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費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

  史考特.楊(Scott H. Young)在《超速學習》一書談及了以目標為本的“超速學習法”,以及所謂“連貫法”的練習流程。在此,史考特.楊更具體地討論到如何寫學習筆記。

  大家或許都試過以下的情況:在上課或溫習時,你認真寫下了巨細無遺的筆記,一邊用手寫,一邊用心記;筆記一大本,但到考試時,卻沒有記得多少筆記的內容。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你還不夠認真?代表你的記憶力太差?以上皆非,這只代表了你用錯了寫筆記的方法。

  早前寫過《費曼(Feynman)學習法》,史考特.楊同樣認為我們學習,也應該參考“費曼技巧”來寫筆記。誰是費曼?費曼(Richard Feynman)是一九六五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亦是量子電動力學的始創人之一。這位知識淵博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學習技巧,那就是“費曼技巧”。

  費曼技巧是一個溫習的方法,有四個步驟:一,選擇一個你要學習的內容;二,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即想像自己在向一名新生教授這個內容;三,以簡單的語言,而不是專有名詞,向這位想像的新生教學;四,重學,即當你在想像的教導中,發現自己有不懂得怎樣教的內容時,便去重學那一個部分。

  透過費曼技巧的四個步驟,我們會肯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又會發現必須去重學的內容。這令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從前班上最出色的同學,都是那些樂於跟其他同學解說課本的人。他們樂於助人,也在助人之中,鞏固了自己的學問。

  引用費曼技巧,史考特.楊指出,我們不應該搬字過紙的寫筆記,而是以問題方式寫下筆記,並在“問題”旁邊寫上頁數或參考點,以強迫自己記得重點。

  換言之,我們不應該在筆記上寫“費曼技巧有四:選擇內容;想像教導新生;用簡單語言教學;重學”,而是應該寫上“費曼技巧有哪四個步驟呢?”透過自問自答,答不到便重溫的方法,我們可以更高效、更完整地學習到一門新知識。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