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香港的前景是怎麼樣?

上日博文《香港未來前景......》和《算命兩例》顯示我們對前景的好奇,以下是對香港的前景作出分析:

最短期是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防疫治疫成功,最佳的例子是澳門。香港政府的工作效率不高,社會裏還有不少人伺機破壞,包括一些政府中人以及醫護專家,能夠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維持低風險,已屬萬幸,也有賴中央出手。

只要疫情大致受控,防疫體系確立,外部疫情壓力和下一波的風險都可以大減,香港社會和經濟將可逐步恢復。下一步便是與內地和海外合作,擴大安全區域的範圍,把經濟各方面復甦,這是第一階段。

香港疫後國際疫情仍然不易受制,香港的國際經濟還處於困境,要在國際經濟衰退、疫情仍然嚴重之中突破困境,便不可能一切依舊,需要有新的戰略、政策、措施。可是,不可能期望特區政府和本地既得利益的精英可以有所貢獻,最終仍然要依賴中央出手,提出新的方案來推動香港轉變。

在國安法威懾和立法會延長任期底下,香港社會內部反對的力量會縮減,只是怠工作消極抗拒,作用不大。如果中央能夠與香港社會合作,不依循過往錯誤的統戰方法,少一點政治關係和計算,多一點科學和研究精神,相信亦可動員香港社會的有心人來協助制訂在後疫情、新冷戰條件下,香港發展的新方向和路線。

在新冠肺炎疫情穩定之後,中央政府將會着緊出手,不單止考慮香港,而是在新冷戰下大棋盤布局的一部分,亦不限於粵港澳大灣區,香港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要發揮作用,協助國家突破美國的金融圍堵。

中美新冷戰的發展會是美國一步一步壓迫中國,圍堵與脫鈎並行,中國需要在美國以外開拓空間,香港亦然。香港將面對大量在美的中國人才、資金、上市公司的回歸,怎樣把回歸的資源與新的發展戰略結合協調,將會決定香港的前途。在美國圍堵制裁之下,這些回歸的條件會成為內地與香港新開拓的國內、國外發展空間的推動力,這便不僅是短期的金融繁榮和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而是在去美國化的國際多元新格局佔據中心地位,追逐全球未來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服務中心的地位。

香港前景的最大威脅是美國勢會訴諸戰爭,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尤其是南海製造衝突,也脅迫台灣的蔡英文政府作軍事冒險。戰火一起,即使是地區局部戰爭,不管勝負,美國的圍堵制裁會更為嚴厲,中國的反制也會更為激烈,香港正好利用危機全力推行非美國化的全球化發展戰略。美國外強中乾,對華戰爭不能持久,中國打持久戰,穩守特擊,勝算或許在握。

以上嘅推測,前題係要

1.      香港嘅疫情是否受控?

2.      中央會唔會出手協助香港經濟復甦;

3.      歐美嘅圍堵制裁是否有效?

4.     中美只持續冷戰,軍事戰爭短期不發生;

5.      但最重要是,香港人是否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同埋中央的措施?如果採取唔合作嘅姿態,就算一切都係同上述配合,都會出現反效果。

一如上篇博文所講,所有預測一定不會百分百準確,有些條件要配合,這些就是中國哲學或者術數嘅中心思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