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新聞存在的意義

 

53日乃世界新聞自由日,今年主題是「為權利塑造一個未來:透語表達自由驅動所有其他人權」。碰巧上月底出現美國霍士新聞因為Dominion誹謗案賠償了7.875億美元,數天後再辭退Fox最高收視主播Tucker Carlson,繼而同日有線新聞網絡又突然解僱了主持人Don Lemon,連串事件不禁讓人反思新聞和傳媒的價值。

固然,傳訊學者提醒,哪怕7.875億美元屬天文數字,但這些年來人們對新聞失去了多少信任,乃至就一切制度抱持懷疑並因此造成破壞,人們當深思的問題,也許並不是新聞還剩下多少價值,而是應該想想:新聞今日仍然存在,到底有何意義?

紐約大學Jay Rosen教授因應此課題,於十多年前便提出了「驗證逆轉」(verification in reverse)的概念──要明白這個概念,我們必須先接受新聞的基本社會功能之一,是為受眾報道事實,確認事件的來龍去脈與真相,也就是可簡略概括為一種「驗證」過程。

然而,隨着社交網絡主導輿論,有部分人和機構便以新聞傳媒的身份,把本來已具共識之事,反過來提出質疑,並要求在已確立事實的基礎上重新提出驗證,透過產生混亂製造話題,並放大爭議來形成新聞焦點,這種行為則可以稱之為「驗證逆轉」。

Rosen發現,社會在驗證逆轉過程期間,往往會因為分化衝突而釋放巨大的情緒能量。

於是,很多人對引發矛盾的媒體產生強大的向心力,甚至對挑釁內容不能自拔地上癮;傳媒亦因為要保持收視及點擊率持續上升,不斷進行驗證逆轉,結果逐漸失去其基本功能乃至存在意義,意思是受眾不再要求新聞為事情驗證,變成單純追求看新聞時之情緒反應。因此在這種只求刺激的社會狀態下,根本不存在所謂對傳媒信任或不信任。

剛好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亦在上星期公布最新一份《新聞信任調查》報告。報告根據於美國、英國、印度和巴西4國所進行的41個聚焦小組之回應,綜合出以下五個令受眾不再相信新聞的原因:

(一)長期既看不見又聽不到自己的聲音──這些意見一方面指新聞往往只為執政者及權貴服務,另一方面批評傳媒對真實生活不了解,過度依靠網絡訊息並無在地經驗。

(二)對於不同階層或族群的報道不平衡──批評記者對自己支持的一方有深入討論和足夠篇幅,卻嚴重冷落其他相關持份者,新聞故事於是太過一面倒而顯得膚淺。

(三)經常用上語帶仇恨的種族角色定型──也就是基於「身份認同政治」而衍生的新聞內容,既限制了人的可塑性,亦窒礙了探討答案之各種可能性。

(四)對立報道手法只求矛盾卻不求融和──探討爭議的手法只求放大怨恨,卻永遠不研究有哪些方法促成和解。

(五)長期傾向負面題目和悲觀論述框架──長期沉浸負面新聞內,既沒新意而叫人乏味,亦會讓部分人索性逃避新聞,寧可不求甚解而封閉自己。

路透新聞研究所強調,要扭轉當下之劣勢,並沒有單一答案。換言之,上述五大問題必須同時處理,新聞媒體生態始有轉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