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蘋果的評價

   上月寫過生果的下場》,不幸言中;六月二十三日是《蘋果日報》被迫執笠的日子,也是在同一天,美國封鎖三十六個與伊朗有關的新聞網站,其中包括伊朗官方英語新聞電視台Press TV。美國指這些新聞網站涉及虛假訊息,違反美國制裁規定等等。

  或許今次美國對伊朗網站動手,在《蘋果》收檔的同一天發生,純屬巧合,但委實諷刺。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封閉那些想顛覆自己的敵對媒體,舉世皆然。蘋果被迫收檔,究其原因,算是涉及發放虛假訊息。


  在美國政府的眼中,黎智英先生已成為一隻棄子,在搞亂香港的殘局當中,已失去了價值。黎智英近年與美國政府的關係,由熱變冷,起了微妙的變化,可以簡單總結成三個時期。
  一、「取而用之」期。黎智英過去一直和美國共和黨傳統精英過從甚密,和民主黨關係只是一般。二○一七年身屬共和黨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但他並非共和黨傳統精英,只是一個投機上位的民粹總統,行事不跟規距,和黎智英也無聯繫。同年年中,黎智英去了美國,沒有聽說他見過特朗普政府甚麼政要,回港後顯得悶悶不樂,他在《壹週刊》的文章中,說自己不舒服了一個月。
  二○一八年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二○一九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黎智英這隻棋子的價值立時浮現,突然就受到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二○一九年七月,黎智英再度赴美,便獲得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國務卿蓬佩奧、副總統彭斯等美國政要,先後接見。特朗普想起要下黎智英這隻棋了,就抬捧他一下吧,當時正值反修例暴亂風起雲湧的時候,這一着既可令到黎智英如打雞血那樣為美國賣命,也可為香港暴亂推波助瀾。黎智英當時受到鼓勵,就說出「香港正在美國的敵營裏為美國而戰、香港與美國站在一起對抗中國」的「豪言壯語」。
  二、「用完放手」期。特朗普動用黎智英這隻棋子,希望能夠搞出一個顛覆香港政府的暴潮,藉此逼迫中國政府在貿易戰中讓步。二○二○年一月,中美達成了貿易協議,黎智英這隻棋子的作用也隨之下降。阿爺在同年六月三十日為香港制訂《港區國安法》,黎智英在六月十日接受美國《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就乞求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制裁。他建議美國先制裁中國,然後制裁香港。又說即使香港有了《港區國安法》,也未必會執行,而關鍵在於美國要對中國實施制裁,而不是空口講白話。他又為自己壯膽,聲稱中國並非想像中的穩定,話「留意到總理李克強和主席習近平已翻臉,權鬥十分激烈。認為只要外國制裁,就可以脅逼到中國。」單看黎智英對中國高層政治的分析,就知他如何無知。
  美國隨後的確對中港官員實施制裁,但都是一些不痛不癢地針對個人的制裁,而沒有對香港或中國整體作出制裁。黎智英那次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只能算是一個瀕死的哀鳴。
  三、「基本放棄」期。去年十一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敗選,今年一月,拜登正式上台,美國政局大變。美國新總統上台,對中國的敵對態度沒變,但對黎智英的態度肯定已經改變,要由一件小事說起。在去年十月底,美國總統選戰正酣,爆出拜登兒子亨特涉及多宗醜聞,先說他丟失電腦,當中有很多淫褻影片,其後網上又流傳一份關於亨特在中國投資的六十四頁調查報告,這全是針對拜登的選舉工程。但後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突然爆料,話關於亨特的報告假話連篇,連發表報告的人物頭像,也是一個用電腦合成圖像的假人,而這份報告其中一個資助者是香港《蘋果日報》。試想拜登知道了黎智英有份出錢找人造假報告污蔑自己的兒子,在選舉時抹黑,會有多憤怒呢?所以黎智英入獄,《蘋果日報》執笠,拜登會有多同情呢? 黎智英對美國政治的投機,又買大開細了。
  黎智英投身美國陣營,對抗中國,最後變成一隻棄子,這個血的教訓,值得每個香港從政者深刻吸取。
        此外黎智英創辦《蘋果日報》,為什麼叫「蘋果」呢?據他所說,靈感來自聖經的伊甸園禁果——只要阿當、夏娃吃了那智慧樹的果子,「就能像神一樣知道善惡」。當然,黎先生身為虔誠天主教徒,不會不知道那是一樁大大犯禁的事。
        關於這聖經典故,不妨談談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聖經其實從未說過禁果是蘋果,原文只寫「果子」(希伯來文:peri)。猶太拉比解經,一般也推測禁果是無花果或葡萄,沒有人說是蘋果。那蘋果到底是怎樣成為「禁果」呢?
        網上普遍流傳一個說法,指公元四世紀葉理諾(St. Jerome)把聖經翻譯為拉丁文時,將希伯來文的peri譯成拉丁文的malum,而malum的意思就是「蘋果」,其諧音亦表示「壞的、不好的」(bad)。事實上,只要一查葉理諾拉丁語譯本,就知道這個網上說法完全是錯的:葉理諾由始至終沒有用malum翻譯peri,而是忠實地用上fructus(水果)一字。
        古時大概有些幻想力特別旺盛的人,看到葉理諾譯本內「知道善惡」(scientes bonum et malum)一句,由句末的malum(此指「惡」)一字聯想到諧音的「蘋果」,才戲言禁果是蘋果吧?姑勿論伊甸園的禁果究竟是什麼果,今天蘋果已經錯有錯着,成為了「即使犯禁也要求知」的文化符號了。
        當年《蘋果》創刊,張五常寫了篇〈蘋果何物?——為智英賀〉,他說:「我們本世紀曾有一位毛潤之先生,自以為是另一個上帝,禁止我們吃知識的蘋果。這一禁也,倒比上帝還厲害,因為毛先生沒有上帝的胸襟。在百花齊放的口號下,凡偷吃知識禁果的,就要立刻塵歸塵,土歸土。嗚呼哀哉!」
        以上一段話,近乎預言,黎先生當然也想得到,但他還是堅持要吃蘋果,為什麼呢?張五常說得好:「罪歸罪,知識歸知識;沒有知識,生命就沒有意義可言,那麼為了追求知識而犯罪,這罪,是非犯一下不可的。」我想起亞里士多德說:「人皆天生追求知識。」(pantes anthropoi tou eidenai oregontai phusei)孟子也說:「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天打雷劈,反共的人還堅持吃蘋果,因為他們是"真"香港人。可惜黎先生確實犯禁,觸犯國安法,報紙因此不能再踏足江湖!嗚呼哀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