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香港第二景」

  「香港第二景」,指位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園最高處的那個水池「天人合一」,它前臨吐露港,遙對八仙嶺,遠眺深圳東部的山脊線、摩天大樓、大鵬半島。

  抑景、借景、添景、框景、漏景,這裏都用上了。池水雖然高高在上,矗立山頂,俯瞰海灣,卻看似與海水不分高低,平起平坐在同一水平面上。行走在池邊的人,看似四面鄰水,人在水中央,又如同上半身浸在池水,下半身浸在海水。以山水為背景,以樹木、小島、天際線作裝點,直接利用,再加一番改造,設計師把自然景觀和人文寓意結合得維妙維肖。

  池子旁邊的「合一亭」,配以英文名Pavilion of Harmony,和諧之亭。這裏為紀念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先生及其所著的《天人合一論》而建,譯名譯出了創建者的初衷。前任中大校長、社會學家金耀基教授,他切合人文,匹配地理,優雅地把景點譽為「香港第二景」。

  旁邊有一面牆,不知道是否也叫合一牆,牆面上刻着錢穆先生的《天人合一論》。這是錢先生去世之前的最後一篇遺稿,闡述了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錢先生生前多次強調天人合一觀,每一次提及,雖然理解不同講法不同,卻都圍繞同一個主題──人道和天道要和諧。

  水池似乎是建築的亮點,在房前屋後或一個小區規劃一個,是建築師和園林設計師的巧妙安排。水,除了供人類飲用、使用和調節溫度,它的鏡像功能是文學家和詩人掛在嘴邊的一大話題,亦真亦幻,亦霧亦夢,反射建築景觀、城市風貌、天空雲彩;池中的倒影予人以遐想,海灣、小島、山巒、城市,萬物皆成一體。

  我憶起電影《阿甘正傳》的一組鏡頭。戰鬥英雄阿甘從戰場上歸來,接受總統頒贈的榮譽勳章。他在國會山莊前的那個長方形水池前演說,當說到自己的名字福里斯特.甘時,水池對面的聽眾群裏,中學時代的戀人珍妮高喊他的名字。剎那間,兩人幾乎同時跳進水池向對方衝去,在水中擁抱,在水中接吻,四周的人群沸騰了!

  水是無色的,但是水的世界卻是多彩的。藍天白雲下,「天人合一」被婆娑的樹影半遮着面,水中的景物伴着漣漪而波動。微風拂過,倒影縹緲,若有若無,這不就是南宋文人朱熹「半畝」詩句的意境嗎?「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彩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天人合一」的鏡像功能,敦促人類隨時檢視自己,尊重自然,並與之和諧共存。錢穆先生把人與自然的關係娓娓道來,「天空之鏡」的意義在這裏昇華。

說到天空之鏡,台中也有類似景點,它就是台版天空之鏡藏寶莊園(Far Far Away Kingdom)酒桶山,遊客可以遠離都市的喧囂,進入打卡熱點。台中天空之鏡,像是漫步在雲端站在玻璃屋拍出仙境般的照片,還可以在這裡享用無菜單料理和下午茶;鏡藏寶莊園除了是景觀餐廳以外,也是露營區,兩者都可以在超美的位置欣賞酒桶山的美景,一起遠離都市喧囂吧!此外,台南西寮鹽灘地、台東的都歷海灘也有天空之鏡的稱號。

 

1 則留言:

  1. 如果冇錯,我會選「香港第一景」,是從太平山凌霄閣摩天台望出去的維港景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