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真正原因

  明末時期,有幾位歷史人物應該大家都十分熟悉,吳三桂、李自成、明思宗崇禎帝他們三位可以說得上是影響整個歷史發展的三位重要人物,而當中的吳三桂可以說是扭轉歷史發展的關鍵。談到吳三桂,大家應該對他的印象應該不外乎是「漢奸」或者「引清兵入關」,而他之所以會當「漢奸」的原因有傳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了一位藝伎陳圓圓。究竟這個傳聞是真的嗎?當時的吳三桂為何會在山海關放清兵入關?以下引述一則廣傳的野史:

吳三桂之所以成為千古罪人,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要了解吳三桂與陳圓圓的關係,還得從頭說起。

吳三桂,原籍安徽徽州,後定居遼東中後所。有一年,吳三桂隨祖父到蘇州採購綢緞,閒暇時與蘇州好友周仝遊覽太湖。二人正在茶館品茶,忽見隔岸遊艇上有一位妙齡女子翩翩起舞,歌聲優美動聽,吳三桂不覺怦然心動。他問周仝:“這是何方女子,聲色超群,令人傾倒?”周仝道:“你有所不知,她叫陳圓圓,是蘇州藝美戲班子的當紅歌妓,名震江南。”

吳三桂與周仝分別後,心神不定,腦海裡總浮現陳圓圓的身影。他無心經商,常藉故“與同窗好友相會”,實則跟隨藝美班觀看演出,以目睹陳圓圓的芳容。陳圓圓每次出場演出,總看見前排座位上有一位英俊青年,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使她六神無主。她偷偷觀看這位青年,儀表堂堂,文質彬彬,從他的衣著打扮看來不像普通人家子弟。後來聽老闆說,這青年姓吳,叫吳三桂,是將門子弟。陳圓圓每次演出,只要看見吳三桂,便心不由己地暗送秋波。

一日,陳圓圓缷妝後回家,忽聽背後人叫,回頭看時卻是吳三桂,她喜出望外,於是放慢了腳步。吳三桂緊走幾步,趕上陳圓圓,約她“春來茶館”敘話。二人來到茶館就坐,先客套了一番,要了壺茉莉花茶,邊品茶邊聊天,互訴愛慕之情。二人難分難捨,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吳三桂說:“我一定要把你贖出來,娶你為妻,永不分離。”陳圓圓說:“我出身貧賤,不配當你的妻子,只要你對我好,能在身邊伺候你我就心滿意足了。”於是二人海誓山盟,私定終生,只等吳三桂父親應允,再明媒正娶,接陳圓圓進入吳家大門。

誰知風雲突變。正當吳三桂與陳圓圓“情切切,意綿綿”之時,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從北京給他發來急書,讓他立即動身來北京參加武舉考試。吳三桂父命難違,只好忍痛與陳圓圓分別,留下無限遺憾。

吳三桂赴京應試那年,只有167歲,他英俊瀟灑,武功高強,一舉考中武舉人。

吳三桂中舉後,除習武練功外,常閱讀《孫子兵法》和諸子百家著作,對史書也是愛不釋手。《漢記》中的“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是他的座右銘。立誓要做朝廷身邊的大官,娶陰麗華那樣的大美人為妻。

吳三桂文武雙全,仕途一帆風順,很快當上了寧遠總兵,擁有精兵2萬、吳家軍3千,成為東北的勁旅。吳三桂當了總兵後,實現了第一個願望,可是嬌妻在那裡?他日夜思念陳圓圓。自從蘇州一別,陳圓圓杳無音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圓圓仍在蘇州當歌妓,生活非常悽苦,於是他派親信吳勇攜黃金500兩,去蘇州贖陳圓圓。

可惜田畹(崇禎帝的老丈人)事先早已將陳圓圓藏在田府,百般呵斥,給她穿金戴銀,珍饈美味,由8名侍女伺候,所須之物應有盡有,可是陳圓圓總是鬱悶不樂。後來田畹得知陳圓圓與吳三桂有染,至今二人仍相互愛慕。為了找靠山,田畹決定忍痛割愛,把陳圓圓送給吳三桂。吳三桂見到陳圓圓,百感交集,淚流滿面。陳圓圓見了吳三桂,恍恍惚惚以為在夢中,當場暈倒,侍女趕緊將她扶起,送她到室內休息。這時田畹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當場將陳圓圓贈予吳三桂,並選擇良辰吉日令二人完婚。正當吳三桂與陳圓圓如糖似蜜,如膠似漆難分難捨之時,忽然傳來資訊,清兵入侵寧遠邊關吃緊,崇禎皇帝急催吳三桂回山海關禦敵。吳三桂只好將陳圓圓送往吳府,然後再一次忍痛與陳圓圓離別。

李自成農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陷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李自成隨即派要員攜白銀萬兩、黃金千兩、錦緞千匹前往山海關招降吳三桂,並封吳三桂為侯。

吳三桂見了來使,深思良久。降清即漢奸,必落萬世罵名;歸順李自成,雖說對皇帝不忠,但明朝已亡,還是歸降李自成,共御外辱為上策。正在這時,吳三桂派往北京的密探回來了。他把探子叫到密室,詢問北京城裡的情況。密探說:“吳府被劉宗敏抄了!”吳三桂說:“這不要緊,我回去後,他們自然會歸還我。”吳三桂又問:“老太爺如何?”探子說:“老太爺被劉宗敏抓起來了!”吳三桂說:“這也不要緊,我回去後,他一定會放出來的。”接著他又追問了一句:“夫人陳圓圓怎麼樣?”密探哭喪著臉半天才說出:“大事不好,陳夫人被劉宗敏霸佔了!

吳三桂一聽,二目圓睜,怒髮衝冠,拔劍斬去案角,仰天大叫:“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不滅李賊,不殺劉宗敏,我誓不為人!”吳三桂咬牙切齒,一不做二不休,立斬來使,投降清廷,引清兵入關,很快攻下北京,將李自成農民軍趕出北京城。

吳三桂率兵追殺李自成至降州,忽聽部將在北京找到陳圓圓,並護送她來降州。吳三桂派兵列隊30里,自己騎著高頭大馬披紅戴花,親自前去迎接。降州大街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嗩吶歡唱,鞭炮噼裡啪啦地響,整個降州沉浸在歡樂之中。當吳三桂見到陳圓圓,只見她髮鬢不整,面容憔悴,不覺潸然淚下。吳三桂拉著陳圓圓的手,泣不成聲地說:“圓圓,不是做夢吧?想不到今生今世我還能見到你。”陳圓圓看見吳三桂已經削髮,知他降清,已不是大明將軍,心中百感交集,她說:“你現在已不是大明山海關總兵,而是滿清的平西王了!”吳三桂一臉無奈,低聲說:“我這也是沒辦法,為了你才出此下策呀!”隨後,吳三桂將陳圓圓護送到吳府。

吳三桂把陳圓圓接到家,大擺宴席,為陳圓圓接風洗塵。他把陳圓圓安頓停當後對她說:“我軍務在身,不能在家久留,我要繼續追擊李自成。”陳圓圓對吳三桂說:“李自成待我彬彬有禮,照顧周全,望將軍手下留情。”於是,陳圓圓一五一十地道出李自成對她的禮遇。

李自成進京後,得知劉宗敏從吳府中搶走陳圓圓,心中非常憤怒,又感到不安。他怕此事惹惱了吳三桂,“招降”會毀於一旦。他立即派高夫人去見劉宗敏,望他不要胡來。高夫人見過劉宗敏,婉轉地對他說:“自成聽說陳圓圓聲色藝冠絕天下,欲請她宮中表演歌舞,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劉宗敏就是一百個不願意,他也不敢得罪李自成,駁高夫人的面子,於是答應道:“請陳圓圓進宮。”就這樣,陳圓圓來到李自成身邊。

李自成見了陳圓圓非常驚愕,心想:“天下竟有這樣的美人!”但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先用好言好語安撫陳圓圓,並答應吳將軍進京時定使他們團圓,然後挑選10名宮女照顧陳圓圓的起居飲食,從此把陳圓圓保護起來。

一日,李自成去後宮看望陳圓圓,見面後他對陳圓圓說:“聽說你的歌聲優美動聽,能否為朕唱一曲?

陳圓圓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崑曲。李自成聽了,大呼“不好!”原來他是陝西米脂人,聽不懂江南話,於是他讓陳圓圓改唱秦腔。陳圓圓唱的秦腔,字正腔圓,聲音嘹亮,李自成聽了眉開眼笑,拍案叫絕。李自成又叫宮中歌女改唱西調,自己也鼓掌隨唱,陳圓圓聞聲翩翩起舞。李自成陶醉在歌舞聲色之中,面帶微笑,親切地問陳圓圓說:“這個曲調好不好聽?”陳圓圓為討李自成歡心,隨口答道:“此曲只應天上有,非南鄙之人所能及。”李自成聽了哈哈大笑,他拉著陳圓圓的手說:“你真會說話!”從此陳圓圓被奉為上賓。

不久,李自成得知吳三桂在山海關“殺來使,降清廷,引清兵入關”,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他欲殺陳圓圓,以解心頭之恨。陳圓圓不動聲色,大義凜然地說:“妾聽說吳將軍只所以拒降大王而歸順清廷,完全是因妾身被劉宗敏所辱,以致叛國投敵。大王殺我,我命不足惜,只怕吳將軍誓與大王血戰到底,對大王反而不利,還望大王三思而後行。”

李自成聽了陳圓圓的話覺得有理,便將陳圓圓留在皇宮,派人保護,自己與劉宗敏率兵40餘萬攻打山海關。

李自成敗退到北京後,欲帶陳圓圓一同撤退。陳圓圓非常機敏,她對李自成說:“妾身既事大王,豈敢再有三心二意。妾若同大王一塊西行,吳將軍必然窮追不捨。大王若將妾留在京城,我將大王對我的知遇之恩告訴吳將軍,勸他不要追趕,大王也可以安全西撤。大王對我的大恩大德,妾將永生不忘。

李自成聽了陳圓圓的話,凝思良久,覺得她的話全是肺腑之言,於是將陳圓圓留在京城。

吳三桂聽了陳圓圓的一番話,心有所動,不想再去追殺李自成,與陳圓圓一起共享榮華富貴。可是轉念一想,覺得有所不妥。他對陳圓圓說:“我也想給李自成留一條生路,不過清廷聖旨難違,服從命令乃是軍人的天職,望夫人諒解。”第二天,吳三桂率兵繼續追殺李自成的農民軍。

吳三桂擊敗李自成,有功於大清王朝,被順治皇帝封為親王。其妻張氏被封為福晉,令其子吳應熊赴京供職,還把清太宗(皇太極)的十四女和碩公主許配他為妻,命吳三桂鎮守雲南。此時吳三桂權傾朝野,富甲天下。

當了雲南王的吳三桂非常寵愛陳圓圓,欲廢掉張氏,立陳圓圓為“正妃”。陳圓圓深知自己由歌妓而貴為藩王姬非常滿足,再也沒有非分之想。她婉言謝絕吳三桂的美意,並語重心長地說:“妾以章臺陋質,謬汙瓊寢。始於一顧之恩,繼以千金之聘。流離契闊,幸得殘驅。獲與奉匜之役,珠服玉饌,依享殊榮,分已過矣。今我王析珪祚上,威鎮南天,正宜續鸞戚里,諧鳳侯門,上則立體朝廷,下則重型裨屬,稽之大典,斯曰德齊。若欲蒂弱絮於繡。培輕塵於玉幾,既蹈非耦之嫌,必貽無儀之刺,是重妾之罪也!其何敢承命。”

陳圓圓深諳貴極而險,盛極必衰的道理,不願捲入是非之旋渦,力勸吳三桂晉封張氏為王妃,這使張氏對陳圓圓刮目相看,她雖霸道卻不敢加害於陳圓圓。

吳三桂見陳圓圓不願接受封號,便在昆明建金殿,他像吳王夫差對待美女西施那樣,日夜與陳圓圓飲酒作樂,將陳圓圓奉為藩王府中的陳娘娘。吳三桂荒淫無恥,他不但寵愛陳圓圓,還寵愛“八面觀音”和“四面觀音”,將她們藏於麗宮,王府中美女不下千人,過著窮奢極欲皇帝般的生活。

陳圓圓不願與吳三桂同流合汙,便藉口自己體弱年邁,到昆明三聖庵出家為尼,終日焚香誦經,頤養天年。

康熙十六年(1678),吳三桂在衡州稱帝,不久病逝。孫子吳世瑤繼位,16819月,吳世瑤在昆明自殺,部下棄城投降,吳家男女老幼盡遭殺戮,唯陳圓圓下落不明。據說,3年後她在昆明三聖庵圓寂。

  吳三桂是否真的為了紅顏而背叛明帝?

  話說崇禎時期,為了應對東北滿洲的入侵,在遼東地區派駐了不少軍隊,而吳三桂就是駐紮在遼東的其中一位總兵。但到了崇禎十七年,駐守遼東的總兵不是戰死就是投降,令吳三桂成為了遼東地區官階最高的地區總兵。而在吳三桂之上的還有擁有調兵權的正二品官遼東巡撫黎玉田和官拜一品的薊遼總督兼兵部尚書王永吉。雖然普羅大眾未必聽說過這兩個人,但事實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舉措與他們才是高度相關。

  時間來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初六,崇禎帝接到奏報稱太原等地已被李自成的部隊被攻破。山西淪陷之後,河北平原基本上就可以長驅直入,北京城就自然危在旦夕。所以崇禎皇帝唯有下令,王永吉總督率領關外軍隊與吳三桂一起棄守寧遠城,入京勤王。只可惜命運弄人,十來天後,當王永吉率領的遼東軍先頭部隊來到了離北京城還有數百里的豐潤縣,李自成已經攻破北京城,思宗自縊身亡。城內百官紛紛歸順投靠,而且大順軍還在城內肆意搶掠,就連吳三桂之父吳襄也遭到了拷打,並搶走五千兩白銀。這讓後來趕到的吳三桂大為震怒,發誓「君父之仇,必以死報」。

  與此同時,遼東巡撫黎玉田收到消息,清兵已進駐早前明軍棄守的寧遠城,並準備進一步南侵。所以就通知王永吉和吳三桂返抵山海關商議對策,當時決定由王永吉聯絡史可法,並希望可以南北兩路夾擊收復北京。碰巧的是,當晚李自成的招降使者唐通與左懋泰、張若麒也趕到了山海關。儘管如此,他們三人還是決定拒降,所以王永吉按原計劃南下聯絡史可法北上,而吳三桂再率遼東軍西進,一起夾擊收復北京。為了拖延時間,他們決定派黎玉田為使者前去北京假意與李自成談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黎玉田假戲真做了,到北京城後真的向李自成投降。而他選擇投降當然有其自身的考慮,在遼東軍而言,士兵聽令於「平西伯」吳三桂,而文官系統中也是聽令於王永吉,更何況一旦被發現是假意投降,在北京的他很容易就成為李自成手上的人質。

  而吳三桂就在同一天收到遼東軍的監紀同知童達行的一個提議,「借兵為崇禎復仇,事成割讓黃河以北之地作為酬謝」。缺乏政治經驗的吳三桂面對如此紛亂的局面,只能求助於他的直屬上司王永吉,而王永吉當然也有其政治考量,為了避免自己背上出賣民族之名,同意童達行的建議後,提出以吳三桂名義向大清發出了一份「請兵書」。而後來的歷史大家都應該一清二楚了,因為父蔭而當上武官的吳三桂就是這樣成了引清兵入關的「千古罪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