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不退的熱潮


一九九七年電影《鐵達尼號》

  早前鐵達尼號遺骸觀光潛水器海難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也再次點燃了公眾對鐵達尼號的熱情,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對這具深海殘骸始終如此痴迷?

  時間回到一九一二年四月,當最新打造的夢幻郵輪鐵達尼號從英國南安普敦港出發時,誰也不會想到處女航竟成了絕唱,這艘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幾天後便撞上冰山,最終葬身於浩瀚的大西洋。然而,這個龐然大物並沒有從此消失,反倒以傳奇形象深植公眾的記憶,一百多年來人們對它津津樂道,吸引了無數探險家、學者、文人甚至普通遊客去探究它的悲慘歷史。就像拍攝了一九九七年電影《鐵達尼號》的加拿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所說,「在人類意識中,(鐵達尼號)具有巨大的隱喻和神話價值」。

  實際上,鐵達尼號狂熱很早就開始了,在沉船後僅一個月,倖存者之一的荷里活女演員多蘿西.吉布森便主演了無聲電影《拯救鐵達尼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發掘相關題材的電影之一,觀眾為能看到她穿着災難當天相同的衣服出鏡而興奮不已。同年六月,英國作家哈代發表了詩作《合二為一》,描述了鐵達尼號的失事和殘骸,詩中寫道:「遠離人間的虛榮,/拋開生命的全盛,/她靜靜地躺在大海的孤獨之中。」據統計,僅在當年就有一百一十二首受鐵達尼號沉船啟發的不同音樂作品在美國獲得版權。即便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火都無法把這場災難從大眾集體意識中抹去,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一九四零年在文章《我的國家是左還是右》中稱,「我必須承認,在整場戰爭中,沒有什麼比鐵達尼號的沉沒更讓我如此深受觸動。」

  事實也證明,人們對鐵達尼號所有內容的需求幾乎是無法滿足的,它給無數書籍、電影、音樂劇和電子遊戲等帶來了靈感。比如英國作家沃爾特.洛德一九五五年出版了描述沉船災難的小說《難忘之夜》,三年後該書被拍成了同名經典電影;一九五三年荷里活改編了情節劇《鐵達尼號》;一九六四年上映了音樂喜劇《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一九八零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了冒險片《衝出地獄海》。直到今天它仍然定期製造新聞:沉船的新圖像被發布,複製品被建造,打撈任務被啟動等等,其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最受認可的詞,僅次於「上帝」和「可口可樂」。

  為什麼鐵達尼號的熱力會如此持久?英國傳記作家安德魯.威爾遜在《鐵達尼號的陰影》一書中認為,圍繞鐵達尼號有太多謎團,導致人們明知它撞上了冰山,卻對沉船其他原因的猜測樂此不疲。最著名的就是「木乃伊詛咒」,據說上世紀初考古學家們在埃及金字塔發掘木乃伊時,石棺上刻着一句咒語「凡碰到這個石棺的人,都會遇難,將被海水吞沒」。等石棺被運到大英博物館供人參觀後,怪事接連發生,幾位參與發掘石棺的考古學家相繼去世。十多年後,一位美國實業家得知這一消息,請求博物館將石棺和木乃伊賣給他,當他想把石棺運回美國時,剛好是鐵達尼號首航,他榮幸地搭上了這次航行,結果正如木乃伊的咒語所說的那樣災難發生了。對大眾來說,像這樣的離奇故事,在任何時候都有市場。

  鐵達尼號戲劇性的沉沒,也同樣吸引人,如同《泰坦尼克號故事:艱難選擇、危險決定》一書中所說,「通常如果一艘船要沉沒,它會沉得很快。但鐵達尼號持續了兩小時四十分鐘,和莎士比亞戲劇一樣長。」用美國歷史學家唐.林奇的話說,「它下降得如此緩慢,以至於所有這些戲劇都需要上演。」確實,船上的兩千多乘客來自各個階層,他們有富有窮,特別是那些為數不多的神秘倖存者,都創造了大量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例如,威爾遜的書中講述了一個從災難中倖存下來卻不能保證幸福的結局,他就是後來成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校長的塞耶,由於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和抑鬱症,在一九四五年選擇自殺,享年五十歲,他患上的正是我們今天熟知的倖存者綜合症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就像美國鐵達尼號博物館館長保羅.伯恩斯所言,「鐵達尼號永無止境。」

        這次觀光潛艇「泰坦號」意外,有5乘客遇難;其中一名乘客史托頓·魯殊(Stockton Rush)的妻子雲迪·魯殊(Wendy Rush),是當年鐵達尼號的兩位乘客的曾曾孫女!那兩位在當年乘坐鐵達尼號的乘客,是美國美斯百貨(R. H. Macy & Co.)創始人之二的伊斯多(Isidor)和艾達(Ida),曾經主動放棄逃生機會,在《鐵達尼號》電影里也出現過他們兩人所對應的角色形象。雖然當時規定「先讓婦女兒童上逃生船」,不過作為頭等艙里最富有和最受尊敬的乘客之一,丈夫伊斯多也得到了一個逃生位置、讓她和妻子艾達一起逃生。但艾達拒絕了這個建議並表示「等所有婦女兒童都安全離開以後我才會上船」,決定獨自留下。見到這一幕,妻子艾達在登上逃生船的那刻又返回了鐵達尼號上,並且和丈夫伊斯多說「我們已經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你不管去什麼地方,我都陪你一起」,於是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她的女傭、並且還將外套和隨身財產都塞給了女傭。隨後,其他乘客最後一次見到這對老夫妻,是他們互相攙扶著走向了船的另一頭、在一起等待著最後一刻的到來。兩宗事故是否與宿命有關?天曉得!

  當然,更多的人是想從這艘聞名世界的郵輪中分得一杯羹。威爾遜在書中也提到,經過多次法庭鬥爭,沉船中的六千件文物(例如一些仍含有橙花和薰衣草香氣的香水瓶)被打撈、清洗並展出,人們還可以購買用鐵達尼號煤炭製成的珠寶。二零一二年,為了配合百年紀念,鐵達尼號造船廠原址上建立起博物館,開業第一年就有逾八十萬人參觀,迄今世界範圍已建有至少七座相關博物館,其文物在全球各地巡迴展出。

  除此之外,鐵達尼號沉船地點也和故事本身一樣令人着迷,這種魅力源於人們對乘客故事和沉船周圍獨特環境的好奇,比如導演卡梅隆曾多次前往那裏,認為「萬物被原樣凍結,我們可以觸摸歷史」,其他一些富豪則不惜付出重金甚至生命代價,只為一睹那幽靈般的殘骸。問題是:此次潛水器的失事是會導致鐵達尼號旅遊業的終結,還是會引發新一波興趣熱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