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兩個小時,態度親切;其後與歐洲大國及烏克蘭電話會議一小時,似乎有頗多爭議。這樣的差別,顯示出美俄關係改善,美歐關係惡化,關鍵在於烏克蘭停火的條件。
特朗普沒有透露美俄有否共識,美歐爭議也沒表露爭議所在。但美國副總統萬斯說,烏戰是歐洲人的戰爭,卻要由美國付帳。言下之意,是美國可不管歐俄談得怎樣,不成,美國便撒手不理。澤連斯基向歐盟靠攏,圖由歐盟替代美國支持戰爭。歐盟經濟處於衰退邊緣,多提供資金、彈藥還可以,但要全面頂替美國的支持,不大可能。當然,特朗普不會完全從歐洲撤走,當地美軍和美國種種的軍事設備繁多,也是美國全球戰略重要部分,難分拆搬走。烏戰未完結之前,美國提供的空間訊息數據、電子戰能力都不可或缺,否則戰場上烏克蘭和北約軍隊會崩潰,並會失去基輔及餘下的土地,是滅國式的失敗。美國不會這樣在歐洲撤防,危及自身。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中談及美俄貿易,事前事後他都說可與俄羅斯做大生意,相互有利,這實質與他最近訪問沙特阿拉伯等提出的投資合作相近。為了公私利益,特朗普可以犧牲盟友,在中東犧牲的是以色列,在歐洲則是烏克蘭,思路與方法如出一轍。
普京是迎合特朗普,與他親作通話,讓特朗普在外交上又有可炫耀之處,目的是爭取取消對俄制裁,但在和談條件上,普京不會退,也不迷信歐盟與烏克蘭會依從特朗普。在通話之時,戰爭不斷。事實上,趁歐盟、烏克蘭與特朗普爭執,對烏戰後勤不足,戰略不定,便成為俄軍進一步加強進攻、佔城掠地的良機。烏克蘭戰爭決定性的最大因素,還是戰場上的勝負,談判桌上的條件不過是反映戰場形勢。俄羅斯在戰場上已與北韓和伊朗合作,前者借助其軍力、彈藥供應;後者則是無人機、導彈的供應。早段時候北約包括美國以眾凌寡亦未見效果,如今美國半退,歐盟與烏克蘭對抗俄軍與北韓、伊朗,相信會更吃力,稍一不慎,便會全軍覆沒。或許因此,美國甘讓二次大戰分割波蘭之局,在今天施諸烏克蘭。
歐盟大國支撐不住烏國作戰,必然助長國內反戰勢力,可能又是歐盟反俄政黨骨牌式因烏戰失敗而落台。普京是運籌帷幄,決勝於歐洲,特朗普則是助俄成事。
世間出現變局。
回覆刪除