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六‧四風波

 六‧四又過去了,幾十年來香港一些人都堅持公開悼念。1989年的一場政治風波,當年情況混亂。國內外都不清楚其變化轉折,因此易產生出種種假新聞和誤解。即使中央政府也有所失措。但是,在六‧四之後,中央政府逐步查明真相,由反革命的暴動改稱為中性的政治風波。海外不少媒體亦把親歷的真相公開,六‧四便不是甚麼政府屠殺平民。政府與民眾都有處事不當,其中包含不少本可解決的衝突,死的軍人和平民都屬不應該的悲劇。國內外在1989年之後陸續理解事實,不再糾纏。唯一不肯面對事實真相的是香港支聯會少數人。

六‧四風波中,香港介入最深,若不是香港的捐款,天安門廣場的示威靜坐不可能拖得這麼久,廣場上王軍濤、陳子明與王丹領導的北京學生不會被外省學生奪取領導權,使原來的計劃失控。柴玲等為了私利(企圖把捐款挾帶私逃),不惜以激化示威情緒來對抗政府,再加上海外因素,示威與政府變成不可妥協解決的矛盾。

但在靜坐示威之外,六‧四前便已經出現部分民眾與軍警衝突的流血事件。焚軍車、殺軍人,這已經是暴動,可卻與學生示威靜坐無直接關連。六‧四晚,學生和平無損地從廣場撤退,北京城內各地卻出現流血暴動,是為了支持學生,抑或是社會暗藏的矛盾爆發呢?

示威之初是反貪污、針對鄧小平、趙紫陽家族,不是民主。1988年開始的通脹是導因,因而,北京在六‧四當晚及之前的市民暴動,起因是反貪污的社會矛盾,學生示威的政治要求只是誘發因素,可能不是主因。

無論如何,六‧四的情況複雜,有關真相已經大致揭露,但香港的支聯會中人,卻一直堅持不確的訊息顛倒因果是非,以假的新聞作證據,目的只是利用有關六‧四的謊言作為他們反共反華的本錢,在香港政治選舉的本錢。

司徒華、張文光,以至教協本來是親中,因六‧四即變,是他們迷信錯誤的假象,認知缺乏抑或是在六‧四之後,支聯會不解散,仍然維持並擴大發展,是另有因由,另有勢力介入?美國直接與間接投入的資助和人事介入影響多大呢?

從事實而言,六‧四悼念是一個謊言製造出來的政治,為甚麼不認清真相,也為甚麼對數目眾多的軍人在手無寸鐵時被打死、被燒死視若無睹,掩蓋事實?幾十年來回歸後特區政府還是放任、默許這個謊言延續,原因何在?若不是中央出手,謊言還會在香港孕育反共反華的新血。

報章刊登曾先生對六‧四因沒有蠟燭的維園而覺得更耀眼,充滿酸溜溜的感覺和無力感,與各位分享和深思。

第一年香港六四的維園,沒有蠟燭。

第一年香港六四的維園,沒有黑壓壓的人群。

第一年香港六四的維園,沒有《自由花》的歌聲。
 2021
六四這一天,有拘捕,有置障,有封鎖,有事先張揚的恫嚇,有七千警力,有截查,有驅趕,有勸喻離開的廣播,有禁止聚集的藍旗標語。

差一點銅鑼灣就成為禁閉的敏感地帶,一步一警崗,一步一驅趕。

警方拘捕鄒幸彤的那個早上,支聯會正式完成了第三代的薪火相傳。華叔在天之靈應該得以告慰。

七千警以防疫之名圍封維園的行動,迅速把六四的記憶帶本土現實層面,轉移到三條海隧,銅鑼灣天后旺角山頂。

這不再是記憶和遺忘的抗爭,而是威嚇和自信的戰鬥。政權用盡吃奶的氣力威嚇市民不要在六四晚上穿黑衣點蠟燭在維園出現,而香港人也相當配合,穿白衣開手機電筒在維園外圍街道出現!像鄒幸彤所講,大家不甘心拱手相讓維園。

政權明顯慌了手腳,他們可以封閉過海隧道,但就是無法封鎖香港人的雙腿,水是無形,抽刀斷水水更流。

多謝七千警的高壓,六四的內涵迅速變成香港問題,這一天起大家悼念的不只是六四亡靈,還有消失的香港靈魂。六四香港化落地生根,支聯會窮了三十年心血無法做到的事情,七千警一夜完成。

以前滿園的燭光,是幫了北京大忙,是證實香港仍有一國兩制。香港突然明白到內地同胞那種被壓抑真相的窒息感覺。這一年不是整數年的六四,反而得到空前關注,六四的燭光反而更加明亮,沒有蠟燭的維園更耀眼。

我覺得若不是政府出手,曾生所說的言論會180度改變,但仍然是讚許他們是正義一方,且加深在香港反共反華的影響力。六月五日早上出街,銅鑼灣區,乃至旺角區,或許會回復前年發生社會事件後,美麗風景線的街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