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如何看100分?

作為人之患卅年,對於香港教育,特別考試評分,多少有丁點話語權。香港有不少學校正在奉行正向教育,內地稱為積極教育。其實,廣義來說,教育的使命,本身就是為了塑造積極的人生。但是,教育真的在塑造積極的人生嗎?聽上海一位教授提到:100分制是一個問題。

在香港,100分的做法從來就是如此;起碼從我1958年念幼稚園開始就是如此。也許是英國的傳統,也許是民國以來就是如此。但是在中國內地,跟隨「蘇聯老大哥」,用的是5分制。

先說分數這回事。說到底,用數字來代表學生的成就,本身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一方面,學生的表現,即使是某一個簡單的測驗,也會有很複雜的內涵。即使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比如說,分數加減,學生答案對了,其實不知道學生懂了什麼。只不過概念上只能以對錯判定,然後以分數做代表。我畢業後在大學當助教,上物理課的 tutorial class;多是物理第一年學生,我把一個小球往上拋,問「球受的力是向上還是向下?」卻都答是「向上」(其實受的是向下的重力,所谓「地心吸力」,是物理的基礎知識)。可見,考試成績好,並不一定代表學生學得好。

還有一個問題,至今難以釋懷。小學簡單的數學四則題,學生答對了60%,得到60分,為什麼算合格?在實際生活中,難道就可以允許計算錯誤的任何空間?假如在商店負責收銀,只要有一筆數算錯,就要負上很大的責任。更不用說學生的中文作文分,70分與80分,真的可以分辨其優劣?

分數:數字代表學識?

2009年,上海參加OECD的國際學生成就比較(PISA),獨佔鰲頭,引起美國效法上海的熱潮。除了家庭作業、校服之外,各州紛紛引入標準化測驗。但是卻變成了一門大生意,被幾家製作測驗的大企業包攬。結果,所謂標準化測驗,大都是比較簡單粗糙的多項選擇題。道理很簡單,非如此難以維持大規模的測驗體系──難以管理、難以批改、難以判斷。於是,學生的表現就變成了極簡單的數字。

2013年,我為紐約的亞洲協會,在東亞各國做一個教育改革的掃描調查。其中日本也出現了類似的情形。日本從1980年代末起,一直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但是被邀的德國諮詢專家卻認為課堂沒有什麼變化。教師完全同意這種觀察。他們說:75%的大學都是採用同一個測驗中心的試卷,都是簡單的多項測驗題。教師覺得無奈,為學生準備考試,是他們的責任,只能按考試要求而教學(teach to the test)。而作為收生的大學卻又覺得這樣的測驗,以分數代表學生,簡單而容易操作,不希望改變這樣的入學考試。

現在內地高考,大學收生看「分數線」,就更加是把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歸到一個總分,因而掩蓋了學生在各方面學習的優劣。這就遠遠超過了用分數表達個別科目知識,而是用數字表達學生整個個人。說起來非常不合理,內地的教育工作者也會覺得不合理,但是「分數線」的慣性難以逆轉,也沒有人想出什麼替代辦法。關鍵不在於分數,而在於拔尖淘汰的理念,也就是工業社會教育特有的學歷話語。

用分數來表達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以行政的方便,犧牲了學生的真正表現。100分制則可以說是分數制裏面最惡劣的一種。

100分變成了學生追求的目標,也是教師心目中學生的最佳表現。但是,100分數是一個極限,一塊不指望可以逾越的天花板。只有在極為幽默的情況下,才有「給你120分」的說法;在學習的現實裏,100分還是最高分。這種制度下,追求100分往往變成了學習目標。標準答案是大家追求的目標。所有的作業、測驗、考試都是追求滿分的答案,或者說評卷標準要求的答案。

100分:滿分與扣分

懷着100分在心裏:

1)學生就不會考慮超越,更不會考慮創意。知道這些都是沒有結果的,因為不會超過100分;

2)又甚至,假如創意不符合標準的答案,不單不會超過100分,而且會被判錯誤而失分:

3)在現實中,更嚴重的是,追求100分的努力是一個無底洞,無論花多少精力,都無法保證得到100分,學生的寶貴青春就被100分這個目標耗光了;

4)拿到了100分的,難免躊躇滿志,以為自己真的到了頂峰。

100分制更惡劣的影響,它是一種懲罰性的制度。學生的分數,表面上在於爭取高分,實質上是減少扣分。大家都潛意識地假設得到100分是學生的少數,那叫「滿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是不會「滿分」的。教師給的分數,假如不是100分,就是表示學生還「欠滿意」。

早些年代,香港還有不少學校以100分作為conduct mark(行為分),以代替傳統的「記缺點」、「記小過」、「記大過」,更加突顯了100分制的性質。潛在的假設:學生應該是完美的,每犯一次事,就「扣」「行為分」。學生的行為分只會愈來愈少,也就是愈來愈成為「壞學生」。沒有絲毫的鼓勵意思。當然,有見及此,也有學校創造出變種,或則扣分有時間性,經過一段不犯規的時間,就自動註銷,就像香港交通犯規一樣;或則有機會記優點的時候,可以「將功代過」,抵消一定的犯規扣分。不管如何,把學生的表現,歸納為分數,而且以扣分為主,就是懲罰性的做法,沒有鼓勵性。

雖然在香港與中國內地,公開考試已經有了不少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有創意的答案,但是仍然逃離不了100分的極終給分。

學生:何必分分計較

100分制的另一個壞影響是,教會了學生斤斤計較,或曰「分分計較」。學生得了89分,就懊惱自己沒有進入90分。89 90, 就真的差別這麼大嗎?文首提到的前蘇聯的5分制,就大大減少了斤斤計較的因素,雖則仍然是以分數代替表現。現在香港唯一的公開試DSE,採取的也是5分制。也就是把學生的考試表現分為5等。雖說還是等級,但是有兩個好處:一、考試本身沒有篩選功能,不同的「用家」可以有不同的門檻,要求不同的等級;二、第5等之上,還可以有超越性的5*5**,起碼從制度上消除了「天花板」的障礙。

不過,即使是5分制,也可以斤斤計較。在哈佛就遇過不止一名學生,前來哭訴,說一生都是拿A,而我給了她B+

英國的AL考試,在這方面算是有點突破:5分制合格率達到96%,取得A的達到60%。傳統的看法,「太容易了」,意思就是水平不高。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確是做到了中學畢業的「認可」認可,也就是打破了拔尖淘汰的形態。當然,這也符合英國主要大學在考試之前「備取」(conditional offer)的傳統。

近幾年,美國的許多主要大學取消了根據考試成績收生的做法。雖然是因為種種「政治正確」的原因,歪打正着,卻為考試成績的統治皇朝,畫上了句號;也為不靠分數收生,提出了可行性。

100分制,估計在我們社會,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作為學校、校長、教師、家長,在這種強勢的傳統下,也許可以着力減輕分數的影響,減輕100分的惡劣效果;而不是有意無意地鼓勵了學生的「分分計較」。

再論100

上節探討了關於100分制的影響。馬上有不少朋友說,「但是總得有個標準的marking schemes呀?」「不用100分,用什麼?」更有更直率的:「這太離地了!教師看了沒有用。只有打擊士氣!」

首先,作為退休教師,最重要的是根據過去經驗,實話實說。提出問題,不等於就有解決方案。分析問題,有助於認識事情的真相,但不等於就能夠改變現實。而且,往往有這樣的情形:分析得愈深刻,問題挖得愈深,愈難解決。但不等於就此不要繼續深究。

最不幸的情形是:由於分析觸動了現狀,或者與當時的政策唱反調,又或者與民間的文化信念相悖,於是見解被否定,被壓制……這些都是常見的事。當然,不排除有學者知識憑空臆想,的確離地;但更多的時候,是學者的良心所致,也就是實話實說。

第二,現在的情形,到處都有對教育不滿的聲音。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如是。人們不滿的,有些的確是非常過分的現象,有些只是人們認識的差異,有些則是非常表面的瑣事。即使如此,不分析這些現象的背後,這些不滿就永遠不會得到解決。

世紀之交,香港的教育改革,花了一整年全城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教育應該是……?」從而把教育的發展,從純粹的經濟話語,轉移到學習話語。那時候的背景,家長不滿學校,教師不滿學生,僱主不滿本地畢業生。改革之前,教育統籌委員會做過七個報告,涉及教育制度裏面的方方面面,有學者統計,裏面的建議超過270條,都是很認真而具體的建議。但好像都不能解決人們的不滿。當時的改革,在全社會面前展示了新的目標,配以新的內容(課程),大家有了新的方向。一些舊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教育界出現了新的氣象。那是一個移風易俗、調動全社會的大動作。

教育要變,絕非無病呻吟

這樣的變革,有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如此大動作的變革,不會輕易再發生。

現在人們的不滿,也說明世上沒有永葆青春的變革。已經是四分一個世紀,社會又變了!環境已變得不復舊貌,人的思想意識也不再一樣。上一次變革沒有也毋須觸及的深層元素,現在成為問題了。

這就是我們一直不斷強調的:社會變了,教育碰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關鍵就是工業社會關心的把人類分類分等的教育功能,已經不合時宜;因為社會已經不是一個可測的、固定的、嚴格的金字塔。學校的圍牆,已經開始動搖;學生的學習,已經遠遠超過課程的範圍。變幻的社會,已經不可能把學生局限在單一的學歷和職業期望。關鍵的一點,把學生關在分數的牢籠裏面,是蒙蔽了他們,對不起他們。

第三,我也非常明白,100分這回事,還會延續一段長時期;不是某項政府政策,或者有哪位英雄振臂一呼,就會改變的。老實說,文首的那些問題,都不容易找到答案。我們要準備與100分共存。那難道我們就忍辱偷生啦?就讓這種其實不合理的、有害的分數制度統治學生的生活?

我現在的觀點: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非常多,我們無法一下子全部清理。100分制與觀念的現實,不在話下。但是...

(一)我們可以花一點心思和努力,壓縮100分制引起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對於分數的高低,教師可否不要刻意強調?家長不要過分褒貶?又比如說,減少「分分計較」,淡化分數差異的顯著性。

(二)這裏的壓縮,是為了騰出空間,讓學生有更多不必記分的學習和活動空間。我們閉目想一想,學校裏面不記分數的活動,其實很多很多,裏面也有豐富的學習經歷。不把這些活動當作可有可無(因為不算分數),而是重新檢視和擴大它們的重要性。在疫情裏面,香港的學校其實在這些方面有了不少的突破。

(三)提防把一些不必算分數的活動,勉強納入記分的範疇,例如上面提到的100conduct mark(行為分)。固然,以為所有的學習都可以量化,是一個時代的迷思;全球到處都有探討。但是在學校的層面,還有很大的空間,不必受公開考試和行政要求的束縛,開展種種不必數量化、標準化的學習活動。

(四)逐步減少100分制的負面影響,在制度上也不是完全沒有變化的空間。就大學收生而言,相當多的大學,還是把入學學生的成績(分數),看得很緊。學生報考也會考慮自己的分數,比較適合報讀哪一些課程。而坊間一些報讀「攻略」的出版物,也會「指導」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成績,優化自己的錄取機會。有一段時期,大學還要上報自己收生的平均分數;有些大學至今還要求各個學院上報收生的分數。

這一方面是沒有努力或者能力設計出一套分數以外的收生標準。數年前我訪問過一些在校內負責收生的教師,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我們也覺得按分數並不能讓我們收到最合適的學生,但是離開了分數,會承擔『不公平』的批評壓力。」他們的潛台詞,其實是說,按分數收生,並不是最合理。站在理性高地的大學,為什麼能夠允許這樣的不合理現象繼續存在?

大學收生,貴在廣開門路

話得說回來,不少大學,不少大學的部門,都開始有分數以外的途徑(如面見、遞交書面志願……),減少純粹以分數收生,而並沒有引起什麼負面的效果。不妨可以看一看,美國許多大學,而且是名牌大學,近年已經不再要求報讀的學生遞交標準化測驗(如SAT)的成績。他們是如何考慮收生標準的?也不妨看看英國的傳統,中學畢業前一年(Lower Six),就會給報讀生備取(conditional offer)資格,往往就是讓有另類表現的學生,以較低的分數入學。這些都是分數以外的收生考慮。

另一方面,各所大學也正在開放入學的另類門口。最近的亞運會,就可以看到各所院校都會有一些優秀的運動員,他們並不都是憑分數被錄取的,有些大學還大張旗鼓地申明歡迎這些體壇精英。轉念一想,既然體育的成就可以被承認,那麼其他方面的成就可否也被承認?

也有制度後面的潛在文化:搶學生!這就包括大學、中小學甚至幼稚園。100分背後的哲學,是攀比。在我進入大學的年代,大學入學率不及1%,分明是擇優的哲學。今天,大學收生已經是中學畢業生的大比例,擇優競爭的程度應該大大減弱。北京、上海、台灣也都是如此。這說明世界上並沒有「不適合讀大學」的學生;但是持相反觀念的人還不少。還有人在說,「大學嘛,就是專門培養精英!」沒有睜開眼看看社會的現實。即使在二十世紀,不少社會精英並沒有讀過大學。人到40歲,還有誰有興趣知道你念過什麼?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精英。精英不再是一個「尖端」的概念,而是一個「多元」的概念。我也知道,要大學接受這個概念,不容易……我也理解。

最近有機會接觸一些小學校長,都認為向教育當局「交分」,已經不再對學校有太大的影響。善哉!最近訪問內地學校,競爭更激烈,但是小學不少是就近入學,沒有「搶學生」的餘地。這對我們不無啟示。

我這樣想:關於100分的討論,絕非無緣無故的高調;而是將來歷史回顧,很可能是一個笑話。對孫子說:「你知道嗎,爺爺那時候讀書,都要爭取獲得100分!」

1 則留言:

  1. 我估制度已根深柢固! 很難改變求學就是求100分完美觀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