察者」之於道德,就如「看不見的手」之於市場。市場靠「看不見的手」促使經濟增長,通過「公正的觀察者」而建立的道德價值和規範,促使社會有情有義。

註:這是King James Bible及傳統和合本的翻譯。現代英譯本以life取代了soul,現代和合本以「生命」代替「靈魂」,意思差很遠。如此改動,可能為了承接《馬太福音》16:25所言:「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