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7月8日 星期六

危中有機的文化底蘊

危中有機的概念在中國文化早已有之,從合稱「三玄」的《易經》、《老子》和《莊子》可見其中底蘊。

危機的意思不是危中有機,但危中有機的概念在中國文化早已有之。以上期提到的竹林七賢為例,他們鑽研的魏晉玄學便拒絕以簡單的二分法看「有無」、「本末」和「吉凶」。

漢末魏晉年代,政局動盪,人心渙散,儒家經學雖仍是官方學術主流,但玄學風氣隨阮籍、嵇康和向秀等名士的清談而逐漸流行。對這些厭倦政治鬥爭的知識分子,道家主張順其自然,以道為本,遠較強調克己復禮的儒家更近人情和合天性。

魏晉玄學的根本依據是《易經》、《老子》和《莊子》,合稱「三玄」。三玄的玄機玄妙不易參透,但它的睿智、深邃、對生命的領悟和對人性的洞察,總會給我們「要一奉十」的經典智慧。即使不是有系統地讀,只是隨便翻閱,都會令人若有所得,甚至恍然大悟。

先說《易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奇書。身為中國人,每次誦讀都感到與有榮焉。它從宏觀的角度認知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成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謂之「天人合一」。

《易經》有六十四卦,由兩個八卦上下排列而成。八八六十四,正好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中,最有趣的是第十一卦「泰」和第十二卦「否」。「泰卦」在前,「否卦」緊隨其後,這樣的排序意在告訴我們由「泰」變成「否」,只是一步之遙,相反則要經六十二步。即是說:當我們極為順利的時候,「否」就會出現,樂極生悲也是這個道理。當我們慶功的時候,可能種下了很多危機。易經又倒過來講「否極泰來」,就是要給我們信心,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不要消極、不要完全聽天由命。雖然否卦到泰卦很漫長,要經歷六十二卦,這對生命長度來講幾乎不可能,但是這中間是有辦法的,有時不必走全六十二卦,就改變境遇,絕處逢生。

三千年來,這個問題散發了多少心靈、孕育了幾許創意,已無從稽考。一代才子曹雪芹怎會在這個問題上無話可說?《紅樓夢》第十三回,林黛玉往揚州後王熙鳳鬱鬱寡歡,秦可卿勸解她說:「 嬸嬸好痴也。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能可常保的。」情況壞到極點後會慢慢好轉,這正是中國人的傳統智慧。

人的榮辱貴賤,以至家族的升沉起落,會隨時間流轉而變易,曹雪芹對此有慘痛的親身經歷,因此知之甚詳。他的曾祖父曹璽之妻孫氏是康熙帝的褓姆,康熙因而對他寵愛有加,任其主管據採辦皇室江南地區的絲綢。曹璽過世後,曹雪芹祖父曹寅歷任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和一陶准巡鹽御史。康熙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曹氏家族的顯赫可想而知。但好境不常,康熙帝駕崩後,曹家受政治鬥爭牽連失寵,後來更被抄家。抄家以後,曹雪芹隨家移居北京,一直在貧困中寫作,離世時只有四十七歲。《紅樓夢》寫一個美好世界的興起和發展,到無可避免的悲劇性幻滅,明顯是曹雪芹將其家族的命運投射其中。

《老子》是道家哲學思想的奠基性文本。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所以《老子》亦叫《道德經》。全文約五千字,故又稱《老子五千文》或《五千言》。書分上下兩冊,共八十一章,寥寥數頁,卻包羅乾坤萬象。每一章都立意深遠,每一句都言之有物。

第一章已先聲奪人,亦是無數武俠電影與電視劇的靈惑泉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但若說危中有機,第二章才是正本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立日聲相和,前後相隨。」

美之所以為美,因為有醜陋存在,此乃人盡皆知。善之所以為善,因為有惡的存在。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彰顯,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既是如此,危險與機會互相轉化、互相形成、互相彰顯和互相充實,乃是必然。

在第五十八章,老子直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災禍與幸福互相依存,禍是福的前提,福含禍的因素。我們不知道哪個是源頭,所以不必對眼前的禍福過於擔憂或喜樂。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家傳戶曉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融合先秦諸子思想的《准南子》。《孫子兵法》第七篇《軍事篇》提到「軍事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把彎路變成直道,將不利的條件變成有利的條件,不就是化危為機嗎?

「三玄」之一《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哲學巨著。其中的《則陽篇》說「安危相易,禍福相生」,意思是安危隨時易位,禍福互為因果。

美國總統之中,約翰﹒甘迺迪對文學的熱愛廣為人知。他最喜歡的詩人是拜倫和德洛斯特,不過,很明顯,他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有限。否則他會知道,不但危中有機,機中同樣有危。

《易經》卦象顯示否極泰來,《老子》認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莊子》說「安危相易,禍福相生」,都指出危中有機,機中同樣有危的道理。

2 則留言:

  1. 易經的思想就是這樣的:危中有機,吉中有凶,令人們有所啟示。

    回覆刪除
  2.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最好的例證:
    很多時候,當我們失去一些東西時,難免會覺得是禍患,可是在我們失去的同時也可能得到其他的福,這是被我們所遺忘或意料之外的福。大家一定有聽過「塞翁失馬」這個寓言故事,主角老翁能在看見福的同時知道禍在不遠處等候,能在禍患中感受到福的照顧。現實中的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像老翁一樣通曉…禍兮福之所侍,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並以此來看待無常的世情呢?

    有一個商人,他打算把從國內生產的貨物遠去其它國家銷售。那天正是出海到其他國家參加大型展銷會的日子,可是商人卻因為和鄰居發生爭執而錯過開船的時間,當他急急忙忙地趕到碼頭時,船已經開走了。他感到絕望,他花盡家財投資和宣傳的計劃全都泡湯了。過了幾天,他看見電視上的新聞播放那艘裝有貨物的船意外沉沒了,意味他如果上了船,那他也一樣會死,但是他的貨物全都沉入大海喂魚了。他懷複雜的心情買了張彩票,因為錢都用在那些貨物上了,那張彩票成了他唯一的積蓄。他本以為能到國外去賺錢,可是現在什麼都沒了,除了那張彩票。或許是上天眷顧他,他買的彩票中了頭獎,一瞬間他就擁有了上千萬的資產,他高興地向所有人宣告──他成為了富翁。可能是他太過招搖,所以被一些小偷集團盯上了。他因自大而疏忽防備,那些聰明的小偷把他的錢全部偷光了,在一夜之間,他又變成了窮人。

    那個商人在得意時,埋下了「驕恣必敗」的種子,最終得而復失;有時候遭逢逆境,只要心存慈悲、正直,禍患反而會逆轉為成功。生活中往往都是禍福難料,而我們身邊的事都是如此:小學時的軍訓雖然辛苦,但讓我們完全獨立,考試失敗了,卻給我們深切反思的機會;面對困難,雖然要勇氣和毅力去克服,但我們從中學會了堅強。在生活中我們的福禍就像硬幣,是一體兩面的,密不可分,正反面都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在順境時不能鬆懈,遇到逆境時也不能感到絕望而放棄希望。這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真正意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