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支付逐漸取代了現金支付,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上日提到《新電子時代》,隨著新冠疫情的出現,長者要懂得及適應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如今足不出戶就可以購物,點餐,買藥,甚至可以上學和工作。這些都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的積極變化。也正是因為內地的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才幫助內地的經濟在這次疫情期間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但是,這些科技在給人們帶來便利之餘,也給社會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香港正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時,是否看到周圍老人們因此遇到的不便呢?還記得幾年前,我在深圳的一家速食店就餐。大家都在排隊選餐,然後進行手機掃碼支付。隊伍裏有一位看似外省長者到結帳支付的時候,她掏出了一張現金遞給收銀員。收銀員指著旁邊的告示牌說,不好意思,我們這裏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掃碼支付。她看了看已經打在碗裏的飯菜,又看了看手裏的錢,略帶央求地說:“我的手機沒有這個(功能),怎麼現在錢都不管用了……”說完沉默了幾秒鐘,轉身默默地走出了餐廳。
我無暇去評判餐廳店員做事是否不夠靈活,不夠關懷老年人。讓我真正心裏感受到衝擊的是,我們整個社會在科技化發展的過程中沒有照顧到老年人,我們忽略了他們。這讓我作為一個互聯網人,心存愧疚。我們欠老年人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
轉眼幾年過去,我發現這樣的現狀並沒有得到改善。現在衣食住行完全互聯網化了,而對於老年人:打字輸入、搜索、安裝App、註冊登錄、掃碼支付等等一切的步驟,都是跨不過去的門檻。我們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社會拋棄的人群,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降低這一切的門檻,關懷老年人,也讓他們擁抱移動互聯網。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移動互聯網的“適老化”和無障礙化是一個全社會、全產業鏈共同協作的重要項目(“適老化”指充分考慮年長者身體機能及行動特點,從而做出相應的設計)。我們必須從各個維度出發,讓移動互聯網更加簡單易用,對老年人更加友好。另外一個方面,全社會要行動起來,幫助老年人學習使用智慧手機和移動互聯網。那麼,下面我們分別展開,探討一下有哪些事情可以去落地實施吧。
“老年機”作為手機市場的一個品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它一直是廉價的非智慧手機的代名詞,很多情況下,這樣的老年機售價只要幾百元,也只能簡單地接打電話和收發簡訊。可是專門為長者打造的智慧手機幾乎還是一個空白。打造這樣的智慧手機,它的研發和設計思路與打造一般智慧手機是完全不同的。
老年人想要在手機“應用程式商店”裏搜索並下載一款App並不簡單。因此,“老年智慧手機”應該是預先搭載了主流的常用必備App的。要能做到即使不手動安裝App,用這個老年智慧手機也能完成生活中絕大部分的移動互聯網場景。包括:公交出行、掃碼支付、視訊以及語音通話、看病就醫、網上消費購物等。
現在有很多的應用程式在推廣時,往往通過一個手機網頁吸引潛在用戶進行分享,當其他人想要查看這個網頁的內容時,網頁會誘導用戶去下載App。年輕人對於這樣的資訊有自己的識別區分能力,如果發現誘導下載的App可能有問題,就會停止繼續操作。長者恰恰在這方面的識別能力薄弱,有很大可能他們會按照引導一步步進行下去。這也是我們最近發現長者頻繁成為電騙案受害者的原因之一。
此外,這樣的老年智慧手機並不一定需要為了壓縮成本而降低硬體設定。大家普遍覺得老年人大多只需要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市場上出一些國產“千元機”(價格在1000元以內的智能手機),他們配置低性能差,反應遲鈍,有的安裝了幾個App後就幾乎發生卡住停頓,以致無法使用。但事實上,配置這種智慧手機也影響了老年人的使用體驗。我們需要打造一款在硬體上沒有短板,反應夠快,不卡頓的老年智能手機。
我們還可以發現,大多數家庭在為老人購買了智慧手機之後,需要由家裏的晚輩為老人做出一些使用方法上的指導。有的時候,老人在使用智慧手機的時候遇到困難,往往需要向身邊的年輕人尋求幫助。已經有個別智慧手機廠商為了解決這樣的痛點,在手機系統上做出了創新,他們的手機支持類似電腦端一樣的
“遠端協助”功能,當老年人在使用手機過程中需要幫助時,可以一鍵呼叫家人,讓他們通過遠端操控的方式説明和指導老人進行操作。順著這個思路,我們是否可以打造一款老年智慧手機,購買了它的用戶不僅可以得到手機,還能享受24小時遠端協助服務。當老年人操作上需要幫助時,亦可以呼叫客服人員幫忙講解和協助操作。
打造這樣一款老年智慧手機,也許需要全行業的協作。我們不希望各個手機廠商各自搞各自的一套封閉系統,互不相容。我想倡議各大手機廠商合作開發同一個手機框架平臺,開放共用它的硬體設定和軟體系統。只有標準統一並且系統和軟體互通才能真正意義上降低老年人使用智慧手機的門檻。
互聯網行業對長者的冷漠讓人心寒,好在國家發現了這個問題。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工信部)資訊通信管理局表示,工信部將積極推進資訊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積極推動資訊無障礙建設並聯合有關部門編制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
的確,站在老年用戶的角度,我們平時使用的所有軟體都值得被重新設計一次。那麼,軟體層面的“適老化”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現在每個軟體都需要使用者註冊登錄,並且大多數的軟體都具有自己獨立的用戶帳戶體系,因此,每下載一個App都需要進行一次使用者註冊登錄的流程。這是年長用戶最為頭疼的門檻之一。而註冊一個軟體帳號,目前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通過手機號碼註冊。這種方式,使用者先需要輸入手機號碼,並點擊發送驗證碼。待手機收到驗證短信後,在App上輸入收到的驗證碼並設置登錄密碼來完成註冊。
2、通過協力廠商軟體帳號快速登錄。這種方式在發明之初就是為了減少使用者註冊不同軟體的繁瑣過程,使用者只要註冊過幾個主要的軟體,比如微信,然後就可以通過這種協力廠商授權的方式,讓微信授權帳號資訊給這個新的軟體,節省填寫帳號資訊和驗證的步驟。
3、在國外比較普遍使用的軟體註冊方式是電子郵箱註冊。通過給郵箱發送驗證碼來完成帳號的註冊。
如果我們能夠打造一款硬體廠商資料互通的老年人專用手機,那麼我們就可以給長者設計一個專有的帳號體系,讓長者僅需在第一次使用手機的時候進行一次帳號註冊,後續即可通過這個帳號一鍵註冊和登錄其他軟體。這樣的體驗才符合目前老年人的接受能力。
安全方面也是“適老化”過程中面臨的一大挑戰。既要滿足讓長者更加簡便的使用,又要同時保障長者個人資訊安全和財產安全。現在我們生活中,很多軟體,包括手機系統本身為了安全性考慮,往往會增加很多需要授權確認和身份認證的環節。新安裝一款App,首次啟動時系統提示:該軟體想要使用你的位置資訊或者想要調用手機攝像頭和麥克風等,讓你確定是否同意授權。這樣通過詢問使用者的方式的確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但對於長者來說,每個軟體需要使用什麼許可權、是否應該同意授權等等選項,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因此,我們需要為長者減少這樣“不知所云”的選擇過程。
“適老化”並不僅僅是讓各個企業分頭行動將自己的軟體、硬體重新為老年人設計一個版本,更多的是需要大家一起協作,減少長者使用智慧手機和應用程式過程中遇到的門檻。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人人都應該更多地關懷家中長輩,幫助和輔導他們使用智慧手機,讓他們也一起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