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心經」研究

 

學佛四十年,背頌過上千次的「心經」,在貫通經藏以及以「心經」修行禪定的經驗之後,網上最近有大德開壇,講授「心經」」研究;引發我重新思考「心經」,雖然方向有所不同,但畢竟都有異曲同工之效!好佳的方法是執筆記載之!日後詳加思索。

「心經」實為聯結「金剛經」與「圓覺經」兩部重量級經典的橋樑。「金剛經」主旨在教導弟子發菩提(覺)心後,如何三輪體空的降伏丶安住自心。(三輪體空,從布施方向解釋,是沒有布施者的我,沒有受施者的人或眾生,也沒有布施之物或法,三者皆空。)經中未將心與覺性清楚劃分,是有「操作性邏輯」之必要的。而更為了義(真實之義)的「圓覺經」則非常清楚的表明:身、心俱幻。諸幻皆滅,非幻不動,即為佛與眾生皆一的「覺性」。

「心經」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以往一向視之為佛心的神力是觀音菩薩,但有年青居士分三部份來解釋:觀,是觀照,覺知;自在,不受約束和控制;菩薩,覺有情(度有情眾生覺醒解脫)。 全句即是說以平等心(沒有既定立場),觀照內心,可使有情眾生,走向覺醒解脫之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往解作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心內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賢菩薩,心中的願力,就是地藏王菩薩。一開始就教我們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認識不能度自己,認識自己就能度自己,還要認識眾生,認識眾生就能度眾生,諸佛認識自己,也認識眾生,故諸佛成佛度眾生。年青居士分幾部份來解釋:佛教的智慧其實是一種意識狀態, 只有當你真正的進入這種意識狀態,體驗到之後,才能夠獲得佛教所說的智慧,而波羅蜜就是這種智慧,它就是具備能夠幫助眾生覺醒的特性(屬性),六波羅蜜有:

一、布施:包括贈人財物,教人道理,以及鼓勵和安慰別人。
二、持戒:遵守行善止惡的戒律,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忍辱:包括堅決忍耐生活上及修行上的困難和苦惱,以及耐心精研經論中的甚深義理。
四、精進:致力由此岸到達彼岸(覺醒)。
五、禪定:培養專注力、定力(修行)。
六、般若:即上述的智慧。

當修行深入到能夠擁有足夠多的般若智慧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是感受到,發現到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身體,對外採集世界各式各樣的信息;「受、想、行、識」是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是精神。 
一、認識五蘊

「蘊」,舊譯叫「陰」,新譯叫「蘊」。「陰」指「色、受、想、行、識」能蔭蓋真相;「蘊」表「色、受、想、行、識」,乃各種元素集聚之處。 
1
、再深入來說。 
什麼是「色蘊」?即五根、五境和無表色。「五根」── 眼、耳、鼻、舌、身,是人身上的五種功能,屬於能見;「五境」色、聲、香、味、觸,是五根所見到(感受到的外在世界,屬於所見;「無表色」是存在人們內心的外境印象,只可由自己內心感覺到,他人感覺不到,因它只是物質的印象,同時只存在個人主觀的心中。 
為何會有「色蘊」呢?「色蘊」就是「四大」── (骨骼)、水(血、分泌液、尿)、火(體溫)、風(呼吸),由四大的會合和創造而有。 
四大的會合而有色蘊,以及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2
、「受蘊」就是內心的感受、感覺。當五()根接觸了五()境,內心就就生起了感受。在感受之下,才知道外境的存在。由於外境的不同,給予我們內心的感受,也就不一樣。經中談到有三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但三受:苦受、樂受、捨受則是根本。 
3
、「想蘊」就是內心對六根所接觸、所感受到的外境,加以執取、思惟,產生各種印象,可能生愛、可能起瞋 ........。將事情加以複雜化,是想蘊的最大功能。 
4
、「行蘊」接著「想蘊」而產生。當內心執取順境時,就生起喜悅的情緒;當執取不順境時,就生起不喜歡、厭惡的感情,於是,有了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這種種內心的造作,叫做「行蘊」。
5
、「識蘊」就是內心的知覺。它有瞭解和分別的功用,當六根接觸到六境時,產生六識,然後瞭解六境;瞭解六境後,隨即分別六境,知其長、短、扁、圓,白、紅、藍、綠,是好、是壞。透過「識蘊」而知道色、受、想、行蘊的作用。 
二、解釋五蘊由來 
為什麼說「五蘊皆空」呢?因為這五蘊都是因緣和合而有,是無常、是不實。
先來看「色蘊」。為什麼會有「色蘊」?它是四大──地水火風等元素組合而成,如果沒有四大──骨骼、血液、分泌體、體溫、空氣,還有人的色身嗎? 
再看「受蘊」。人的感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到五境──色、聲、香、味、觸才產生的。五根為因,五境為緣,產生感受的果。若無無根、五境等接觸,如何有「受蘊」? 
「想蘊」則產生於感受之後,當五根接觸到五境,有了各種感受,內心才取境相而引發思想。若無受蘊,「想蘊」何來? 
「行蘊」則是思想之後,所引生的內心造作,由取境思想而產生各種情緒變化,起為喜怒哀樂等感情。若無「想蘊」,「行蘊」何來? 
「識蘊」的瞭解分別,則在於五根接觸五境之後所產生,稱為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加上意識,了別於內心法塵,總稱六識。六識的存在緣於色、受、想、行,若無前四蘊,「識蘊」又將依何而存在? 
三、為何「五蘊皆空」? 
從前面的剖析可知,五蘊的產生都是有因有緣、依因待緣的,因緣的成熟會合,而有五蘊的產生。 
既然五蘊有生,就表示五蘊本來是不存在的。雖然因緣的會合,有了五蘊,但是,因緣是會分開的。因緣分開後,五蘊也就跟著消失、不存在了。試問:有人長生不死嗎?有人快樂一輩子、或痛苦一輩子嗎?有人能思想不停嗎?有人能常在喜怒哀樂中嗎?有人內心常在清醒中,不會昏睡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表示我人身心五蘊的不實。五蘊的存在,只是現象而已,其實內在隨時在變化。身體(色蘊)新陳代謝不停;感受忽苦忽樂或平淡無奇;思想雖能綿延不絕,總有停止時;情緒感情再豐富,也有低落不振時;再明白清醒的內心,也有糊塗時。 因此,「五蘊」是不實在的,它的存在只是表像、現象、假像,它們是沒有實體的,所以說「五蘊皆空」。 

「心經」雖名為心經,經中談及心者只言:「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經前言一切心的修行,即所謂的以幻修幻,目的在於心的寂滅(涅槃)。白話的説就是:「心」無智亦無得,心消滅了,心沒有了!當幻心消滅之後,覺性便如恒星發光,自我維度提昇至與佛菩薩相同。故心經的結尾講的是心消滅了,終究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而進一步的説明「覺性」就交給「圓覺經」來處理了!

為什麼這麽簡潔重要的「心經」,非釋迦牟尼佛説,而由觀世音(觀自在)菩薩所説呢?

這絶非偶然,實有必然!這也是「心經」另一個為眾生誤解,頓悟之後,心靈震撼的秘密!

根據以往「心經」大德的解釋:第一句觀自在菩薩,是指觀音菩薩。那麼為何是觀音菩薩而非佛陀?

重要的經典,每一個字,每一個因緣都不是偶然、隨意的。都有其深刻奧妙,只待有心人覺知。

金剛經雖然是世間最重要的佛經,但我們會發現,經中並無菩薩與會!何以故?因為金剛經是專門為從阿羅漢以至凡夫,轉小入大,所説之法。菩薩早已修完此學位,不必回來重修學分故。

而圓覺經正是專為菩薩所說之究竟法,故只有菩薩衆(及其眷屬)與會。阿羅漢以至凡夫暫時不必參與,免失次第。這就好比一場演唱會,釋迦牟尼佛是主角,在兩部重頭戲之間,自己不適合再串場銜接。而所有人選之中,觀世音菩薩最適合扮演這個角色。

究竟有沒有其它佐證?

「心經」是早已成佛,乘願再來,以菩薩身,現於娑婆世界,助釋迦牟尼佛演示菩薩道典範的觀世音菩薩所説之極簡之法。億萬年的修行,無上的慈悲智慧,每一個字都意義重大,無比精準。

經中代表的當機者,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被觀世音菩薩叫了兩次,為什麼呢?因為像是老師要説重點時會喊學生名字一般:「注意了!」一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理。一般説經者至此,尚無大錯。但是在第二次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時,絶大部分講經者糊塗了!有人一筆帶過;有人拿「菜根譚」勸善充數;有人乾脆認為經文缺漏,補上空性二字,成為「是諸法空相,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以便吻合於一般的佛學基本常識。

為什麼心經的重點,反而不易理解呢?這跟心經由觀世音菩薩所説有關!如果這段話由佛陀親説,那麽弟子和後世眾生就更難以理解了!何以故?因為和佛一般對中、下根,和初學者説法時,方便將「色法=有為法=生滅法」;對照另一組「覺性、空性=無為法=不生不滅法」不同。

觀世音菩薩用雙紅綫劃了兩次(二度提起聞法者的名字舍利子),您說不重要嗎?會說錯嗎?

當然絕無可能!這個問題,我也是最近禪定細觀才悟到的!形象比喻一下,就像是心靈的核彈爆發!

首先,看過七種不同的心經譯本,都無異議。觀世音菩薩確實如是説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簡單表示:「色=空」。

2.萬法皆空:「萬法=空」。

3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浄,不增不減!

4如果以上推論都是正確的,那麽結論:色法(萬法)當然也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浄,不增不減!

這一下子,問題大了!色(物質界)到底是生滅,還是不生不滅呢?

觀世音菩薩在心經中揭示了不僅空性不生不滅,色法以及萬法也如是不生不滅。這和佛學基本常識不合,也和佛陀對中下根器與初學者説的法也不一致。

接下來觀世音菩薩將幾乎所有的佛説的法則:無明、十二因緣法、四聖諦、乃至一切修行所得之智慧與成就,一個字「無」否定到底。

心經雖然因為簡潔優雅,知名度高,非佛弟子也多能背頌,但是要將心經依文解義,每個専有術語都明白,至少也得十年功夫;更何況明白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會持否定説,以及清楚明白心經的內在理路,與心經禪修的心法,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說心經是入門經典,實在是一種誤解。

心經最常被錯解之處是「色法、萬法(更究竟説的「法性」)皆為空性,皆不生不滅」。而佛學字典解釋的色(物質界)是生滅法,萬法(有為法)也是生滅法。唯有空性、佛性(覺性)是無為法,是不生不滅法。

這才是心經之所以是心經,是有別於小乘法的大乘法;有別於羅漢道的菩薩道修行心法!

那麽色(物質)界究竟是生滅的?還是不生滅的呢?這個問題牽涉到觀察者的角度與層次的差別。

如果觀察者是一般智商的凡人,以極短時間、極小範圍觀察,色(物質)界是生生滅滅,無常變遷的;如果觀察者是一隻螞蟻(或者癡人、懶漢),這個問題超出了理解範圍,根本不成立;如果觀察者是無上智慧的大菩薩,以宏觀的角度觀察,以無止境的時間長度觀察,色(物質)界不就是那麽一回事,用當代的語言講:在「大數據」的算法之內,「所有的偶然其實都是必然!」哪來的無常生滅?此即「法爾如是」!故菩薩言色法,乃至於萬法皆不生不滅。

這裏沒有對錯、是非的問題,「凡所有相皆虛擬相;一切説皆方便説!」但看智慧、因緣、根器、次第而立言。

舉個例子,戲台上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不過都是假戲,哪有真的生老病死?夢中的七情六欲,貴賤、窮富,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醒來後,如空花亂生,何來成住壞空?

媽媽逗小孩的時候,從身後拿出一個玩具,小孩開心的笑了,以為玩具生出來了!媽媽再把玩具藏起來,小孩以為玩具消失了!小孩看到的是生滅,媽媽知道這其實是不生不滅的!這時媽媽對孩子説出震撼性的宣言:「宇宙生命,萬法萬物,都是空性的,都是不生不滅的!」又說:「空性與法性是一體的。」當代語言就是:「空間與物質是一體的,有與無不是對立的。」再說:「能觀與所觀是不二的。」,當代語言就是:「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被觀察者就是觀察者!」這大大的違反人類的文明常識,但確實是絶對的真理!又說:「每一個生命都是宇宙返觀自照的可能性!」以下末節談及心經禪定實修時,再作説明。

在完結探討心經之前,讓我們先在文字般若的部分作一個總結:

為什麼心經既然以空性、法性不二;能觀、所觀一體,為大乘菩薩道修行樹立典範。到此境界,不是早已經知道「受法」空性,所有感受都是虛妄不實的,何來苦受?既無苦受,有何可除?為什麼心經還是以般若波羅蜜「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作結尾呢?

若以世間智思維上述疑問,這個推論是合乎邏輯的,但同時也表明了不瞭解大乘佛教菩薩道精神。這句話若是佛陀所説,當然是不恰當的,但是由觀世音菩薩説,則正顯大乘菩薩精神!因此在心經的其他較詳細的版本中,佛陀應許並印證了觀世音菩薩之所説,並不存在究竟義之矛盾。

心經已然點到,而圓覺經更深層的示現佛(觀世音菩薩亦是)的浄覺隨順是一切無差別的。既無差別,何為説法?何為救度眾生?何不順其自然,該成佛的成佛,該成魔的成魔,該上天下地的上天下地?簡單直白的説:「慈悲願力」,不忍眾生故。故言:「宇宙終極的力是願力」!因而,菩薩雖知苦受不實,但還是願意「倒駕慈航」、「留惑潤生」,隨順眾生,降維度眾。例如,身囚於險惡暗室,驚恐畏怖,夢中之人信以為真,菩薩雖知夢幻非實,苦受非真,還是願意在其夢中幻生一「光明之門」,讓夢中人得以解脫痛苦。

圓覺經的修行法「以幻修幻」,在菩薩媽媽示現菩薩道典範時,就是「以幻度幻」!心經近乎「詩歌體」,便於朗誦記憶,藝術性高,豐富多義,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每次朗讀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有詩為證,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從六歲到六十歲每次讀來,感受體會皆有差異。

禪定實修

「心經」的另一個神秘寳藏在:就是大乘禪修止觀的最上教法。(但不一定是入門最佳選擇)!

佛陀在經中時常交代,不可妄談、執著禪修境界與成就!因此,抱持著戒慎恐懼的態度,不太談及禪修心得。然因博友提問,再念及當今大乘佛教實修禪定逐漸式微,捫心自問,實應回應如下。

止觀禪修的法門,外道亦傳,如印度的諸外道、中國的道教,乃至當代「心靈成長課程」皆見。佛教內部,大、小乘、顯、密教各宗派皆有不同的方法。經過四十年來經歷過的:數息法,小乘法,密法到大乘法。發現正好是實修禪定止觀的最佳次第!是運氣好?還是菩薩善護念指引?總之,感恩及迴向。

一開始的數息法相較而言,簡單得多,將心念栓在氣息的出入,容易止念觀息。但是接下來,就接不下來了!如果沒有其他法門,連「欲界定」(第一關)都達不到。

小乘法畢竟是佛陀最初教法,有非常嚴謹的傳承,對各種根器、進階、次第、心法,講解的都極為詳盡。我也是各種嘗試之後發現,依小乘教法,才入定的。之後嘗試各種密法,雖有一些見空性,見光,見異相的禪境,卻發現路越繞越遠,對進一步學佛修行幫助不大。直到仔細研讀「圓覺經」之後,才大徹大悟。修禪原來修的是「以幻修幻,諸幻皆離,方證圓覺」。而每次實際禪修時的「所緣境」,還是以「心經」最佳!不止最能循序入定,亦能逐步提昇禪境,轉換能觀與所觀,乃至於能觀與所觀合一。對我而言,「心經」是禪觀最上心法!

對修行禪定的初學者,我還是推薦先從小乘修法開始為妥 ! 何以故?因每一次第都非常清楚明白,從欲界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有印證對照的標準,對修行的自我考核非常實用,這是其他法門無法替代的。在能入定之後,已然熟悉各個禪境、次第,再以心經為所緣境,則更為順暢,無縫接軌。正如李白念口簧的詩境:「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