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一》:「960年的陳橋兵變,當時武將趙匡胤將幼帝郭宗訓從皇位上廢黜,並穿上下屬獻上的龍袍後,自立為新皇帝。」這就是黃袍加身的典故;中國傳統,黃色代表至尊,黃袍加身就是封皇封帝的象徵,皇室的用色是黃色。黃色讓人想起陽光、正面、尊貴、清新和潔淨,聯想到月亮和檸檬。
在中世紀末的符號圖騰和文藝創作,黃色非常不受歡迎;黃色有更佳的替代品:金色。
大部分黃色顏料和染料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容易變髒和失去光澤,顯得醜陋,一點點混色的影響就立刻改變其性質;黃色染料,會把人的面色映襯得更加蒼白。
新教改革排斥過於鮮艷醒目的色彩,宣導使用黑白灰色調,有所謂「毀色運動」,充滿新教改革者對色彩的厭惡。
新教徒在各地的教堂中粗暴破壞,最主要針對彩色拼花玻璃窗和裝飾。
用以蔽體的衣服時裝代表伊甸園的墮落與過錯。簡單、樸素、低調的服裝,更能喚醒人們悔過的心,色彩之中,最受針對就是黃色與紅色。
納粹德國強迫猶太人佩戴的六芒星標以黃色,是侮辱性和歧視性標誌。
在歐洲,紅色和黃色象徵賣淫,黃色關聯到嫉妒、虛偽、謊言、背叛、瘋狂等概念,黃色的房子可能是妓院或瘋人院;政府指定用於妓院招牌和燈光的色彩,也是妓女身上常穿的顏色。畫家亦主要使用紅色和黃色表現妓女和妓院,引申至二十世紀早期,亞洲國家,如中國、日本,包括成人雜誌、色情小說、色情漫畫等,替代不適當或禁忌的性話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