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心隨境轉 Vs 借境調心

 


 學習禪宗的人大多聽過六祖慧能大師的這個偈語:「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這是大師對一個專研重要經典《妙法蓮華經》僧人的開示。

大意是如果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給塵世種種外緣所掩蓋了,雖有善緣讀到佛法,卻不一定能領悟到而實踐,一旦開悟,經典說的道理便能信手拈來,在生活中實踐。但這位活在物慾誘惑應該低於現代的唐朝高僧,也要遇到六祖的指導才能把握和實踐佛的智慧。我們要活在當下,無論是禪修、讀經還是聽講座,能夠增加一點智慧,幫助調整一下情緒和減壓,多結善緣,多做利己利他的事,就是正面的「心隨法華轉」。如果你是佛教徒,就是在累積未來的開悟,成佛菩薩的正因(佛教謂「資糧」)。佛陀說最終人人皆能成佛,我們今生可能會偶然靈光一閃,領悟一些佛智慧,但我們是眾生,也會不斷產生妄念,做錯事,但只要保持善念,努力活在正念、正見和正命中,未來總能修成正果,那就是「心悟轉法華」。

佛家的戒律是幫助我們減少作惡業的教條,而不是用來懲罰我們犯錯的法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修禪學佛讀到戒律而增加心理負擔,錯了只要知道懺悔,盡量不再犯同樣的錯就可以了。也不需要記掛着要開悟,要有心得,突破,隨緣就好了。當然,累積正因、正業愈多,自然能從內心發動精進修行。

我們學佛的能夠依教奉行自然能結下一些善緣。例如寓言豐富的《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章就說因為人人最終都能成佛,所以常不輕菩薩都以敬禮未來佛的態度來禮待眾生,如果我們能學習到並以這種態度去待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較好,社會應該會較和諧,利己利他,現世和未來都有福報。

我經常到訪的一個道場,就以菩薩稱呼每個來修行、學習,以至只是來感受一下的有緣人。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無形之教,因為久而久之就可能在人們心中不知不覺地種下菩薩的福田,既然我們被稱為菩薩,我們就可能不好意思做太多惡業,也可能會多做善行。當我們未吸收到足夠的佛智慧之前,還是要依靠一些外在條件(外緣)來幫助修行,增強信心,那就是所謂的「借境調心」。

前些時有緣聽到香港一位道理精闢的法師開示。他說,現時學佛的人只是希望學習佛理和禪修來調控情緒,立志減滅煩惱、增加智慧和發慈悲願,以開悟(了解本性即是佛性)為目標的信徒愈來愈少,更遑論要成為佛菩薩了。

我想這一世(佛教相信輪迴)能學佛,盡力依法奉行,在生活上多結善緣,煩惱減少一點,活得自在,就很感恩了。但是開悟、成菩薩、成佛也應該是學佛人累世修行的目標。香港是修行的福地,佛教經典齊全,大量已經繙譯成白話文和英文,道場不少,漢傳、南傳、密宗的導師都經常在港傳法。無論修行至任何階段都應該能有接引的契機。

觀心可能是最直接修行方法。很多人都讀過的《心經》,開首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如果內心已經能看透世間七情六慾皆空,當然是非常自在,但可惜活在現代的我們要達到這種境界並不容易。還未有這種定力的學佛人是可以透過外緣的幫助增加信心、領悟和實踐。

例如現代人生活緊張,節奏快,壓力大,情緒容易起伏,坐禪可以幫助我們慢下來、放下、能捨。但以坐禪調伏靜心不是一朝一日的工夫,不妨透過一些外緣,例如郊遊,觀察大自然的默然變化。

一位法師教導我,在鑽石山南園蓮池觀賞那裏來自寒冷高山、如何融入香港溫濕環境的的松樹,我們能慢慢的仔細觀賞,就能發現松樹慢微的適應轉化。法師還說,植物也是能感覺到環境的變遷的,園藝工作人員透過剪裁、調控水土,感覺到樹是能溝通的。或是練習茶道、洗壺、煮茶、奉茶、觀想茶掛(掛在茶室的禪味字畫)、品茶,細味每一泡茶的變化,都是很好鍛練。慢下來,靜心,體驗生活變化的外緣,這類都是可能產生正能量的「心隨境轉」。大家可以選擇與自己興趣相合的修行方法。

每天早起15分鐘,或者午飯時間留用15分鐘,借一個寧靜的環境,一個公園、寺院、教堂,停頓下來獨處一下,和自己的心真誠對話,又或者甚麼都不想,讓腦袋和心休息,都會為身心帶來安樂自在。我一次偶然在午飯時間參觀在東京商業區的增上寺,就看到好幾十個不同年齡的上班族,各自坐在主殿的椅子或蒲團上休息、打坐、靜坐、冥想,各適其適,大多數人走出寺門時都好像較輕鬆和愉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