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德國成功經驗 啟發本港職教

香港正積極推動以創科為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型,對技術人才,特別是高級技術人才必將有龐大的需求。所以建立多元貫通的職專教育體系尤為必要,一方面有助更具系統性、連貫性高效地培育高級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也能為學生提供清晰的發展路徑,吸引年輕人選擇職專教育。對此,德國的經驗對香港如何釋放職專教育潛力有重要啟發。

貫通中學本科 多元進修路徑

以創科為主導發展高增值產業是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別是服務於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數據分析等高增值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既需要掌握精湛的技能,也要具備足夠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技術創新能力,單憑職專教育文憑或高級文憑期間的訓練和學習恐有不足,有必要持續進修至本科階段,並在進入職場後持續深造。

事實上,職業教育與傳統學術教育是同等重要但是定位完全不同的教育類型,學生不但要學習理論知識,還要訓練技能,所以要從進修路徑、課程設計、職業晉升階梯等領域着手建立多元貫通的職專教育系統,讓有意成為技術人才的學生盡早進入職業教育體系,並提供多元化的進修路徑,讓學生能根據自身特點和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進修路徑,從而系統、連貫地向上進修。這有助於多元化培育具備不同技能和不同水平的技術人才,將更有助應對香港未來發展對技術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能為年輕人擴闊發展空間。

德國是全球職業教育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成功之處在於「雙軌制」與多元貫通,即傳統學術教育與職業教育雙軌並行,以及校內學習與企業學徒訓練雙軌並行,職業教育系統提供多元的持續進修路徑。在德國,小學畢業生便可選擇進入學術教育或職業教育體系,當中有多種不同類型的中學供學生選擇,包括傳統學術中學(Gymnasium),畢業生可獲得有資格升讀學術型大學的高中畢業證書(Abitur);還有中學(Realschule)和普通中學(Hauptschule),主要提供職業教育。還有綜合中學(Gesamtschule),學生可以自行決定獲得學術大學或職業教育高校入學的資格。

即使是提供職業教育的學校,也有多種類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不同的進修路徑,比如可以在中學畢業後直接升讀應用科學大學,也可以選擇預先修讀高級職業課程之後再升讀大學,未來還可以進一步修讀碩士學位。此外,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如獲得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也可以申請入讀學術型大學。而全德國約有兩百餘所應用科學大學,超過德國高校總數一半。

在課程科目設置方面,政府、院校、與業界緊密合作,提供與市場需求密切相關的課程,確保學生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同時滿足業界及本地發展對技術人才的需求。

數據顯示,德國總人口中約有56%擁有職業教育培訓學歷。而入讀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學生中,Abitur持有者的比例逐年攀升,不少持有Abitur的中學畢業生,選擇預先接受職業教育然後再入讀學術型大學。可見,德國社會對職業教育高度重視,並且對職業教育體系高度認可。

德國多元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歷進修階梯,既能做到各類型職業教育學歷貫通銜接,也能做到職業教育及學術教育連通,畢業生從初中開始就可以在職業教育體系內拾級而上,既可以獲得企業認可的職業資格,還有資格升讀大學。這種系統性的職業教育架構,令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向,並能夠隨時調整,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也為德國培養了多樣化且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專業人才,對於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起到了關鍵作用。

本港職專訓練多元 系統性不足

本港的職專教育可稱得上有歷史基礎,有質素保障,有發展潛力。特區政府近年也做出過不少努力改進職專教育,除了涵蓋各個行業的高級文憑、文憑、證書,還推出過多種多樣的職專教育學歷,包括中三離校生即可入讀的職專文憑;讓高中生在文憑試框架下,同步修讀職專教育相關課程的職專教育文憑先導計劃;推出應用教育文憑取代毅進課程等等。

不過,本港職專教育體系的進修路徑不夠貫通,各層級職專教育學歷之間的銜接、連通不足,導致人才培養系統性、連貫性不足。學生倘從中學起進入職專教育體系,持續向上進修直至獲得學士學位並不容易,因為高級文憑等職專教育學歷成功升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難度很大;而本港又缺乏知名應用科學大學,因此成績優異成功報讀銜接學位的學生,傾向進入知名學術型大學。德國的研究已經發現,傳統學術型大學追求卓越的學術成就,科目設置、課程內容的重點在於學術性、理論性而非實用性,這與職業教育的目標有明顯的差異,因而職業教育的參與度較低。

鼓勵轉型應科大 完善學歷階梯

所以本港學生普遍選擇以參加文憑試升讀學術型大學為主流,只有在難以透過文憑試被大學取錄時才會將職專教育視作出路,這也是學生和家長普遍認為職業教育「次一等」而不願修讀職專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德國的經驗,對於香港釋放職專教育潛力有很大的啟發。首先,本港應該謀劃建立多元、貫通的職專教育體系,在中學文憑試之外建立專門的職專教育升學階梯,令學生可以從基礎的職專教育文憑或應用教育文憑,更加順暢的逐步通向應用科學學士學位。也可以考慮設置專門的職專教育升學考試,較文憑試科目少、難度低,學生可憑考試成績加上職專教育文憑直接申請應用科學學士學位課程。

與此同時,也應該開展研究試點建立「應用科學中學」作為職專教育中學,具有中三水平的學生即可入讀,長遠可以考慮小學畢業後即可入讀。學校的科目設置聚焦香港人才緊缺的行業,以及「新型工業化」策略的重點方向,升學機制以升讀高級文憑、或直接升讀應用科學大學為目標。

第二,應該鼓勵更多有潛力的自資院校轉型成為應用科學大學,從而讓更多職專教育學生有機會接受系統的高等教育,這既有助培養更高水平的技術人才,也有助提升職專教育地位。招生方面,應該設置固定比例,取錄由職專教育體系升學的學生。

第三,現時職專教育院校中,幾乎未見有學校聚焦「新型工業化」開辦課程。事實上,職專類課程開辦新課程成本高,準備周期長,學校承受有關成本相當吃力,特別是與創科藍圖中提出的發展方向緊密相關領域尤為明顯。因此政府應透過給予更多的資助、貸款,或快捷審批等政策誘因,鼓勵學校開辦此類課程。

除此之外,成熟的職專教育體系還需要依託細緻的資歷架構、職業資歷階梯;完善獎學金計劃,以鼓勵學生報讀職專教育課程,還有深度的產教融合、密切的校企合作等一列問題,這些都需要繼續深入規劃、部署。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