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中國太空之家

三室兩廳 太空科研夢工場

  1031日搭載中國太空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隨着夢天實驗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續將與天和核心艙進行快速交會對接以及平面轉位,完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太空之家」將升至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飛船(1415)以及天舟飛船組成的「三室兩廳」,邁步地球低軌道貨運樞紐。夢天實驗艙不設睡眠區和衞生區,它配置13個標準載荷機櫃,是三艙中支持載荷能力最強艙段,堪稱航天科研「夢工場」,裏面不僅有全球首台空間光鐘、製備材料的「八卦爐」,航天員還可以看到懸浮的球形火焰,開展涉及先進半導體材料等眾多「天地間見差異」的新實驗,以地面上不可能的方式進入量子力學的奇異世界。

  夢天實驗艙入軌後,空間站可開展燃燒實驗。沒有了重力影響,火焰沒了方向,會呈現與地面不一樣的球形火焰。艙內安裝的燃燒科學實驗系統可以支持液體、固體、氣體三種類型燃料的燃燒,通過更換不同的插件,在微重力環境下對燃燒過程進行系統性研究,比如,使用高速攝像及增強型相機,可以觀察火焰、碳煙、溫度場等從點火到燃燒的形成過程。

  據悉,燃燒科學實驗系統將在國際上首次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速度場檢測,並為燃燒科學的基礎技術、空間站防火、燃燒材料合成、宇航動力技術發展等方向提供優秀的科研平台。  

研先進物料 助力大科學工程

  高溫材料科學實驗櫃可支持開展高溫金屬及合金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功能晶體材料、複合材料、生物納米材料、能源材料和新型特種材料的熔體生長和凝固科學實驗,可為解決中國發展高端裝備、大科學工程等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提供重要幫助。

  問天艙和夢天艙是一對「孿生兄弟」。如果將問天氣閘艙比作「國際機場」,那麼夢天貨物氣閘艙就是空間站的「國際貨運港口」。通過這個「港口」,包括中國空間站載荷自動進出艙技術等一系列全新技能將首次亮相,實現貨物、載荷在空間站艙內外的全自動交互,不僅送得出、接得入,還運得快、行得穩。

  夢天實驗艙貨物氣閘艙還安裝一款方形電動艙門,屬世界航天史上首創,以滿足將來更大尺寸、更大重量貨物的進出艙需求。

  夢天實驗艙內還配置了一台載荷轉移機構,可以穩定將貨物從艙內送出艙外,或將艙外貨物運至艙內。這台載荷轉移機構的運送能力達400公斤,與航天員「帶貨出艙」的方式相比,貨物出艙能力進一步提升,還可為在軌工作生活的航天員「減負」,以便其將更多時間精力用於開展艙內各項科學實驗活動。

首創自動化艙門 不漏風不卡頓

  夢天艙的電動型艙門不僅是中國空間飛行器歷史上的首個「自動門」,也是世界航天史中首次在空間站中使用電驅動自動開關的密封艙門,以滿足將來更大尺寸、更大重量貨物的進出艙需求。這款方形電動艙門寬度達1.2米。

  當貨物進入氣閘艙內完成出艙準備後,電動外艙門沿艙門軸線旋轉約90度開啟,確保貨物通道完全打開,實現貨物自動出艙,為保證艙門能關好關嚴不漏風、打開關閉不卡頓,夢天「自動門」在地面裝配完成後經過耗時35天模擬太空環境測試,以驗證電動外艙門密封性能。

實驗艙「孿生兄弟」Q&A

  問:「問天」「夢天」兩兄弟斤両如何?

  答:夢天實驗艙由工作艙、貨物氣閘艙、載荷艙、資源艙四個艙段組成,艙體全長約17.9米,直徑4.2米,發射質量約23噸。而問天實驗艙發射質量為23.2噸,主要由工作艙、氣閘艙、資源艙組成。

  問:為什麼「夢天」肚子更圓?

  答:採用了「艙中艙」設計(氣閘艙+載荷艙),載荷艙與氣閘艙是以「雙艙嵌套」的形式與工作艙相連,即在載荷艙的內部,隱藏着一個貨物氣閘艙,主打貨物出艙專用通道。這讓夢天實驗艙的體型看起來更加渾圓、流暢。

  問:太空之家「自動艙門」夢成真?

  答:夢天實驗艙內的載荷轉移機構,可以實現貨物自動進出艙,為在軌工作的航天員「減負」。為了滿足將來更大尺寸、更大重量貨物的進出艙需求,貨物氣閘艙上還安裝了中國空間站首個方形電動艙門,寬度達1.2米,是世界首個全自動弧形滑移方艙門。

  問:在軌投放衛星不是痴人說夢?

  答:夢天實驗艙上專門配置了微小飛行器在軌釋放機構,能夠滿足百公斤級微小飛行器或者多個規格立方星的在軌釋放需求,解決微衛星和立方星低成本進入太空的問題。

  問:微重力科研「夢工場」將誕生?

  答:夢天實驗艙作為「工作室」,是三艙中支持載荷能力最強的艙段,其中配置了13個標準載荷機櫃,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可支持流體物理、材料科學、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科學實驗項目。

流體物理實驗櫃 「天宮課堂」好拍檔

  中國科學院聯合優勢力量研製的8個科學實驗櫃隨夢天實驗艙進入太空,裏面配置了不少先進的實驗「神器」,將在空間科學實驗中發揮「神力」。

  從泡騰片實驗、液橋演示,到水球「變懶」實驗,流體現象的天地差異是「天宮課堂」的「常駐嘉賓」。為更好地研究微重力環境中流體的運動規律,此次夢天實驗艙專門搭載了流體物理實驗櫃。

  據悉,此次中科院為夢天實驗艙配置了超冷原子物理實驗櫃、高精度時頻實驗櫃、高溫材料科學實驗櫃、兩相系統實驗櫃、流體物理實驗櫃、燃燒科學實驗櫃、在線維修裝調實驗櫃等7個方面的8個科學實驗櫃。

  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康琦表示,微重力環境下,流體運動表現出許多新規律,比如地球上燒開水時的熱對流現象,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會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流動結構、對流失穩過程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大大增加,混沌轉捩途徑、湍流作用機制等需要通過太空實驗進行新的探索和發現。

「太空電站」升級3.0 航天員吃上熱飯菜

  中國空間站將在400公里的高空運行十餘年,要維持這麼長時間的能源,「太空電站」很重要。曾經,航天員為了節省電能,在太空吃的是冷飯冷菜。而現在,隨着中國「太空電站」進入3.0版本時代,航天員早就能在太空吃上熱飯熱菜,還能在太空開展各種科學實驗。

  中國空間站「太空電站」內成立了一個和諧互助的「供電大聯盟」,所有飛行器(包括:實驗艙、核心艙、神舟飛船、貨運飛船)之間的能源可以互通。其中,「盟主」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隨着夢天艙的升空,中國空間站共配備2種規格6套大型柔性太陽翼。核心艙單個太陽翼展開面積67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標準單打羽毛球場的大小,可以提供9千瓦的電能。待三艙組合後,柔性太陽翼面積超過700平方米,可讓中國空間站徹底實現能源自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馬季軍介紹:「從『神舟一號』的研製探索開始,中國『太空電站』在技術上實現了電源系統從低壓到高壓、太陽電池翼從剛性到半剛性再到柔性、儲能電池從鎘鎳到氫鎳再到鋰電、發電能力從1千瓦到3千瓦再到30千瓦等的穩步邁進和跨越式發展。」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魑魅魍魎萬聖夜

明天是一年一度萬聖夜。在英語國家,傳說這晚妖魔鬼怪可以來到民間。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假如上帝不存在,必得發明一個。」借用他的說法,假若沒有怪物,人亦會發明牠們。

昨日韓國首爾梨泰院提前慶祝萬聖夜,卻不幸發生人疊人慘劇,至今累計已造成154人死亡、133人受傷,死者包括4名中國公民等共26名外國人,是否人為製造「怪物」來襲?

在民智未開的古代,怪物來自民間傳說,結晶為神話,由文人用生花妙筆傳之後世。

中、西方古代怪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獸不分。古人尚未有物種的概念,不知人獸不能交配。中國古代的三皇是伏羲、女媧和神農。傳說「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兩人結為夫婦,畫像是兩條蛇交叉糾纏在一起,上身卻是一男一女。神農除了頭和四肢外,全身都是透明的。《山海經》記載西王母「豹尾虎齒」。古希臘神話中的Minotaur,是牛頭人身的怪物。人頭馬(Centaur)則相反,人頭、馬身、四蹄。美人魚乃上身是美女,下身是魚的怪物!

半人半獸固然是怪物,擁有幾種禽獸的身體特徵者,也是怪物。中國的龍是蛇身,蛇身有鱗有尾,四足有爪,頭像變形的鱷而有鹿角。傳說,龍能跟人交配,炎黃子孫的炎帝就是母親感應龍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古希臘的怪物Basilisk初是巨蛇,後蛻變為有蛇尾和利齒的公雞。Catoblepas則像蜥蜴,頭極巨,垂到地上。這兩種怪物靠目光便能殺死其他生物,恍如神話中的女妖Medusa

上主造怪物?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均認為:凡生物皆有「本質」,即生物之為生物,此生物不同其他生物之處。比如禽鳥的「本質」就是有兩足兩翼,生蛋,上天會飛,落地會走等等。生物皆按其「本質」分類。怪物沒有「本質」,無法分類。數百年前,航海家將天堂鳥標本帶回歐洲,歐洲人發覺此鳥沒翼,不能飛(其實這些標本被商人除去翅膀和腳用以裝飾),十分困惑:此鳥沒有鳥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唯有稱之為怪物。

當航海家將食蟻獸帶回歐洲,歐洲人也認為牠是怪物,將之看作豬加龜的混合獸。海象則是魚加牛。西方的龍是怪物,因牠是有魚的刺鰭之飛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英語系教授Jeffrey J Cohen專研究怪物理論。他指出,凡無法分類的生物,無分人獸,都是怪物。在古代歐洲,連體嬰、侏儒或畸形嬰兒,一概被視為怪物!

怪物的英文Monster字源是拉丁文monere,解作警告。警告什麼?警告人要謙卑。人的本領不單及不上神祇、半人半神的「泰坦」(Titans:如普羅米修斯),連怪物也比不上。警告人類,怪物跟神祇相反。神祇有人類的感受(如愛、憐、恨等),能跟人類溝通。怪物只會致人於死,人類必須提防怪物。

在中世紀歐洲,怪物被認為是天譴。父母必是犯了大罪,激怒了上主,才會誕下畸嬰。圈養的牲畜誕下畸形兒,如雙頭牛,也是主人犯了大罪。羅馬教廷的神學家面對一個苦惱難題:天下萬物皆是上主創造的,應用什麼標準釐定何者是怪物?何者不是?怪物是否上主創造呢?上主全善,何以創造怪物?若怪物不是上主創造,那從何而來?

食人最恐怖

怪物不是躲藏在黑暗中,就是藏於深山中、深海裏,突然出現襲擊人。電影《異形》中的怪物令人不寒而慄,因牠會鑽入人體內,破肚而出。Jeffrey J Cohen指出,怪物跟猛獸一樣。在怪物眼中,人只是食物。怪物唯一目的就是吃人。吃人的怪物,何其恐怖,因為被吃(cannibalism)是人類最原始的恐懼。《西遊記》有個極其出色的情節設定,就是寫唐三藏往取經,途中有無數妖怪要吃他。讀者怎能不毛骨悚然?連《未來戰士》系列電影也無法企及,因未來戰士只求殺人,不及吃人那麼恐怖呀!

韓國成名的喪屍較其他怪物(如人狼)更受歡迎,亦是因為喪屍吃人!除了吃人外,最令人不安的怪物當然是吸血殭屍。被吃是即死,被吸血則是慢死,吸血且象徵吸毒,被殭屍吸血會上癮者也!

也許受「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影響,中國人對怪物絕無好感。現代西方人對怪物卻既懼又愛,既害怕怪物,又被怪物吸引。一來,怪物無父無母,是個零零丁丁的存在(singularity)。人在孤寂時,會感到被世界和所有人拋棄,恍如怪物,不自覺地對牠們有共鳴。二來,怪物作為象徵,隱喻人潛意識中的禁忌慾望(forbidden desire)。是什麼慾望?大家各自對號入座吧。

 

無我則剛

朋友約我吃飯,一副愁眉苦臉。還不等我問,他便開始抱怨最近團隊的項目進展很不理想,多個環節都出了狀況,處處無計可施,被迫一再延期。

我問:這些環節你可控嗎?他說:都是我無法控制的。我又問:項目的進展情況你的直線經理都知曉嗎?他說:當然,所有的決定也都是團隊的意見。我說:既然如此,固然結果不甚理想,但這需要整個團隊共同面對解決。這個項目如此,下一個項目可能還是這樣。為什麼你這麼苦惱要給自己這麼大壓力?他說:因為我是主要經辦人,這個責任就是要我來承擔啊。

原來是如此深厚而沉重的責任感。我說:你用這樣的思路梳理責任,以一己之力代替整個團隊,會不會有點太自我了?

這種焦慮又無奈的感覺,我懂。畢竟,我也曾經是個非常自我又爭強好勝的人。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大包大攬,還必須要以我認為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那時每天的生活,真像個鬥志滿懷的戰士,每天都架着膀子,擼起袖子,戰天鬥地。當然會有如願以償的勝利,卻也常常鎩羽而歸,黯然獨自在角落療傷。勝利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失敗的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辜負了自己。

直到某天收到了從清邁旅行歸來的朋友送來的一張手繪卡片,才幡然醒悟。卡片上不過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幅日照佛塔的景象,並赫赫然寫着:No Ego No Cry 。聯想到佛家常說的「無我」,或許可以翻譯成:無我則剛。這句話帶給我的啟發良多。在困局之中,被異見包圍之時,這句話就會在我腦海裏自動循環,讓我自省,是不是應該鬆手丟棄執念。

誠然,自我意識是重要且十分必要的,它體現着我們作為社會個體的獨立性。我理解的「無我」,並不是要完全忽略和拋棄自我,而是不能囿於自我,要打開心扉,去感知周圍的人和事,然後去修正那些僅僅基於自我意識的判斷和認知。過於強大的自我意識,會無限放大自我情緒,而限制了對其他社會個體和社會環境的感知能力,進而容易產生對峙和矛盾。自我的意志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還會陷入到一種自怨自艾和自我悲憫的失望之中。過於自我的內心在同時面對外部矛盾和內在失望時,很容易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好像一顆玻璃心;玻璃心碎了,滿地的玻璃渣既會扎到別人,也會傷到自己。

放下自我,兼修內外,與他人和這個世界達成合解,是為以柔制剛。大概這就是這張卡片上的無我則剛。

回想佛教學到的無我與不應自我執著,乃至個人的修為,真的有助我們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同處境;我們大多都珍惜有一個能吵能鬧,能哭能笑,能說能道,活生生的我;佛教卻說我是假有的,是無我的,並說人之所以造業受報,無不是因為思想當中有一個牢不可破的「我」在作祟,在「唯我獨尊」主義下,造作種種惡業。「我」是煩惱我罪魁禍首,我們概念中的「我」,其實只是累生無明習氣對自己布下的一個大騙局,讓你上鉤輪迴生死。現在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無我」的含義,這些是人們最易認為是「我」的所在處。

一、身心無我

多數人把自己的身體認為是「我」。譬如朋友因工作遇到困難,導致精神焦慮,身心受損,我問他:「是不是公司職員給你壓力?」「不!是我自己感覺到!」這個「我」就是指自己的身體而言。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從時間上看,這個身體從生至死,中間要遇到問題,感覺無法解決問題,有負公司,有負同事等階段,而每一分每一秒事情都在變,一生當中,情緒變換過多少次?所以經歷無數困難,人的身體自少年光滑美麗的臉蛋,變成雞皮鶴髮的老人,如果山河相阻,無緣見面,偶然機會來臨,即是同處一室也不敢相認了。由此可知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非明日之我;少年之我非青年之我,壯年之我非晚年之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身體也自然時刻生滅變化,無論你憂慮與否,對身體變老無法改變,對所遇到的問題也無法改變,所以說身無我。

人是由精神和物質兩方面構成的。作為四大和合而成的物質,身體離開「心」的精神就成了植物人,反過來作為精神的「心」離開了身體也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了。本來知身無我就明白到心無我了。《金剛經》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再說人一天之中起心動念不下百萬次,一生之中更是無以計數,一生之中所遇到的問題無數,如此一來這個「我」不是成了天文數字之多,豈不犯了無窮過乎?

二、命無我

生命無常,一呼吸不來便成後世。命是伴著從生至死整個人生旅程。命大概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命運的命,例如:「我的命好苦啊!」一個是生命的「命」如:「今天公司出了問題,差點兒令我血壓上升,脈搏加速,差點而要了我的命。」由這幾句話看來,無論是生命或命運都不能獨自存在,而是附屬於我——我的。既然說我,就可以說無我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思想中的「我」只有一個,而生活中的「我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假使把「我」和「我的」劃等號,除了以上所講的過錯外還會犯三重過:

1.多我過:人的身上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稱為我的。如:我的心、我的身體、我的手、我的口…,無一不是「我的」,「我的」是「我」的話,一毛一皮、一屎一尿無不是我了,我何其多哉?

2.一體過:若說我的是我,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無不可以稱為「我的」;一切雞鴨鳥獸等也無不可以稱為「我的」,擴而展之,國家乃至世界無不可以稱為「我的」,這樣豈不成了眾人乃至眾生一體,只有一人有我,他人及其他動物都不存在了嗎?

3.無情過:人們所認為的「我」是活生生的有情生命體。如果說「我的」是「我」的話,衣服褲子、房子、車子……無一不是我的,「我」豈不成了無生命的無情物?命既然不能獨立於我之外,所以命無我明矣。

三、名無我

名只是一種符號,是為了人類群居生活方便而立的代號;人是超級的怪物,明知名字是隨便可取、隨時可換的,一旦冠在某人頭上,一定認為這個代號就等於「我」。你對這代號加以讚歎時,他就洋洋得意,飄飄亦仙;如果誹謗他,就可能上法庭或吃官司,賠償名譽損失費。有一點智慧的人都可以理解,名字之中是找不到「我」的,因為名字隨時可以更換,而「我」是不可更換的!人不可以、也不可能說:「今天這個我不要了,明天再換另外一個我。」人可以有好幾個代號,而人只有一個「我」,我又是常一不變義,這和可以多個及可更換的名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名也是無我的。

《大乘義章》也說:「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亦即是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但世間凡夫往往妄自執著有我,死守不放,從而引起諸多煩惱,招致種種苦果。佛陀苦心孤詣,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述說無我的道理,希望我們能明白箇中道理,從而得到自在解脫。

三法印有云:「諸法無我。」「法」字的意義得廣大,它不僅包括有為的事物,也包括了無為的「絕對性」與涅槃。世出世間、善惡、有為無為、相對絕對,沒有一樣事物不包括在這一個「法」字中。因此,根據此一申義,「諸法無我」很顯然的是說不僅五蘊之中無我,在五蘊之外或離開五蘊依然無我。無論在人(補特伽羅)或法中,都沒有我。大乘佛教的態度亦復如是。在這點上,與上座部一般無二。不僅強調法無我,也強調人無我。

佛所教的無我論,不應被視為消極的或斷滅的。和涅槃一樣,它是真理、實相;而實相絕不能是消極的。倒是妄信有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虛幻的我,才是消極的呢!無我的教誨,排除了妄信的黑暗,產生了智慧的光明。它不是消極的。無著說得好:「無我性乃是事實。」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斯人」Vs「是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即使沒有讀過《孟子》,人們也一定會對先賢孟子的名言耳熟能詳。近日卻有不少網友表示,記憶中背誦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在如今的教科書上變成了「是人也」。對這一話題的廣泛討論,甚至促使許多網友陷入集體回憶,翻出自家塵封的舊課本,誓要「辨個明白」。有專家表示,在唐代發明雕版印刷前的古代文獻中,「斯人」「是人」都有,抄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版本。專家指出,關於古代典籍名言的討論有助於不同年代的人重溫經典、走近傳統文化。

  數據統計,內地社交網絡上關於孟子名句到底使用的是「斯人」還是「是人」的爭論,話題閱讀量已經直逼4億。長春網民文君向報章記者表示,為了證明「斯人」是正確的,特意打電話讓家人把初中課本拍照發過來。「我拿着我的回憶和同事討論,結果竟然跟我想的不一樣。」文君錯愕的向記者表示,還是準備再回家找一找新的證據,因為對「斯人」的印象實在是深刻。

  在浙江省溫州市海亮華僑學校任教的王政向記者表示,「目前關於『斯人』的證據一部分是輔導書以及名人字畫上的痕跡,我讀書時的教材和現在教書的教材則顯示為『是人』。」

學者:古代文獻無定版

  在話題引起討論後,專門從事《孟子》學史和《孟子》傳本研究的華東師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剛特意對周圍的親人和學生展開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即便是中文系的博士生,認為是「斯人」的比例也要佔到了五成以上。王耐剛表示,「從版本校勘的角度來說,『是人』是對的。從口語化的角度,『斯人』確實更為順口流暢。」

  在熱議聲中,有學者認為應進行深入研究。「現代教材一般用『是』,但也有不少讀物用『斯』。在古代文獻中,這兩個字都有。如果非要弄明白,還需要做專門研究。」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汪啟明表示,「孟子本人用的是哪個版本?能查,但不絕對可靠。因為唐代發明雕版印刷以前,文獻多為手寫,抄的過程中倉促之間會出現不同的版本,古代沒有現代意義的定版。」

  記者在中國知網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搜索發現,輸入「降大任於斯人也」全文檢索能查到16490條結果,輸入「降大任於是人也」能查到3653條,顯示「降大任於斯人也」似乎是更為主流的引用方式。

教師:回顧經典更有意義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具有19年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李龍向記者表示,關於「是人」還是「斯人」的問題,老師們在教學中也時常會探討。但近些年學校使用的幾版語文教材中出現的是「是人」。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而言,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其實並沒有什麼過度糾結的必要性。實際上,二者都是『這人』的意思,基本沒有差別。『是』和『斯』都可以作為代詞『這』來使用。」李龍進一步解釋。「有很多人發信息給我問我到底哪個對。其實,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與其糾結於是『是人』還是『斯人』,不如好好回顧通讀一下這篇課文更有意義,如果一直糾結於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就完全偏離了語文學習的正道了。」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也同樣表示:「我個人認為這個考據意義不大,應該屬於學術領域的研討。大眾只要關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礪就好,這是文化真正的意義。一個熱搜,能讓大家更關心《孟子》的文本,從而愈發走近中國傳統文化,這才是討論的價值所在。」

翻閱舊課本 揭「一字之差」由來

  事關《孟子》的「一字之爭」,不僅打開了網民的記憶閥門,也促使他們翻出積滿灰塵的舊課本,將一條條「證據」晒到了網上。記者整理網友披露圖片發現,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稱「人教社」)1961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四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節選自《孟子》)一課均使用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寫法。

  對於「斯人」「是人」的網絡熱議,人教社作出回應稱歷套教材一直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從未有過「斯人」。記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了解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材,自1961年收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歷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們也查閱了眾多古籍,查閱的結果也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但隨後就有網友晒出更多照片「證據」,稱「寫着『斯人』的教材找到了!」這些照片顯示,由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等教科書中,都曾將孟子的原文寫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證明教科書對於這一「金句」的表述其實並不統一。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地球的危險十年

「末日鐘」連續第三年維持零時前100秒的邊緣位置。俄烏戰爭大有可能持續白熱化,令戰火蔓延至歐洲其餘地方,更有核化的可能性。過去數年,前所未見的大疫情席捲全球,世上超過6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有650萬人因而喪生。全球暖化令不少沿岸城市岌岌可危,大有在1020年以內被淹沒的可能性,這也令不少弱小社群與民族,在地球環境震怒下面臨滅頂之災。人工智能的發展迅速,卻也同時為人類帶來難以理解或掌握的種種隱憂。

我今天立論很簡單:2020年代,將會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關鍵「危險十年」。各種存在風險將會在這段時期中浮現,足以左右我們的長遠軌跡。從一個歷史角度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關鍵分岔」(critical juncture)。往右走,還是往左走,足以影響我們未來一百年的人類生態。我們有必要將這些風險控制減少,但誠然我看不到十年以內在這方面取得進展的可能性。

一、 什麼是存在風險?論存在風險的定義與類別

存在風險(existential risk),乃是應用道德哲學上一個較為創新前衞的專名詞,言簡意賅。本質上,其意指的乃是具備毀滅全球人類存在的潛在現象(風險),能根本性而全面顛覆人類的一切社會結構及生存能力,甚至能扼殺我們在長遠而言的「復甦能力」(recovery capacity),令人類從此從地球表面上消失。絕大多數的存在風險皆源自於自然現象(natural existential risk),包括大型火山爆發、彗星或行星撞擊地球,又或是超大型的耀斑。這些風險事件往往被採納為流行電影的主題,故導致不少大眾認為此乃是「妙想天開」,是離地非常而杞人憂天的假設。但須知道,即便這些風險客觀概率不高[詳情可參考Toby OrdWill MacAskill等哲學家,又或是牛津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及劍橋大學存在風險研究中心長年累積的研究],單憑他們發生之時所可帶來的極端災害破壞,便已值得我們正視他們。更甚的是,這些存在風險本身並非人類所構建或促成,而是獨立於人類社會及眾多人為因素,故也不能歸納為「可控」,頂多是「可防」。

然而,隨着人類社會發展、經濟往前推進、整體社會矛盾加劇、新穎科技崛起,地球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為存在風險」,當中包括核戰、生化武器的廣泛應用、全球暖化(具爭議性──有不少哲學家並不認為全球暖化是存在風險),以及具備自身意識的人工智能,也即是所謂的通用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lised IntelligenceAGI)。我並不認為提出這些風險因子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危言聳聽。我們現時根本並沒有花足夠時間或資源去防止這些問題的蔓延及推展。為何不是讒言?須知道,毋須所有存在風險同時出現,而只需其一在未來出現,便已足以導致全人類覆沒。舉例說,超大型核戰(在核武器的反覆使用下)能在剎那間摧毀特大型城市、令百萬人在高溫輻射灰塵中死亡。強悍的生化武器能感染成千萬上億的人類,導致他們瀕臨滅亡。人工智能也可能因所謂對齊問題(alignment problem 而「暴走」,進而破壞人類社會基本存活權。

二、 毀滅又如何?論存在風險的道德厭惡性

我們具備強烈的誘因及道德責任去防止或減少存在風險。原因有二:第一,我們若想好好地活下去的話,不能單純地以為這些風險看似很遙遠,便因而視其比「政治紛擾」或「意識形態鬥爭」來得為輕,輕視或漠視這些風險為我們可構成的龐大打擊。掩耳盜鈴很容易,但水退之時,便能看見誰沒穿褲子。無論是蔓延全球的瘟疫、能消滅沿岸地區的巨型海嘯,還是國際大國博弈中所繁衍出的大型熱戰,這些風險說遠不遠,說近不近。第二,若我們具備能力,然而選擇見死不救地拒絕協助現在或未來的人類同胞去避免存在風險、從而間接導致未來生命遭受嚴重損失,此乃是一種極為自私而將自身利益置於他者利益之上的非可論證行為(unjustified behaviours);就好比你知道你的鄰居若此時出行,將會被一顆從懸崖峭壁上的大石壓死。即使你非大石的「推手」,若一早洞悉到大石落下的可能性而見死不救、不願意伸出援手,則絕對枉為人!

當然,也有個別朋友可能會問,即便世上所有人類皆死掉了,那又如何?難道人類生存是一件好事?有較為消極或反人類的朋友可能會推論,對於大自然或動物界而言,所有人類覆沒,大有可能會讓自然勢力及生物界整體重新恢復平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能對於我們來說是存在風險,甚至是存在威脅的負面事件,對於廣泛受人類存活糟蹋及迫害的萬物而言,是一件好事。道德哲學沒有規範我們必須從人類視角去看東西,甚至現代倫理學有不少名家主動敦促我們以「求大同存小異」及「眾生平等」的角度出發,尊重各種非人生命的平等存活權。在這眾多考慮之下,我們為何要執着於人類是否活着、是否生存?也許死亡,也是一種對世界好、對我們自身也好的解脫?

對此,我有四點反駁。第一,人類存在固然為大自然萬物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及干預,但單以絕大多數人類對生命的偏好(preference),以及在生存之時所能創造及享受的「效益」(utility),即便我們是從一個效益主義(utilitarian)框架出發,我們也應當支持人類持續活下去,為世界帶來整體的正面效益。同時,我並不認為從一個道德審判角度而言,我們應該「厚彼薄己」,忽略了人生本質的正面價值。第二,即便有個別人士的生命效益淨值乃是負值(名副其實的生不如死),這一點也並非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選擇適應或改變我們的偏好與生活方式,以確保我們自身取態及審判能更為正面地趨向於迎接生命起伏。第三,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並不足以蓋過或扼殺我們在科技及知識層面上的創造,讓我們能以各種各樣新穎方法協助經營及維繫地球長遠發展──比方說,保育工程及現代醫療發明,便是對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最大保證工具。最後,從哲學家鄂蘭所提倡理論角度出發,人類生活的價值遠不止於單純的「存活」,更是源自於我們獨一無二的政治公眾參與的特質。一個沒有政治參與權的群體,與動物群體無異,也並不足以讓人類具備真正深層次價值;我們的價值,正出於我們在群體生活當中所實踐的政治多姿多采、敢言可言,這也是政治體制趨向成熟的前進道路。

三、風起了:論動態衝突政治的崛起

那為何未來這十年地球很危險?學者預料全速經貿為主軸的全球化時期經已結束,而所謂的「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的大國強國,已不能如從前一般再置身在地緣紛爭的「衝突世界」事外。這是動態衝突政治崛起的年代,也即是說,國與國之間雖然仍有所連繫與合作(包括在經貿或資源層面上),但無論是在戰略扼要的產業,還是最為核心的軍事與地緣層面上,不同意識形態及理論體制的國家之間的短暫「友誼」將會急速消退。取而代之的則是逐漸深入而僵化的相互不信任,以及在不同主軸上的競爭、對抗、直接或間接博弈,再配以非常有限度的交流與合作。

動態衝突政治的特徵有三個。第一,半熱不冷的戰爭模式。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將會成為過去歷史(及可能的遙遠未來)。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將會訴諸武力與暴力作為解決核心利益問題的首選方案,或是以武裝衝突為威脅及恫嚇對方的工具。即便知道劍拔弩張對化干戈為和平的可能有其極大破壞,但這並未能阻止或減退國家使用武力的偏好,除了因為國內眾多軍事工業複合體的既得利益者以外,更是因為若在衝突邊緣前懸崖勒馬,只會「虧」了國內民眾支持度(失去民意)、同時失去在國際層面上的主導權。當然,此一模式並不能被歸納如世界第一、二次大戰那般的「全面熱戰」,出於經濟及貿易等層面的顧慮,大國與大國之間對武力的運用大抵仍會有所克制,除非是在主觀認定的「毫無他選」情況下,又或是針對非大國的中小國家,則並不會貿然動用過強的武力。當然,以下將就着衝突升溫的可能性與邏輯進行分析──全面熱戰的爆發,絕不是遙不可及的「不可能」,而是「可能但肯定不應為」。

第二,國與國之間將會就着這些衝突提供所謂的道德論證──也即是意識形態的操控及賣弄。極端民粹及排外主義是一種關鍵的思維思潮,因為其能夠論證及支撐未必符合經濟實際利益的決策方針(可參考脫歐公投前後充斥英國的反歐盟主義),並能就着任何逆反聲音扣上「叛國」及「媚外」等莫須有指控。同時,昔日的帝國主義,今時今日則可能以所謂的「人權」及「民主」實踐作為包裝,從而推動一種夾雜着道德價值觀與地緣政治利益的偽道德論述。這些種種說法,說得動聽點是一種自我催眠,說得難聽點,則是一種論述加在思想與行為上的綁架,將公民及個人轉化成實踐政治目標與理念的搖錢樹及前哨兵。衝突政治的時代,也是一個後全球化的身份政治年代。

第三,這也是與以下部分有直接關連的──衝突政治讓我們對風險的價值衡量及取態,有所根本改變。人類本質上應當是偏向於減少風險,而不是迎接更高風險。但在意識形態、身份政治、媒體渲染等現象下,人民短中期對風險的趨避,大有可能被包括情感及直覺在內的主觀因素騎劫,讓其自以為風險承受能力比實際來得高很多。結果?人民被所謂的「正確價值觀」驅動,忽視自身行為及取向所帶來的集體風險,過度側重在感受感情上虛無縹緲卻看似真實的進賬。一時三刻這種做法未必會帶來直接後遺症,但長遠後果則絕對堪虞。

四、 雨來了:我們如何離人類滅絕愈走愈近?

隨着過去十多年來的政治局勢演變,環球存在的風險正在急速上漲。我們離人類滅絕愈走愈近。動態衝突政治與存在風險的掛鈎,主要體現在三大範疇上:

第一,核戰與大型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自1945年以來,便再沒有任何世界大國將核武器直接應用在與他國的軍事衝突身上(無數次在冷戰期間的核戰威脅且當另計)。核震懾(nuclear deterrence)的邏輯建基於各國對核武器所造成的龐大破壞與衝擊之忌憚,令他們如非必要,也不會考慮到動用核武器作終極防衞所用。但隨着大國聯盟朝着「動態衝突」進發,這變相象徵着兩件事:第一,各地民眾對自身主觀認定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提高,讓政客也更斗膽地去提出各種有違正常軍事邏輯及克制理論的提議,包括加劇武裝化,將戰事無了期延長(可參見俄烏戰爭,又或是美國入侵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近年例子。第二,在極端的「政權合法性守護戰」中,有個別領導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並無選擇。比方說,深陷在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已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若其確實想在如今對克里姆林宮而言這麼不利的前線情況下,仍要維持一定程度在國內的影響及公信力,普京絕對又可能考慮出動更嚴峻而破壞力與殺傷力更大的核武器。即使我並不認為普京動用核武器的概率會大於10%15%,但此一概率遠比冷戰後的三十年,甚至冷戰期間的整體概率來得為高。

退一步而言,即便不是俄烏戰爭,在未來國際形勢嚴峻的十年,大有可能在不同的核勢力之間出現擦槍走火。核武器的動用並不一定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而可能是任何一國軍方或政府領導層,認為自身必須「下馬威」,為了將戰事及衝突一了百了,而動用的「最後一擊」。但這種思維十分不可取──針對核武器的禁忌一旦被破壞,只會讓各方勢力以「溫水煮蛙」的形式,對動用核武器的門檻逐漸降低。這正會增加全球在核戰下遭受存在打擊的風險。

第二,就着包括全球暖化及生化風險(biohazard)在內的環球性問題的合作,有可能因這種動態衝突中的零和思維,而因而告吹。理性務實的外交思維,驅使我們必須能夠將不同領域及範疇「細分」(compartmentalise 起來──也即是說,我們不應,也不能讓個別領域上的分歧及差異,導致我們在其他領域上也不相往來。這種絕對主義上腦的作風,只會讓一切可能的合作也被迫中斷。可惜的是,隨着本土國粹情懷高漲、政客自以為憑着自己國家的優勢便能獨善其身地避免受全球暖化或大規模傳染病影響、人類對科技所帶來的正面效益信心日益增長,這些因素皆令我們過度自負,忽視了我們絕對需要與他人(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合作共享資源,共同抗衡全球暖化與生化風險等的危機。

我懼怕的,正是現時上演的一幕幕:政府與政府之間就着氣候變化的溝通與合作,在政治及意識形態的爭執下,被擱在一邊。本來應當是以科學思維聯手處理及調研的新冠疫情,卻變成了某些別有用心之士用來渲染去攻擊別國的工具手腕。公民社會之間的對口及對接,在政治氛圍如斯惡劣的情況下,難以為繼。反對國際多邊主義及合作的聲音不斷抬頭,讓苦苦支撐着非牟利機構及國際峰會論壇的「國際化」聲音不得不步步為營。個別國家麥卡錫式的「反間諜」、「反滲透」行動,讓地球村中出現歇斯底里的相互猜疑及仇恨。這些種種變化,皆令我們難以就着以上這些存在風險落實妥善而全盤的解決方案。

第三,我們至今一直忽略的「黑天鵝」,其實是近二十年來發展迅速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研究學當中,有「強人工智能」(Strong AI)與「弱人工智能」(Weak AI)之分。前者指的,乃是具備或甚至超乎人類思想、認知、溝通、組織能力的人工智能;後者則是,如現時所有的人工智能一般,仍未能全方位模擬及取締人類。有不少論述皆表示,我們離「強人工智能」依然很遠。前Google中國第一人李開復曾公開表示,其認為所謂的「強人工智能」,本質上根本難以在短中期內實踐,我們毋須多慮。也有其他名家認定,人工智能若要如人類一般具備自身獨立思想的能力,仍需要在科技層面上的多次突破,以確保其能夠在有限的實體空間中擁有足夠的龐大運作效能,從而發展出如人一般的技能與反應。

但我並不這樣想。早前跟一眾從事人工智能哲學研究的尖端研究員交流時,他們跟我說,最為直接而能有效地達致「強人工智能」,也即是我以上所說的AGI,只需要我們具備成熟的三維複製與打印技術,準確地將我們腦袋掃描,然後按照這腦袋結構建構出一個虛擬體。形而上學哲學中所謂的虛擬腦袋(simulated brain),與此正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實際上,假若我們確實繁衍出能夠自給自足而自行進行行動的人工智能,我們並無任何方法去確保其會乖乖地依從我們的指令命令行事。也難保這些「強人工智能」不會對人類感到厭倦,甚至將我們認定為它們的存在風險與威脅。在這前提下,我們又怎能擔保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能和睦相處?

博友可能會認為寫到這裏,我是想太多了──這些新科技的演變,歷史上屢見不鮮,我們毋須多想多慮……但這種說法,完全低估了:第一,「強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並非「量」或簡單的「質」層面的突破,而是一種顛覆性的範式推翻(paradigm revolution);我們根本並沒有足夠的認知或能力去處理其所帶來的潛在危機。第二,也是回歸以上我們的討論。如今地球諸侯諸君似乎認定對方便是自己的最大挑戰,在人工智能及嶄新科技上不斷地進行各種各樣缺乏監管的「破格」測試,為求在所謂的「全球科技戰」層面上取得壓倒性優勢及勝利。在這種氛圍下,又有何人會認真地思索人工智能的潛在禍害與約束?

五、結語

正如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中對趙薇所說,「你還是回到火星,地球是很危險的。」

但我們不能回去火星。

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甚至死於斯。這是我們的地球,也是我們的家園。在星際旅行徹底流行前,我們除了堅持下去,則並沒有任何實際的選擇。我們沒有執着於意識形態與形式主義的權利,更沒有搞單邊主義、排外主義、霸權主義的空間。一名負責任的政客可能永遠都會視自身民眾為唯一唯二值得保衞的人民。但我們需要的並非優質政客,而是具備舉世情懷的領袖,能看見自身行為對他國他者所構成的嚴重打擊。

為何不應搞科技新冷戰?為何不應以零和思維及行為處理國際關係?為何我們此時此刻更需要國際合作,而不是盲目脫鈎或排斥他者?正因為上至國家管治者、下至每一位老百姓及平民,我們都具備守護人民存在(human existence)的基本責任。我們沒有他選,也不應存有任何遐想。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飯戲攻心》港味十足的家庭喜劇

  《飯戲攻心》是一部由陳詠燊自編自導,港味十足的家庭喜劇。之所以說港味十足,因為電影從基礎結構上繼承了《家有囍事》、《八星報喜》等經典香港喜劇,都是借由三兄弟家庭產生的戲劇衝突反映社會問題。一個小人物,事業愛情親情三失的「衰仔」,為了修補兄弟關係的裂痕而做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可謂笑中有淚。

  《飯戲攻心》整部電影基於一個封閉空間──陳家,情節設計上所有的劇情和戲劇衝突,都是在陳家甚至多半是在陳家開放式的客廳、飯廳中發生;劇情講述三兄弟之間親情與愛情的矛盾與掙扎,圍繞著「宅男大佬」陳鴻(黃子華 飾)、「精叻二佬」陳禮(張繼聰 飾)與「廢青三佬」陳熹(陳湛文 飾)三兄弟的關係,大佬和二佬亦跟「麻甩文青」Monica(鄧麗欣 飾)有三角關係,戲中的戀愛關係及觀念引人深思。劇情上,多個人物視角、多條主線並線和分拆的唯一「主線轉化點」是食飯,大佬規定每晚八點全家必須吃頓團圓飯。這個設計就充滿了華人世界特有的理念,飯桌是華人世界特有的文化符號。該片出現了四次聚餐,直接對應了開端、中部、衝突、尾聲四大部分。每次聚餐,甚至連食材都暗示了不同階段的人物心境和劇情走向。其中自從二佬女友 Monica的加入就令飯桌氣氛變得極度尷尬,因為 Monica 原來是大佬分了手三年,但仍然念念不忘的前度,這段三角戀情令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電影中提到二佬在大佬還與 Monica 在一起時,已經對 Monica 有好感,到大佬分手後就製造機會重遇 Monica,繼而開展戀情。關係沒有重疊,理論上是沒有做錯,但在情理上,戀上大佬的女友,在兩人分手後再展開追求,恰當與否可圈可點、值得討論。

一屋三兄弟 「家變」序章

  陳家父母相繼去世以後,大佬肩負起守家重責,其性格沉穩古板且傳統守舊;二佬陳禮是成功白領;三佬陳熹是電競選手。二佬和三佬都想逼大佬賣樓分家,大佬為了挽救瀕臨破碎的家庭,只有買上一堆好食材,要他們帶着女友回家「打邊爐」。沒想到的是,二佬帶來的女友竟然是大佬的前女友Monica,「偷心」二佬讓「大嫂」直接變「二嫂」;大佬二佬爭風吃醋明爭暗鬥;至於「廢青」三佬,大家都覺得他不務正業,卻在電競大賽得了冠軍。三佬買鑽戒向女友Josephine(王菀之飾)求婚,卻遭多年女友拒絕。本想精心挽救家庭的大佬,卻經歷了一場愈演愈烈的「家變」。

  正在此時,鴛鴦鍋因為煮沸無人打理,兩種湯都混在一起了,分不清哪邊是辣哪邊是不辣的,就像混亂的陳家,新舊糾葛。然而出乎觀眾意料的是,大佬在親情和愛情之間出乎意外地選擇了親情,他竟然大方邀請二佬帶Monica回來同居同住,還親手做新床布置新房。大佬甚至請剛認識的網紅阿喵(林明禎飾)冒充女友,令二佬和Monica能放心拍拖。在交談之中,不時聽到阿喵提起:「有個前男友是攝影師、有個前男友是......」,令眾人好奇阿喵究竟拍過幾多次拖,阿喵計一計數,大方分享自己有過18個男朋友,她自知拍過多次拖,未必每段關係都處理得好,但都是認認真真的。在現代社會中,「A380(即談過很多次戀愛)」已是等閒事,在不同的戀愛中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Mr. Right」,多次戀愛並不代表像對待感情不認真,可能是太認真對待一段關係,才會拍拖無數遍去找這個適合的人吧!

剛開始彼此關係,大家都不願意放下偽裝。大佬代表了舊,網紅阿喵代表了新,而二佬、三佬、MonicaJosephine則在新舊之間,不斷地搖擺掙扎,二佬明明真心愛Monica卻礙於傳統,不敢公布自己是和大佬的前女友在一起。Monica喜歡新鮮事物,也對過去念念不忘。三佬作為電競選手,表面上新潮,私底下還是當自己的女朋友Josephine是會洗衣做飯的「附屬品」。

新舊衝擊 角色成長蛻變

  人物設計上,「新新人類」阿喵可謂「麻煩製造者」,在她率直自我、爽朗性格的感染和影響下,Josephine最先改變,從一個長期被忽略,只知道給三佬做飯洗衣的「附屬品」,變成拒絕求婚,想成為依靠自己奮鬥的獨立女性。戲分佔比並不多的Josephine率先完成角色成長和新舊思維的轉變,這在專業上稱為「邊緣質變」。而Monica和二佬也放棄了傳統的觀念,大膽堅定地走在一起。大佬也放棄固執,賣了老樓,和阿喵走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起來,大佬受了傷害,其實大哥的感受才是一直被漠視的,一家人生活幾十年,包括前女友Monica在內,沒人發現大佬竟是色盲,所有人都覺得大佬的付出理所應當。更加諷刺的是,相處時間甚短的阿喵,卻成了全家最了解大佬的人,只有她發現大佬是色盲,還給他買了一副眼鏡,認可了大佬的付出。

  電影另一個值得肯定之處,是充滿動態的人物設計,每個人物都會有性格和感情上的改變,都歷經成長、蛻變,甚至頹廢和自暴自棄,因而才自然地產生了戲劇衝突,爆發出來,繼而解決。

  視聽語言方面,每個鏡頭和畫面都有導演和主創要暗示的含義。影片雖然絕大多數鏡頭畫面都在陳家,但是導演多次反覆使用了外景的廣角鏡頭,讓陳家所在的老樓和香港眾多霓虹璀璨的大廈置於一處,形成鮮明對比。如同片中六個人一樣,代表了新舊:傳統刻板、充滿回憶的過去以及新興事物、觀念層出的現在之間的對立。這種衝突的強化還表現在鏡頭的切換,例如二佬和大佬為了Monica爭風吃醋的時候,鏡頭就在他們之間不斷切換,沒有把他們置於同一鏡頭,而是表達出強烈的割裂感與不適感。就連光線的明暗、畫面的構圖、景深,都在表達這種新舊之間的對立和融合、掙扎,縱然是在家裏,做直播的阿喵和電競選手三佬,時不時都會路過的客廳走廊上,掛着的是老電影《英雄本色》的海報。最值得關注的是,導演多次以演員調度細節的表演,暗示大佬是色盲。

喜中藏悲 男主「三失」

  《飯戲攻心》喜中有悲,真正做到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悲喜其實只是觀眾視角的主體客體的轉化。其中陳鴻的「衰」,事業、親情、愛情接連失利,卻還努力維持這個家,甚至目睹前女友與親弟弟花前月下。

  雖然整部電影笑料十足,但是對於大佬來說則是他的悲劇,由此可見,悲喜劇之間只是主客體的變化而已。觀眾也能從他在半醉半醒之間,與去世亡母宛如莎翁風格般的「亡靈對話」中,可以讀懂大佬的內心世界。繼而通過剖白這樣一個內心世界,感受到電影想要表達的深度層次─陳鴻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是,在新舊觀念夾雜中,拚命掙扎又無奈妥協,還要強行跟上時代洪流的特質,可能正如你我。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難以治癒的「英國病」

  在小說《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中,主人公艾馬殊全身燒傷,面目全非,整個身體輕輕一碰就疼得要命,看起來行將朽木,奄奄一息,簡直是眼下英國的最佳寫照。

  英國的確病得不輕,最新一個患者就是標榜「鐵娘子第二」的卓慧思,她在唐寧街十號僅僅四十五天,便把國家攪得天翻地覆,天怒人怨,最終黯然下台,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首相」。英國媒體總結了她在任內幹成的幾樁「大事」:腳頭唔好,剋死女王、搞崩經濟、出賣好友、得罪同僚、激怒民眾、貽笑國際。更多評論是從患者角度分析她的「病情」,試圖為後來者尋找醫治的藥方。

  按《每日郵報》等報章給卓慧思羅列的「病徵」,首當其衝的是「好高騖遠」,按她上任時誓言打造一個「低稅收、高增長」的美好前景,企圖照搬80年代列根的「涓滴效應」,卻忽視了當今美國加息、俄烏衝突背景下英國危機重重的現實,心比天高只能落得命比紙薄。其次是「草率行事」,她身為首相拋出史無前例的激進減稅計劃卻不經深思熟慮,尤其是取消針對高收入者百分之四十五的稅率,有如劫貧濟富,而大舉減稅等於寅吃卯糧,勢必令國家債台高築,卻見不到任何增收方案,之後她又輕易推翻自己的決策,形同兒戲。再有是「剛愎自用」,她對於來自各界的批評聲音充耳不聞,堅稱減稅方向正確,以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姿態,令英國金融市場股匯債齊殺,養老金瀕臨崩盤,白白蒸發掉五千億美元。最後是「缺乏擔當」,在減稅計劃失敗後,她丟卒保車將責任推給擔當財政大臣的親信,並將其炒了魷魚,她在最後一刻仍希望以道歉了事,幻想保住權位。

  對於如何導致卓慧思「染病」,英國政治學者戴維認為二零一六年的脫歐是一大原因,那時播下的「病毒」,如今已染遍英國的整個肌體,極端民粹主義氾濫,政治正確大行其道,意識形態掛帥成風,導致上台的都是嘩眾取寵的政客,而非務實的政治家。如果翻看英國著名科幻作家、布克文學獎得主麥克尤恩於二零一九年出版的政治寓言小說《蟑螂》(The Cockroach),這種情況被描寫得栩栩如生,能從中獲得啟示。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隻蟑螂,從議會大廈千辛萬苦爬到首相官邸,一覺醒來之後,發現自己佔據了首相薩姆斯(Samus)的身軀,也從陰溝裏、地毯下的爬蟲躍升為英國最有權力的人物。作為英國首相,他的使命就是實現人民的意志──在英國貫徹「反轉主義」。於是他鋌而走險,在明知會讓百姓吃苦、國家受罪的情況下,仍以捍衛民主、實現人民意志為名,推行危險的激進政策。無論是黨外的反對派,黨內的異見者,還是議會民主的原則,統統阻擋不了他的一意孤行。

  故事聽起來荒誕離奇,但若把薩姆斯與卓慧思的名字進行調換,情節完全成立。對於脫歐的政治毒害,正如麥克尤恩在前言中所說,「我不知道那個荒唐的杜撰算不算得上成功,但其對至少未來一代人可能造成的衝擊,也許沒有什麼能夠在愚蠢的尺度上和它匹敵」。事實上,脫歐帶來的市場收縮、勞動力短缺等影響已全面顯現,也是今天英國危機的主要導火索。當然,像脫歐這樣關係國家命運的重大決策,竟輕率地交由全民公投來決定,如同入閣八年來毫無建樹的卓慧思,也是由十六萬保守黨基層黨員送上首相寶座,這種所謂民主制度實在要打上問號。

  另外,英國結構性的矛盾也加劇卓慧思的「病情」,即高赤字、高通脹之下經濟停滯、勞資關係緊張現象,人們俗稱的「英國病」(British disease)。實際上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種現象便不斷反覆惡化,如學者希拉德所說,「英國病」已廣泛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成為難以治癒的慢性病,今天英國國內外環境雖已大不相同,但許多病徵仍與當年驚人相似。

  比方說能源危機: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出現,英國陷入經濟停滯和價格上漲並存的滯脹,原材料成本與工資高企造成生產力下降,英鎊匯率下跌,但貨幣貶值卻未改善國際收支。債台高築:英國經濟低迷,令稅收持續減少,財政赤字增加,國債累積餘額不斷上升,七十年代中期甚至財政破產。資本外流:隨着英國競爭力下降,資本流向海外,包括汽車產業等外移,技術發展趨於滯後。罷工盛行:因經濟惡化導致民生危機,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人持續罷工,像醫生護士罷工醫院無力運作,供餐人員罷工學校停課,垃圾回收人員罷工垃圾無法回收,卡車司機罷工供暖用煤油難以送達等,出現了「不滿之冬」。

  在經濟學家厲以寧的《二十世紀的英國經濟:「英國病」研究》一書中提道,「英國病」表現在通脹與失業並發、經濟效率低下等。就連兩黨政治也完全失靈,保守黨和工黨都想通過需求管理來拯救失調的英國經濟和患病的英國工業,但兩黨的信念統統都是幻覺。撒切爾夫人實施新自由主義經濟,一度讓病症有所緩解,但病根沒有清除,如今卓慧思仍想照方抓藥,卻鎩羽而歸,這提醒人們「英國病」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