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太極拳入門基礎

 早年學習太極拳時,拜讀曹樹偉的《太極拳秘奧剖析 》,它對太極拳的運用原理作了詳細解釋:

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太極拳書籍。著者憑自己對太極拳方面的具體體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地介紹太極拳中的秘奧;並親身示範一招一式,以便讀者學習。

有不少太極拳的規律『秘密』,在太極拳界可以說是第一次公開。例如練拳時,在如何完成『上下相隨』的同時,又怎樣具體達到『左右相連』,從而符合太極拳完整一氣的要求。另外,對『逢轉必沉』的重要性,著者也作了精闢、細緻的分析。這樣清晰而具體揭示出太極拳原理的方法,至今尚屬首次。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作者在拳架套路中,用了相當數量的相片,而且每個動作都氣勢渾厚,務求交代清楚一式與一式之間的過度動作;這樣既可符合太極拳的『綿綿不斷』精神,又可避免擺架子式練習太極拳的弊病。 

曹樹偉1934 年出生於上海。自幼酷愛太極拳,十四歲開始便受業於一代名家葉大密宗師門下。未幾便成為葉的關門弟子。1957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曾經當過幾年記者和編輯。因種種際遇關係,1962年開始便正式踏上以教授太極拳為自己專業的道路。著者為了發揚傳統的太極拳,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本著作。

以下是總結其心得:

無極式

周濂溪在《太極圖說》提到哲學上太極的思想:「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由於太極課的時間很宝貴,不少教授太極時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無極式上,無極式的鍛鍊就是在動之前站椿半至一分鐘;目的是在非常放鬆的情形下才開始動。我們在無極式靜的期間應該有時想想頭上的百會穴(百會穴位置在人體頭部頂端中央的髮旋處),有時想想小腹的丹田(丹田是指肚臍對下約兩寸處的地方)。

虛靈頂勁

練太極拳時要求頭容正直,意念想著自己的脊椎就如一條垂直打在地上的柱,左、右兩邊身體就是兩扇門與中柱連接,可以打開可以閉合。頂若虛懸,提起精神,中正安舒,則自然做到虛靈頂勁了。

氣沉丹田

「氣」 可以理解為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這能量會流遍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它來自自然界的物質,包括空氣、食物及水。基本上,氣有四種運動形式,分別為升、降、出、入。這些運動非常重要,若它們停止,人的生命亦會終止。氣沉丹田是利用意念及呼吸把「氣」由鼻子一直引導至丹田,練拳時經常保持腹鬆氣沉,自然能夠做到呼吸緩、長、細、勻、鬆靜,丹田也有充實的感覺,就可達到「氣沉丹田」的要求。

主宰於腰

太極拳拳譜有關腰的有:「主宰於腰」、「腰如纛」、「腰如車軸」等句。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切動作變化的決定,全由腰所主宰。在耍太極拳期間,無數上身的運動是由腰的中軸微轉帶動。「腰如纛」:纛是旗桿,大旗在風中飄動時幅度大,但旗桿只會小小轉動,這是整枝旗的中心,人的腰也是中心。「腰如車軸」:軸亦是輪子的中心,輪子動,軸是不動的,亦有相同的意義。練拳保持中正安舒,將身體變成一個立體圓球,當球停在地上,其接地點便是中,只是一個小點,由這點伸延到頂便成為中軸。練拳時意應放在中軸,只要中軸微轉,身體外圍便動得大。

下勢

鬆腰

腰鬆有助於氣沉丹田,下肢沉穩,兩足有力。腰直而鬆使中軸不彎,全身才能轉換靈活,一動無有不動,上下相隨,發勁完整。如果能鬆腰,再配合落胯和屈腿,就會保持端正的身型。

中線

「中」很重要,有人說楊澄甫先生大兒子字守中,可見重要性!很多說拳人,就把「中」說的很神秘。但是曹先生的講解很是明白清楚。中,中線,三點一線,百會丹田和湧泉。湧泉穴,在兩腳分立時候,指的是兩腳連線中點。曹先生的練法也給指明,全身放鬆狀態下,氣到湧泉,甚至湧泉下地層深處。再偶爾想百會,再偶爾想丹田。漸漸三點一線,由粗變細,越來越集中。火候也指明,是「偶爾」。他說,「經過長久的氣沉丹田——氣沉湧泉,而又身軀真正」中正安舒「的練習,就會產生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有一股細長的氣慢慢升向頭頂的百會穴。」中線的問題,其實,王培生先生有個著名的「三田合一」即「乾三連」的功法。他的功法的練習是會陰丹田和百會。在練拳時候,也是湧泉百會一線的。三田合一的練法的功效可以達到一種忘我的舒適的境界,曹樹偉先生稱為「無極」。對這個「中」,王培生先生傳有多種練法。他的《健身祛病小功法》和他弟子張耀忠先生有書介紹。

中線的問題,曹樹偉先生講解雖然很簡明扼要。但是對於認真地練習者,還是有很多問題。第一,氣。「氣沉丹田,氣沉湧泉」的氣,是什麼?氣來自哪裡?第二,氣沉下來,又「自然而然的反應——有一股細長的氣慢慢升向頭頂的百會穴」,氣是怎樣運轉運行的呢?第三,三點一線,在練拳中怎麼保持呢?練拳中會弓步,坐步等等。這些問題,在魏樹人先生所編寫的汪永泉先生傳授的老六路太極拳中談到,開胸張肘塞腰與三道氣圈的形成,是「意想」「小石子墜下,丹田內如靜水投石」,內氣有一定的線路,再形成這一系列的身法。不知道這與曹樹偉老師的東西,是不是一樣?而魏樹人先生的「身中垂直線」是落在兩腳距離分五點後的第二和第四點上。

含胸拔背

 不挺胸即為含胸,是把胸部稍為向內縮少,把背向後拔出的樣子,胸內含則使氣沉丹田,而達至上輕下重,下盤穩固。拔背的「背」,包括後背、背肌,而且還包涵全部脊椎,因為脊椎協調著內臟各器官的生理機能,又同全身神經互相影響。而且脊柱兩側排列著各臟腑的穴位,是人身氣血的總匯,臟腑的經氣都由穴位相互貫通。氣血暢通能對多種慢性病起到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使人延年益壽。

分虛實

太極拳內在陰陽、意識多采多姿的變化,可反映在步法及雙手的虛實,所謂陰陽相濟、虛實相輔。更進一步,虛實不能截然分開,即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

步法方面,兩腿要分虛實。最常見的左弓箭步,左腿實時右腿虛,重心分前七後三。練拳時亦要注意馬步的轉移,運用扣入、撇開、上步,將虛實的變換,但注意虛實的變換是漸進的,不是突然變化的。

手法方面,兩手亦分虛實。例如高探馬一式,右手為實,左手為虛。

鬆沉

師父說除鬆腰外,耍太極拳時全身都應該不斷放鬆,這樣放鬆包括上肢、肩、胯、下肢、身體前後左右及中軸...

1. 鬆沉上肢的內面可令上肢內旋,鬆沉上肢的外面可令上肢外旋,最好是跟以下次序:先鬆肩關節,跟住肘關節,最後是腕關節。

2.鬆沉右腿令身體左旋,且右腿自然內旋,左腿自然外旋,成左弓步。鬆沉左腿令身體右旋,且左腿自然內旋,右腿自然外旋,成右弓步。

3. 鬆沉身體後面可令前上方作掤式,鬆沉身體前部向後下方攎回。

4. 鬆沉左上肢及左下肢,跟以下次序:左肩左胯,左肘左膝,左腕左踝。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身體右面上下肢亦做到鬆沉的果效。

5. 鬆沉身體內部的中軸,可以令“身圈”擴張;相反若把“身圈” 鬆沉下來,則身體外緣部份的重量將次第地傳回中軸。

不斷放鬆身體對驅除疾病、恢愎健康,有一定功效。正所謂「血脈和,百病除」,不斷放鬆全身練習太極拳,對四肢的伸展,以至血液循環,內臟器官相互按摩,起著增強功能的作用,對健身強體有幫助。

沉肩墜肘

「沉肩墜肘」指兩肩分別向左右鬆開、肩關節放鬆有外張下垂的意思,鬆到兩肩輕鬆到沒有任何負荷的感覺,肘關節鬆沉下墜、肘不墜則肩不能鬆沉,意氣難以貫達四梢,拳勁也不以透達。大臂與小臂通過肘關節要保持微曲,不可伸直。這樣才能在意氣指揮下有鬆沉、圓轉、靈活的變化。

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的重要意義在於:

1. 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用分毫之拙力,才能運用巧勁,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楊澄甫大師說 :「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洫(渠道)。溝洫不塞而水行。經絡不閉而氣通。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髮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即是這個意思。

2.  太極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運動,正如《十三勢行功心解》說 : 「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意思是 : 練拳時要以心(意識)為發令的主帥,氣是表示其命令的旗,腰和四肢是受命驅使的戰鬥群體。在平時練功,都必經大腦的統一指揮,故一舉一動都要用意(意識、意念、心意)而不用力(拙力、笨力、僵勁),做到先意動然後形動,故練拳始終要看重用意,肢體動作不過是「意」的具體表現而已。 

3. 如果有人問:「不用力怎能克敵致勝?」太極拳所說的不用力的「力」,是指不用「拙力」——僵硬的力。而太極拳所練的是在「意」的貫注,「氣」的摧發下能夠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隨心所欲,用之即來的一種既靈活又透達的「內勁」。是要經過長期鍛練和體會、其質量越練越高,越來越精深的上乘功夫。正如楊澄甫大師說 :「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外家之力最易引動。」這就是內勁和拙力的分別。但我個人不強調內勁克敵的重要,因為如果遇到強敵持刀在前,你以為懂得上乘功夫,那就後果自負,我認為內勁的練習在於健身,不可自視太高。

4. 人的意氣活動與血液循環有密切的關係,當我們練拳時會感到手指發熱、發脹,兩手通紅,甚至有蟻行、針刺、麻脹時或震顫等感覺,這正是氣血的流注,也稱之「意感的貫注」。這是氣血通暢的表現,換言之,可提高抗病能力。

5. 用意不用力的練法能引起大腦皮層某區域的興奮,從而使大腦的其他區域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得到休息,而且可以消除因疾病在大腦皮層所引起的病理性興奮、抑制或衰退。可見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鍛練,有助於對身體內各內分泌系統和各組織器官功能起到興奮、調整和修復的作用,因此練太極拳可以增強體質和祛病延年,並且能治療或輔助治療慢性病。

玉女穿梭

蹬腿意識和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前後相通)

太極拳講究上下相隨,周身相合。 《太極拳論》云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楊澄甫大師說:「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一切武術都要求手眼身法步協調配合,勁力完整。 上下相隨,曹老師以為是「太極完整一氣」——一個圓球的豎圓。他用蹬腿的「氣」的傳遞來達成上下相隨。具體做法是,「先由丹田(腰胯甚或膝腳)的稍微一沉,然後再九個關節(腳、膝、胯、腰、背、肩、肘、腕和指)逐節順序地進行節節貫穿的「上下相隨」。」在剖析摟膝拗步和白鶴亮翅的過程中,大概是不斷有蹬實腿-(摟膝拗步,是一直蹬實腿,即便重心轉換到虛腿後也是)——其根在腳——的意識,將「氣」傳遞到手指。

蹬腿的道理簡單,就是上坡推車最容易體會。但是假如上身中正,就會發現,力的傳導在胯部會不順利,因為折了。另外,兩腳分開虛實後,力的傳導容易變得不完整,分散開。這是實踐中的問題。但是曹樹偉老師給出了一個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值得對所有套路練習中的動作的內在線路進行研究分析。

以下引兩段來說明,上下相隨是鍛練整體勁的關鍵之一。
1.「上下相隨」的要點在於以腳為根本,以腰為軸心,全身協調一致。人的腳好比植物的根,能使身形穩固。這種穩固性要以腰襠控制,腰是一身的主宰,是總樞紐,由腰發出的勁,向下可以通過腿而到腳下;向上可以通過脊背、肩臂灌注到手指,因此不論做任何動作,都要全身上下各部位協調一致,完整一氣,形成整勁表現出來,從而形成以腰脊為中軸,使全身主要的運動關節,包括頸、脊、肩、肘、腕、腰、胯、膝等,依次貫通起來,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2.上下相隨的另一個要點(上述鬆沉左上肢及左下肢已提過),要做到腕與踝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這就是「外三合」。在練拳過程中的上肢與下肢,尤其是各對稱的關節要互相呼應,同時身軀各部位也都要同時與之相隨,使身、手、步和眼神都協調配合,勁力完整。 在練拳過程中,四肢的動作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初學者在手、腳、腰、胯、膝等各方面往往配合不起來,顧此失彼。如要練得好,練拳者在「意」的指領下,通過腰脊這個中軸,把各大小關節和各肌肉群的各自不同程度的運動,以不先不後,上下相隨的整體勁去完成一招一式,以至於整套拳。

3.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前後相通所不同之處,只是它運動產生的是一個上下的垂直面圓圈,或是左右、前後的平面圓圈,將多個不同的圓圈加在一起,太極拳式運動就以人體軸心線不變的情形下,在平衡的立體圓圈進行。

內外相合

內三合的功夫就是「神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就是腕與踝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除了內在和外在各自的配合外,內在和外在更要成為一個整體。 楊澄甫大師說:「太極所練在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軀使。精神能提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則渾然無間矣。」 太極拳要求是「神」、「意」、「氣」、「形」內外兼修的拳術。「內」,指精神、意識,即神經中樞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的支配作用,以及內勁的轉換。 「外」,指身體的四肢百骸。通過張肩,旋肘、轉腕、腰領、胯開、踝轉、足移,使上下主要關節,節節鬆開又節節貫串的互相呼應、上下相隨,動則全動,靜則全靜地做輕柔開合的軀體運動。 外在的身體運動是與內在的神經支配作用,關係密切而不可分。武禹襄《太極拳解》說:「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可見「神」在練拳過程中佔著主帥地位,而驅使全身的活動。 總之,「內外相合」可解釋為精神作用與軀體活動互相融合一體的整體運動。「神」、「意」、「氣」、「形」相輔相成、相互關聯、互為表裏,經過日久鍛煉以求達到「以意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歛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十三勢行功心解》。

右攬雀尾

相連不斷

楊澄甫大師說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原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曰 : 『運勁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從起式到收式,一式連一式,運轉不停,要求一氣呵成,這種連綿不斷的練法,只有要精神高度集中下,而又保持全身放鬆的狀態,才能做得到。
在每一個定勢時,往往有一個似停非停的極短暫一頓,使意氣貫足指尖,是謂「勢斷意不斷」。但是又不能有明顯的停頓跡象,只是在定勢時減緩速度,將意氣貫足、力點到位,與此同時下一式的機勢就隨之而起,此即承上啟下的轉環之處更須多加用心,而初學者往往偏重於注意定式時的姿勢而忽視這種轉環之處。
當每一式定勢時意氣貫達四稍,在這似停非停、停而不停的一瞬間,此謂轉接處,即要引起下式之機,這種式與式之間的承接轉換(也稱起承轉合)即《十三勢行動心解》所稱「往復須有拆迭,進退須有轉換。」之處,必須注意「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也就是說中間沒有卸勁的餘地;也沒有神氣呆滯或心猿意馬的時候,沒有鬆口氣離開用意的表現,這是式與式之間的相連不斷。因此說只把一套拳從起式到收式在形式上不停頓的運動就視為一氣呵成是不夠全面的,更主要的是要做到式與式的一氣呵成,即在轉接處勁不鬆、意不斷,內勁轉換靈而不滯,這樣的連綿不斷、滔滔不絕、起承轉合,拳勢相連地貫穿到整套拳的始終,才可謂真正做到了「相連不斷,一氣呵成」。

動中求靜,動靜合一

練太極拳得下一番長期功夫,練出內勁來才能實用,故動中求靜這一要領就是修煉內勁的途徑。
太極拳的動中求靜,要思想高度集中,專心致志,對鍛練中的各項要領的貫徹,全身內外的各種變化(包括氣勢的宏大、勁力的透達、意氣內勁的結合程度等等)都須仔細揣摩、細心領悟,所謂「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則可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逢轉必沉

師父說到「沉」字,最深刻是要跟物體沉在水中一樣,不是逼出來,是順著自然現象進行;因肌肉放鬆而下沉,因肌肉收緊而稍為升高。逢轉必沉是指每逢遇到架式的轉換,就一定要先鬆沉。太極拳要求要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自然有它的起伏節奏。

其他

一、太極拳諺中說 :「拳打千遍,神理自現。」明顯說明要多練習。
二、從認識上不要把學會拳架(套路)就看成學會了太極拳。要認識太極拳的奧妙是無盡無休的,學會拳架只是剛進門檻,已經起步。以後要視太極拳為終身興趣,不斷進步!
三、在跟老師練拳時要天天細心觀察,使每天都能發現自己與老師的不同之處,這樣不但不斷得以糾正自己的動作,更主要是從而鍛練和加強自己的觀察審視能力,提高了悟性。
四、學拳者宜持之有恒,不可給自己藉口而少練及停練。只有持之有恒,不斷求進,太極拳才可使你終生受用。
五、老師舉例,利用太極拳一些技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1)   等人或搭車時,用「意」微微坐着,可以令自己企得耐也不倦。

(2)  走路時,升起個頭,意守百會穴,可以使走路時較為輕鬆。

(3)  被人撞倒時,力撞來左邊時,向右邊跌;力撞來右邊時,向左邊跌,可令自己減少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