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

食素

在香港能隨時食素,難;要吃到美味的素,難上加難。

素食因為流轉慢,吃得很不是滋味,試過多次吃到不太新鮮的;又或者,粗製濫造;因為搞素食的,空有熱誠,枉有廚藝;不會精益求精,以茹素止步,一切都只能忍耐。吃一餐素,練習忍辱。不少店家都對批評不以為然,與分別妄念混為一談,有點可惜。

食素,除了蔬菇豆類,還有大量豆製品,都是為了回味肉食的製作,這些都可能只在華人社會能大放異彩。這般追思肉食,實在是難以清淨的心作祟。在南亞的寺院,吃得清淨,素食簡單,自成一格,沒有偽裝,享受素食,乾淨利落。

為了令口感豐富,加入大量油,或煎炸,這些通通對健康無益。

素食當然有很多好處,但偏偏在香港都巿社會中畸形扭曲發展,實在可惜。航空公司雖然有提供素食,但以國泰為例,素食餐內容實在慘不忍睹,千篇一律的米飯,加幾件植物,連汁也欠奉。每個航班,都驚奇地一致難吃。

2020年一項調查顯示,彈性素食(flexitarian)與全素(vegan)人口,由之前調查的24%,躍升至 34%25%表示「極大可能」減少食肉,58%表示「非常可能」減少食肉。可是,全港只有2.3%男性為長期素食者,女性4.8%。香港人均食肉量位冠全球,至今仍是無肉不歡的「食肉橫流」社會。

吃素吃得煩惱,不如放下。好味的素食,都留在寺院。準備好心情,來到志蓮的南蓮園池,走一趟,吃一頓美味的素菜,感覺很好。我個人會視蛋奶為素,如蛋炒涼瓜;不會刻意追求肉食,如無牛不歡;葷菜少吃;不會生吃活物。珍惜食物,尊重食物。低劣的煮食,只是一種浪費。

吃素的好處

今天,我們先不論嚴格的素食,放輕鬆一點,只說「少吃肉」你可能會得到的 5 個好處。選擇權在你,但不妨參考一下。

1. 少吃肉能夠瘦身?

吃素的人看起來都比較瘦?事實上少吃點肉是有可能維持良好身材的。根據《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期刊發表的一項為期五年的大型研究顯示,素食者的平均 BMI 低於非素食者,肥胖症的機率也較低(9.4%33.3%);肥胖症醫學會(The Obesity Society 201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則發現,在攝取熱量相同的前提下,素食飲食的肥胖者比非素食者減去的體重要更多。總體來說,素食飲食容易攝取更少的卡路里和脂肪,可能也擁有更良好的健康觀念,會更注重運動並少吃加工食物。

2. 降三高機率?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每年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港人死因統計結果」與三高相關聯的便佔據近一半。要預防及控制三高,飲食習慣很重要。根據中大醫務中心的資料指出,吃紅肉的人死於心臟病、中風或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加工肉品亦是。你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因為愛吃肉而觸碰了易患三高的飲食地雷?香港衛生署建議,預防三高應掌握少油、少糖、少鹽飲食及多蔬多果原則,養成「天天一蔬果」的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

3. 癌症?

幾種癌症被指出與肉類食物有關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紅肉被列為 2A 級致癌物(很可能對人類致癌)。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 50 克的加工肉品或 100 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 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根據衛生署「市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市民過去 1天紅肉攝取量超過 80 公克者就高達 24.3%

4. 改善消化功能

通常少吃了肉,就會吃進比較多的蔬果與全穀物、豆類,這些植物性飲食的膳食纖維含量往往很高,適量攝取膳食纖維能預防多種慢性疾病,並維持腸道健康、幫助排便,植物性飲食也有助於維持腸道中的益菌含量──然而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統計,有九成以上的港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雖然胃腸狀況出問題的原因很多,但多肉食少蔬果的飲食習慣應該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可以依個人狀況主動向醫生詢問飲食建議。

5. 保護地球

「愛地球」是不少人的素食理念,但少吃肉就能保護地球是真的嗎?依目前的證據來看,的確是可行的辦法之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將植物性飲食描述為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主要機會;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則指出,減緩海洋問題、糧食安全、沙漠化、氣候變遷等都是我們應該採取「彈性素食」的理由。畜牧業會消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與排放甲烷是主要因素;在發達國家中的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依照「永續發展目標」中的建議,每週的紅肉消費不超過 500 克。

結論:怎麼做?

嚴格遵守純素飲食,不一定是最好最健康的飲食方式。但多一點蔬果、少一點肉類與加工食品整體而言對健康有益處。建議一步步做起,將大部分的蛋白質來源由紅肉替換成豆製品或白肉,或每周規劃兩天執行無肉菜單。主動去了解每種食物會帶給自己身體的好處與壞處,也要了解該食物又是透過什麼樣的管道所取得。記住,重要的是多樣化、營養均衡與攝取足夠熱量,如果你吃少吃了肉卻多吃了垃圾食品,那麼以上的好處還是都得不到。

 

1 則留言:

  1. 在香港越來越難食到美味的素食, 不是價錢不值就是太多味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