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科學家的文學修養

近日,第四屆豐子愷散文獎揭曉,以下有 10篇作品獲獎。

賈夢瑋《搖籃》

沈念《長路與短句》

王族《諺語裡的草原》

朱以撒《藏鋒》

周榮池《念母十章》

舒晉瑜《那些漸行漸遠的身影》

祝勇《早行者》

陸春祥《主角》

王樵夫《在蒙古高原洄游》

朱永官《食物變遷記》

吳穎麗《額爾古納密碼》

其中中科院院士朱永官的《食物變遷記》名列其中。朱永官是國際知名的土壤學家。一個理工男竟斬獲了文學獎?着實激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回想大學入讀理學院,不難找到文學修養很高的同學,在朗誦比賽,甚或詩詞歌賦比賽獲獎;其實,科學與人文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外貌脾氣或有不同,內裏卻流淌着人類文明的共同血脈。科學家重理性、講邏輯,給人直來直去的感覺,但這或許只是一種刻板印象,也或許只是科學家的「實驗室形象」。實際上,與網絡上流行的「理工男」段子不同,許多傑出的科學家都有細膩的內心,也有文學藝術的良好修養。

對於理工男獲獎的《食物變遷記》,朱永官家鄉媒體嘉興線上介紹,文章從雞骨頭、蚯蚓、桑葚、蠶蛹、野菜等小處入手,行文語言樸實嚴謹,透過食物看到時代的變遷,並結合生活日常與科學研究,宣導保護好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觀,並呼籲人類與自然更好地和平相處、和諧共存。嘉興媒體報導介紹,「如果沒有去做科學家,我可能會去當廚師。」談到自己的廚藝,朱永官有點自豪。他在英國和澳洲學習與工作多年,家鄉的味道成了他心中的一抹鄉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蛋餃。當然,對一個胸懷祖國的學者而言,鄉愁遠不止一鍋蛋餃。「多年的國外求學工作經驗,讓我得到了比較完整的學識積累、科學訓練,因此,我認為那時是我回到祖國報效國家的最佳時機。」於是在2002年,作為引進人才,朱永官懷著一腔熱誠回到了祖國。作為一名頂級科學家,朱永官曾多次在文章中自稱是「業餘的美食家」。不僅如此,他還撰寫過不少散文作品。

說遠一點,古代科學家沈括、徐霞客,文筆都很不錯。今天,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比千年前深入得多,《夢溪筆談》《徐霞客遊記》在科學上的價值或許只是給科學史研究和編撰提供一些材料,但它們在文學上的價值卻不因科學進步而削弱,相反,時日愈久,它們給予我們的心靈潤澤和精神滋養變得更加醇厚。再說近代,茅于軾、竺可楨的科普文章,在傳播科學知識之外,同樣具有不滅的文學價值。而黃萬里的《治水吟草》、蘇步青的《西居集》也讓我們領略到科學家的詩詞懷抱。

  許多科學家要求學生、子女和自己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我在西南聯大的校史讀到過不少此類軼事,原理學院院長吳有訓要求學生多選本專業之外的課程。如果一個物理系學生選的全是物理系的課,他常以不簽字表示反對,而勸學生改選文學院的唐詩等課。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兩彈元勳」鄧稼先是西南聯大的同學好友,兩人常結伴誦讀古詩。楊振寧後來評說物理學成就時,古詩文信手拈來,用得恰到好處。

  時下最熱門的科技中,人工智能是其一。這一新技術給人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叫人撓頭的新問題,非科學與人文深度融合無以解決。這大概是二者殊途同歸的另一表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