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維摩詰

被他人責罵,是什麼感覺?即使是自己錯,或辦事不力,心裏面總會有不好受。又或者,下次可能會成為大家溝通上的障礙。凡人尚且如是,聖人原來也會有這種反應。

故事發生在著名的《維摩詰所說經》,又稱《維摩詰經》、《維摩經》。它是基於般若空義闡揚大乘菩薩道,全經以維摩詰為中心人物,他是一名長者居士,長期做各種供養,常常行善。精通大乘之道而開悟,深受眾人敬仰。透過文殊師利等人物與他共論佛法來宣揚大乘佛理,特別集中在不二法門上,梵文本提到的其中一個經題,就稱作《消除種種兩重對立》。以下是經文節錄:

弟子品第二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他是為了方便引導世人,乃示範病重,躺在床上,痛苦呻吟。聽說他患病在床,上至國王大臣,下至富翁居士,和婆羅門等,舉凡有聲望和地位的人,都紛紛前來探病。但是,這樣一位高人,連佛陀身邊最親近的傑出弟子,以至佛菩薩,竟然都婉拒前往他的府上探病。為什麼?

這班人,修行造詣及對佛門道理了解甚深,竟然都不約而同地被他指摘過不是,或修行上一些瑕疵,因此都在佛陀遣派時難為情地回絕。最後,是請了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出行。這樣的起承,就烘托出接着兩人的相會一定大有火花精采之處,是吧。這樣一個高人,又曉神通,為什麼會病?有什麼不治之症,藥石無靈?

文殊菩薩為何又能不致被呵責?這樣直截了當的居士,當面對佛陀時又會採用什麼態度?此篇佛經文字流暢優美,金句連珠炮發,內容豐富,古今都深受文人雅士喜愛。

這本佛經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就是透視怎樣修行能得到最終解脫的探索。在家還是出家?那些風月場所,聲色犬馬之地又怎樣?男與女的分別又如何?對於現世一些生活中如何把佛法活出來,或融入生活中,這裏都有豐富啟示,博友可自行體會。

最後只談《維摩詰經》的影響:

《維摩詰經》中的故事性很強,例如天女散花【註】、請飯香土等等,故事人物鮮活,想像奇迥,富於文學趣味。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學士最愛清談與《維摩經》,六朝志怪作品深受《維摩詰經》中佛教教義、文學手法之影響,大量反映惡報、地獄等場面。鳩摩羅什門下著名弟子釋僧肇在讀《道德經》有 「美則美矣,然期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也」之感嘆,後來讀到《維摩詰經》,決定出家。《高僧傳》記載東晉高僧及佛學家支遁在山陰講《維摩經》。王安石作過一首《讀〈維摩經〉有感》的詩:「身如泡沫亦如風,刀割香塗共一空。宴坐世間觀此理,維摩雖病有神通。」中唐著名詩人王維,從小便因其母信佛的影響,成年後將自己的字就是「摩詰」,故後世也稱王維為王摩詰。

《維摩詰經》的「不二法門」和思想,深深影響了禪宗的「不二」思想。即所謂的「動靜不二,真妄不二,維摩明一切法皆入不二門。」《維摩詰經》中的許多典故,多變成禪宗公案。宋代以後的士子多好禪學,常講《金剛經》、《楞嚴經》和《圓覺經》。自此《維摩詰經》的影響變小。

註:

佛經中闡述到如來佛在西天的蓮花寶座上講述經文的時候,忽然感知到得意弟子維摩詰得了疑難雜症。於是他便派門下弟子前去探病,推斷出維摩詰要趁此機會宣經釋典,便讓天女前去監督弟子們的受教情況。於是天女便手提花籃來到了凡間,低頭一看,見到維摩詰果然在與弟子們傳授經法,頃刻間天女將花籃里的鮮花灑向凡間,然而弟子舍利弗的身上便沾滿了鮮花,眾人看到此番景象都詫異萬分。天女道:「結習未盡,固花著身;結習盡者,花不著身。」舍利弗得知了天女的教誨,便越發努力學習經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